1.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2.扫尘
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3.磨豆腐、割肉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4.赶大集、洗浴
在过去,物质生活不是特别丰富,采买也没有现在方便。于是人们常常会在年前,赶大集,置办很多年货,以保证过个丰足的新年。同时,在年前,人们会集中进行洗浴,预示着洗去一年的尘土灰垢,清清爽爽迎接新年。
5.蒸馒头
旧俗认为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是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事给一一避开。所以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6.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7.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8.祭祖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9.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10.除夕守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11.放爆竹
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企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则有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父母可以事先买好安全性高的爆竹,除夕夜带着孩子到空旷的地方玩,也可以让孩子燃放安全的小烟花,在五光十色中一起感受春节的乐趣,当然也可以教孩子烟火产生的原理以及安全用火的常识。
12.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13.穿新衣
旧时,小孩平时禁忌穿鲜艳衣服,正月初一却是例外,有的在红衣外罩网衣,佩戴虎爪,有的人家还在小孩的腰带上挂上小刀剑、贝壳、木刻或铜刻的八卦,是抵御邪恶的意思。现在给孩子买新衣服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我们还是建议为孩子特地准备一套过年穿的新衣,让孩子感受中国年的气氛,了解古老的民俗,懂得以前人们生活的艰辛。也可以借此机会将过时的衣服捐出去做慈善,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培养爱心。
14.拜年
拜年习俗最早流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今日则是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在过年前带着孩子自己动手准备一些小礼物,激发孩子对拜年的兴趣,同时也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带着孩子去拜年,让孩子亲手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长辈、小朋友,孩子在体会拜年乐趣的同时,学会尊老爱幼,并从中明白礼轻情意重、礼尚往来等道理。春节是中国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还有许多特色的民间习俗,只要做有心的父母,您就可以带着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并且利用各种习俗教会孩子更多的道理,让他学会更多的本领。
【给宝宝讲讲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给宝宝做满月有哪些传统的习俗?10-31
春节习俗的来历09-20
给孩子讲讲必要的社会规则09-21
过年期间有哪些春节习俗?给孩子讲春节习俗11-30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四的习俗有哪些10-06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七的习俗有哪些10-06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有哪些10-06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五的习俗有哪些10-07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八的习俗有哪些10-07
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六的习俗有哪些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