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好友家做客,正是午后最炎热,只能待在家里玩的时间。好友家一岁半孩子在玩回力车,车子乱撞,钻进了沙发底下。他妈妈瞄到了,就帮他把车子捞出来。还给他之后,过了没多久,车子又钻进了沙发底下。
好友也是耐心妈妈一枚,不厌其烦地钻进沙发底下帮孩子捡了出来,那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就问好友拿了几包抽纸巾。
我把抽纸围成圈,就像一个小型的赛车练习场一样,然后把他们家里的小板凳放在抽纸围城的圈里。
“场地”布置好了之后,我就邀请小朋友来一场游戏,“这是一个小型的赛车场!小车们可以钻进这个板凳隧道完成比赛,但是,他们到底够不够力气坚持到最后呢?小朋友你来试一试吧。”当时我还特地用了“故事演绎法”卖了下关子,小朋友马上热情就上来了。
回家不久后,好友告诉我说,她家孩子老是嚷嚷,说让那个阿姨下次再来家里玩。“说实话,看见车子老钻进沙发底下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怎么都没想到车子有这么个玩法。陪孩子玩我一直觉得轻松简单没难度。原来在玩方面,脑筋动得不够多啊。所以,你这“抖机灵”的思路到底从哪里来的啊?”
说到陪玩的思路,当然离不开一些专业的理论基础,但更多的,是走出陪玩的“舒适区”。
“陪玩舒适区”更多时候是我们在陪玩上的思维定势,不自觉遵循着一种固定的陪玩模式:陪娃的思路打不开,源于依赖某类玩具给孩子的带来显著性进步,却不知道孩子还需要安排一些促进认知以及社会性的活动。孩子就这样错失了一个培养和发展其他能力的机会。
固有的陪玩模式,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玩具买回来——说明书——和孩子一起玩——再买。“不会玩”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做起的妈妈,跳出陪玩的“舒适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做起哦。
首先,突破陪玩上的思维定势
需要思考和研究材料和玩具的运用方式
和很多妈妈们最开始一样,在吃喝拉撒睡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会比较关注陪玩这件事,但一开始,只知道陪着玩,就容易思维定势。
没把陪玩材料和玩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陪玩的思路也就很难打开了。陪玩的时候,多给孩子不同的感官体验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也许我们都没有认真了解过不同材料能够产生的陪玩效果吧?
在开放性材料里,沙子细软,可以刺激孩子的触觉。
枯叶很脆,还有着淡淡的味道,能够给孩子气味上的刺激。
冰块的温度也会让孩子体会到温度的差异。
就连稀释的酱油,也是一种化学反应。
孩子看见这些材料,就会摸摸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试验,从中得到知识和经验。
即使是玩具,我也会多考虑自己能利用它进行怎样的互动。
比如说一堆积木,是否可以当做孩子角色扮演的演绎工具呢?是不是在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时,可以顺便“打探”一下他们在幼儿园的事情呢?
这个玩具如果是运动类的玩具,就会想一想它的强度怎样的,能够符合每天三小时的运动量吗?(戳链接回看我们的旧文:香港卫生署建议孩子每天运动量不少于3小时,你们想把妈妈累死吗?)
又或者,可以拿它来和其他玩具做一个怎样的组合,它的替代品又有哪些,等等。这都是我们可以认真去思考和了解的问题。
其次,在陪玩的过程中
要记得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所需的发展技能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认知发展、体格发展和社交情感的技能需求(见下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不同需求来安排孩子的陪玩内容。这样在思考“玩什么”的时候,就减轻很多负担了。
拿九个多月的孩子为例,在阅读这个技能需求表时,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对于马上就要闹或者正在闹分离焦虑的孩子来说,多玩点像捉迷藏、猜猜物品藏在哪个碗里,变魔术等游戏,能帮助他们明白到物体恒常性,适应分离焦虑,培养安全感,正好回应他们在社会情感发展方面的需求。
记得有个粉丝说过,孩子在八九月的时候特别亲近家里的一位成员,“摸底”后才发现了这位家庭成员很喜欢跟孩子来玩“躲猫猫”的游戏,这段时间他简直是孩子的“明星”,其实他是正好戳中了九个月孩子对情感发展的需求。
【为什么我们很少对玩有疑惑那是因为还没跳出陪玩舒适区】相关文章:
怎么陪乌龟玩12-17
陪孩子玩寻宝游戏08-26
陪宝宝把家务当游戏玩08-28
陪孩子玩的暖心文案05-10
陪孩子玩担心会粘人12-26
怎么样陪孩子玩尽兴?08-26
怎么陪孩子玩并教他说话?11-03
(集合)陪宝宝把家务当游戏玩09-30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玩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