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最常见的言语失误有哪些

时间:2023-10-21 16:40:36 知识 我要投稿

  “别烦我!”

家长最常见的言语失误有哪些

  当你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要打扰我”或“我很忙”的时候,他们会将这个信息内化,他们会认为跟你说话没有意义,因为你总是对他们不理不睬。

  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展露这种模式,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能即使遇到事情也不会跟你说。

  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要让他们习惯于看到父母在自己身上花时间。

  使用压力释放的方式——无论是请家里老人、伴侣轮番照顾孩子,甚至放纵孩子看半个小时的电视,好让你可以有半小时的时间来放松和重振精神,并做好情绪管理。

  你可以说,“妈妈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我需要你安静地画几分钟的画,等我把事情完成,我们就一起出去玩。”

  “你真是太……”

  标签是最容易蒙蔽孩子的双眼的:“你为什么对磊磊这么凶呢?”或者“你怎么会这么笨手笨脚呢?”

  有时候,孩子们无意间听到我们跟别人的谈话:“我这孩子就是害羞。”

  小孩子会无条件相信他们听到的话,哪怕是关于他们自己的。

  所以,负面标签很可能会一语成谶。

  听到别人说自己凶的孩子,会觉得凶是自己的本性;“笨手笨脚的”孩子也开始以这种观念认识自己,摧残了他的自信心。

  即使标签看起来是中立或积极的评价,比如“害羞”或“聪明”,用这样的描述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空间,并给他带来不必要或不恰当的期望。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许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仍然会痛苦地记起自己的父母说过“你真是笨”(或“懒”、“傻”)的话。

  更好的方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具体的事情具体描述,并将关于孩子个性的形容词留在其中。

  例如,“当你告诉大家不要和磊磊玩时,他看上去很难过,可能有点受伤。我们怎么能让他感觉好一点呢?”

  “不要哭。”

  类似的句子:“不要伤心”、“不要娇气”、“没什么好怕的”……

  但是孩子们听到这些话,真的会难过到哭出来,特别是两三岁的孩子,他们还不太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们确实感到难过;他们确实感到害怕。但是,说“不要xx”不会让孩子感觉好起来,而且还会传达一个信息,即他的情绪是无效的——感觉伤心或害怕是不对的。

  尽量避免否认孩子的某种特定的感觉,当他明显有感觉的时候,提前承认情绪。

  “当磊磊不想把东西分享给你时,你一定很难过吧。”

  “是的,你对那个滑滑梯还不适应,它们确实会有一点吓人,但我们就一起站在这边,你可以看到我,我保证会紧紧地抓着你的手的。”

  通过叙述孩子的真实感受,你就是在教他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同时也向他展示了什么叫同情。最终,他哭得次数越来越少,而是开始描述自己的情绪。

  “你怎么就不多学学你姐姐呢?”

  把兄弟姐妹或朋友作为一个光辉的榜样,似乎很有帮助。

  你可能会说,“你看,磊磊自己穿鞋子穿得多棒”,或者“奇奇已经开始用便盆了,你怎么还不会呢?”

  但和别人比较常常适得其反。你的孩子是他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当然了,现实中,家长们寻找孩子的成长里程碑或作为行为的参照框架,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是很自然的举动。

  但不要让孩子听到你在拿他们跟别人比较。孩子们以自己的节奏发展,有自己的气质和个性。对比意味着你希望你的孩子有所不同。

  进行比较也不能帮助改变行为。被迫做一些他尚未准备好(或不喜欢做)的事情可能会让他困惑,并打击他的自信心。

  孩子也可能因此怨恨你,决定不做让你顺心的事情,只是为了挑战你的意志力。

  相反,给他目前的成就鼓掌打气:“哇,你靠自己就把两条胳膊都穿进衣服里面了哎!”或者“谢谢你告诉我你要换尿布了。”

  “快……不然……!”

  威胁,通常是父母挫败的表现,很少奏效。我们常常脱口而出这些警告性的话,如“快做xx,不然的话!”或 “你要是再做一次,我就打你!”

  问题是,你迟早要执行这些威胁,否则它们就会失去威力。

  我们发现,威胁要打人,会导致更多的打孩子的行为——这本身也证明了威胁是对改变行为是无效的。

  孩子的年龄越小,孩子真正领会到教训的深意花费的时间越长。

  研究表明,不管你使用何种维持秩序的方式,在同一天的时间里,两岁的孩子重复犯错的几率为百分之八十。

  即使年龄较大一点的孩子,没有哪一种纪律策略可以次次见效。

  “等爸爸回家了再说!”

  这种陈词滥调不仅是另一种形式的威胁,也是一种无力的教训。为了起到效果,你需要立即对出现的状况进行处理。

  被推迟的教训不会与孩子行为的后果联系起来。等到另一位家长回家时,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忘记自己做错了什么。

  或者,等待惩罚的痛苦可能比原来他该受的惩罚更为糟糕。

  把权力交给别人也会损害你的权威。你的孩子可能会想:“如果妈妈什么都不打算做的话,为什么我要听妈妈说的?”。

  同时,你也将自己的伴侣置于一个必须唱白脸的位置上。

  “做得好!”或“好孩子!”

  赞美还有错吗?毕竟,正强化是家长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当赞美的内容模糊且不加选择的时候,麻烦就出现了。

  从喝完牛奶到画了一幅画,对孩子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抛出“做得好!”这句话,那赞美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孩子们渐渐对这样的赞美充耳不闻。他们还可以区分生搬硬套的赞美与真正做出努力得到的赞美之间的区别。

  要想摆脱这种唠叨的习惯,你可以:

  只赞扬那些需要真正努力才能达成的成就。喝完一杯牛奶可不算;如果你的孩子是每天画十几幅画,那他花了一幅画也不算什么成就。

  请具体一点。不要说“干得漂亮”,而是说,“你选的狗狗身上斑点的颜色好明亮,好让人快乐呀!”或“我看到你把我们今天早上读的故事画了出来。”

  赞美行为本身而不是孩子:“当我在处理工作的时候,你就像我要求过的那样,玩拼图的时候十分安静。”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了合适的话,而不是变成喷发的活火山,那该有多好啊。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明天一定还有机会纠正错误。

【家长最常见的言语失误有哪些】相关文章:

家长育儿时常见的错误有哪些09-11

常见的蔬菜有哪些04-04

常见发物有哪些03-17

常见的有哪些水果04-08

常见的烟有哪些04-28

常见香烟有哪些04-29

常见的凉菜有哪些05-09

常见的眉形有哪些07-18

常见的蔬菜有哪些?09-29

常见的香烟有哪些04-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