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外形特征

时间:2023-03-31 18:59:12 知识 我要投稿

  蜈蚣的外形特征,蜈蚣是一种常见的有毒节肢动物。被蜈蚣咬伤后,可能会引起中毒。所以在生活中遇到蜈蚣不要靠近,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蜈蚣的一些特征,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蜈蚣的外形特征。

  蜈蚣的外形特征1

  蜈蚣体形细长,背腹扁平,前后宽度几乎相等。我国最大个体体长可达200毫米;最大体宽为10毫米。它的整个身体由22个体节组成,可分为头部和体部两个部分。头部为1节,背面近圆形,称为头板。体部由21个体节组成。

  它的第1体节的附肢已演化成颚足,位于头板的腹面,为捕食和自卫的主要器官,内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又称“毒颚”。体部其余各体节都有几丁质化的背板、腹板、侧板形成的外骨骼环包。每个体节的两侧各生1对黄色或赤色的步足,因此得名“百足”。最末体节也称肛生殖节,是主要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出口。它的末端生有l对棕红色、伸向后方而呈尾状的步足,叫做尾足。它具有舫御和感觉的功能。

  少棘蜈蚣分布最广,药用价值也最高,在入药种类中约占95%以上。为了便于了解每个部位的构造和功能,特将少棘蜈蚣的外部形态剖示如下。

image.png  

  

  (1)头板

  是组成头部的6个原体节的背板愈合而成的。从背面看,呈近于圆形的五角形。在较高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头板背面的表层呈现有细小的网目状构造和稀疏的凹点。在凹点内常出现细小的刚毛。位于头板的前缘生有l对触角,两触角之间略有缺刻。近触角基部的两侧各生有4个单眼,组成视力不发达的眼簇。头板背面与第1体节的背板都呈红褐色,即为古籍中记载的“金头蜈蚣”。

  从腹面看,它的构造较为复杂,除口器和眼外还有:

  ①头侧板

  已与头板愈合。呈锐三角形,位于头板腹面,眼板的内侧,与眼板平行,前端达到触角的'基部,后端和跟后板并列,与侧板毗邻。

  ②侧板

  由主侧板和支侧板组成。主侧板已与头板愈合。位于头板的腹面,近下缘的两侧呈现三角状。支侧板呈梯形,位于主测板上端的内侧。

  ③额板

  已与头板愈台。位于头板腹面的前方,呈近于长方的扇形。在两触角基部间呈一乳状凸。额板的后缘与上唇、副额板相毗邻。

  (2)触角

  触角是由头部的外骨骼延伸而构成,触角1对,位于头板顶端的下方。细长呈鞭状,通常由17个圆形的棒状节组成,基部稍大逐节变小。基部4节表面寡毛,其余各节具绒毛。圆形的触角由发达的肌肉构成管状的触角腔。

  头部与触角相通,发达的神经束输进触角腔内,使触角能敏锐而灵活地自由运动。触角的主要功能是探索食物及窥测前进的道路。在人工饲养中若发现触角短缺的个体应立即淘汰,它注定是短命的。

  (3)跟

  位于头部顶端,触角基部的两侧。是由4个深黑色,椭圆形的单眼所组成的眼簇。单眼呈菱形,晶体较为明显。眼簇的视觉极不发达,在生命生存中作用较小。

  蜈蚣的外形特征2

  蜈蚣有什么特点

  蜈蚣的身体又扁又长,由15至177个体节组成,它的身体除第一对足变成颚足和身体末端两节无足外,其余身体各节均有步足一对,蜈蚣喜欢生活在石块下或木材下的潮湿土壤中,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寻找食物,是一种专门食肉的动物。

  蜈蚣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蜈蚣体长12--20厘身体扁平,红头黑背,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对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头部的腹面有口器,为蜈蚣的摄食器官,头部的附肢包括1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成为感觉和摄食的中心。

  蜈蚣的躯干部有20个体节,较长和较短的体节互相间隔,第一节的附肢称颚足,甚为发达,其末节成一利爪的毒爪,爪内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开口,用来毒杀小动物和作为防御外敌的武器。

image.png  

  

  蜈蚣的形态特征

  蜈蚣是一种常见的有毒节肢动物。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的毒液,顺着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伤者的皮肤,引起中毒。毒素不强,不会致命。 蜈蚣是雌雄异株的动物,雌雄鉴别对合理搭配雌雄饲养,减少饲养雄性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 蜈蚣的脚呈钩状,锋利,钩端有毒腺口,俗称腭牙、爪子或毒肢,可排出毒汁。

  药用蜈蚣是一种大型唇足动物,只有21双步行足和1双颌足。蜈蚣的近亲钱川子,只有15双步行脚和1双下颌脚。“石蜈蚣”只有15双脚。 有些蜈蚣的脚有长有短,有35对,也有45对,最多有191对。 蜈蚣的雌雄鉴别比较复杂,只有综合分析头部、体型、体质才能确定。 头又平又大。第21背板后缘平、圆、大、宽,腹厚体软。雌性用手挤压尾巴的生殖器区域。头部驼峰呈椭圆形,第21背板后缘略隆起尖,大小越来越窄,腹部越来越薄,体质越来越硬。尾部生殖区有1对退化的生殖肢,为雄性。

  蜈蚣的特征简单介绍

  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整形目的药用动物。别名:百足虫、百脚、金头蜈蚣。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有祛风、镇痉、息风、解毒等药用功效,主治小儿惊痫、中风口噤、破伤风、抽搐、痉挛、疔疮、毒蛇咬伤和秃疮等病症。

  蜈蚣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主产于广西、湖北、浙江等省。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为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

  形态特点:体长6-13厘米,背腹略扁。全身连头部由22个同律体节构成,除头部外,其他各节均有对生的足l对。头部背板略似心脏形,有1对细长分多节的触角。触角基部有4个单眼。口在头前方偏腹面,外围有1对大颚和2对小颚。颚肢和触角呈金红色,自第2背板为墨绿色,最末背板黄褐色,腹板步足为淡黄色,最末步足为棕红色。第1对步足称为颚肢,为镰形的毒颚,它的末端有毒腺开毒颚,它的末端有毒腺开口,内通毒腺(图4)。

  生态习性: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单独活动。它虽有8只单眼,但视力弱,尤其是白天视力极差。单独活动时至到触角相碰才绕道而行,各自回避。在晴朗无风的夜晚.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活动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时活动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停止活动;天气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多,气温低的夜晚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6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关系。

  蜈蚣钻缝能力很强,能顺利钻过岩石、土坎等的隙穴,并能栖息在这些缝隙之中。

  蜈蚣在密度过大或受惊扰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

  食性: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其喜食小昆虫类。它以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自己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蜈蚣所食的昆虫有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以及各种蝇类、蜂类,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蜗牛以及比其身体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类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人工饲养时,有的.喂给泥鳅、鳝鱼、青蛙、虾、蟹等,但都是要求食物新鲜,稍有腐败即不进食。

  繁殖:蜈蚣为卵生。

  产卵: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卯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孵化:蜈蚣孵卵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动;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动,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

【蜈蚣的外形特征】相关文章:

蜈蚣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和外形04-01

蜈蚣的特点特征04-01

蜈蚣主要特征04-01

羊的特征和外形03-29

猴的外形和特征03-27

蜈蚣的特点和生活特征03-31

鸡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03-29

有关蜈蚣的资料04-01

描写蜈蚣的句子04-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