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下面看看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
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1
天人合一 ”: 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
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
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的思想。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在道家贵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2
中国茶道讲求四字真谛——“和、静、怡、真”。
和
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周易》中有“保合太和”之说,指的是世间万物皆由阴阳构成,只有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进而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的真道所在。
儒家从“大和”的哲理中推演出了“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他们认为,“和”既是中、是度,也是宜、是当。“和”指的是一切恰到好处,既无过亦无不及。
这种“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泡茶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体现的是中庸之美;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体现的是明礼之伦;饮茶过程中,“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体现的是谦和之礼。
无论什么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
静
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泾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修习中国茶道的必要途径,茶事活动能够创造出宁静的'氛围和空灵虚静的心境。
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心田和肺腑时,人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便在虚静中得以升华,进而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佛僧道士,都喜欢把“静”作为修习茶道的必经大道。静则明,静则虚,从而可使人洞察明析,体察入微,虚怀若谷、内敛含藏。
总的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元妙法”。得一“静”字,便可通达天地,洞察万物。
怡
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即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
在茶事活动中,可吟诗作画,亦可观花赏月;可抚琴歌舞,亦可诏经对弈。儒生以此“怡情悦性”,僧人以此“怡然自得”,道士以此“怡情”,凡此种种,各有所归。
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情悦性”之功,正是区召别于日本茶道所追求的“和、敬、清、寂”之所在!
真
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茶道所讲求的“真”,既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即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应是真山真水;挂画最好是名家真迹;茶具最好是真陶、真瓷、真竹,同时又体现在内在涵养上,即对人要真诚,敬客要有真情,说话要有真意,心境要真闲。
对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以此真诚之态,才能烹得真正的香茗,才能真正领悟茶文化之真谛。
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3
学习茶道的好处
茶道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学习茶道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陶冶情操。女性通过学习茶道,可以塑造自己的形体、增加自己的内涵、愉悦自己的心情、打造优雅的气质、提升自己的品味、享受卓尔不凡的感受,在领略茶道、品味茶味的过程中,你会慢慢的发现自己具备了清心、优雅的气质,人会变得仔细,耐心,淡定,眼光也会变得柔和。
1、平和心态
学茶可以平和人的心态,从容处事。
2、注意细节
茶的冲泡,讲究的是细节。温度,时间,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均需要细心准备,小心操作。
3、互动礼节
一般喝茶总是和朋友一起喝的。彼此的'互动,礼节必不可少。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礼节。
4、中庸和谐
得茶道多者,很少直接评价一种茶差或好,多会客观地讲述一款茶的特点。茶有相对的优劣之分,但人的喜好不一。多分析,少下结论为宜。
5、自然为宜,合适最好
茶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自然法则,循序而进,不急于求成。做相对对自己合适的事。
6、舍得
淡而处在,舍弃一些,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
【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相关文章:
的最高境界的名句05-26
做情人的最高境界07-02
人生最高境界三种境界05-18
的最高境界是什么07-02
已婚男女暧昧的最高境界05-06
和客户相处的最高境界07-25
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共情04-15
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04-15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