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对中国人来说不算陌生,自古以来,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庄子·内篇》中最早提及“”一词。儒、道、释三家思想著作皆有关于的表述。而之法又以道家哲学与中医学论述得最为系统与全面。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
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但体现在哲学辩证范畴,也被运用在日常生活保养方面。“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于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中医提出的一个观点是——“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天人相应”,强调人与天对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它提倡人们不要把目光局限于一点,而应该统一于外部世界,以天地万物的变化机理作为调节身心的依据,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和谐境界。
我国著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即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在古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黄帝内经》对于的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提高防病、防老机能;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中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黄帝内经》的指导思想下,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顺应四时、恬淡虚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药食调养、气功锻炼、未病先防等等。《黄帝内经》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使之道成为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
之道
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理论。其内容可概述为四点。
顺其自然
中医强调在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只有将人体调理统一于外部世界运行的规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是中国传统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倘若说养神的关键重在一个“静”字,那么养形的要务则是“动”。在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同时中医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综合和审因施养
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之术
将理论落实到具体行动实践中,即为之术,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调畅情志
所谓“情志”,实际上指的是人的心理状态。心理保健是现代医学关于身体健康标准的重要部分,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反过来,不良的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黄帝内经》反复论述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人体脏器所造成的损伤,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中医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正是基于这种对“情志”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正确认识,我国古代家相应地创立了淡泊名利、舒畅情绪、排泄郁闷、积极有为、涵养道德等许多保持精神恬愉、心理健康的“情志”调畅法。
运动躯体
东汉著名医学家兼家华佗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传统运动的方法主要包括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由印度传人的天竺国按摩法等。其中,太极拳运用传统道家哲理、阴阳学说和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讲求动静、阴阳,形体外动,意识内静;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招式皆由各种圆弧动作构成;形体外动时要求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行于全身,如环之端,周而复始,从而使人体保持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气功,古称“吐纳”、“炼气”、“服气”等。气功能够治病强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医疗体育运动,亦是《黄帝内经》法中的重要内容。运用现代科学实验对气功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发现它对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能量代谢等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且对上述系统的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适应环境
环境,主要包括气候和地理两大因素。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努力去适应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的“法于阴阳”,就是指主动适应四时气候来养护身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长生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后代家因循探索,逐渐发展出一系列非常实用的适应四时节令、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的法。
【茶饮观介绍】相关文章:
夏季的茶饮有哪些11-11
女士冬季茶饮大全03-01
春季茶饮配方大全04-12
秋季补肾茶 男人必喝的茶饮11-12
茶的知识介绍04-08
明目茶11-16
秋季喝什么茶 推荐6款茶11-12
男性茶 适合男生喝的秋季茶11-11
四季茶,茶大全及配方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