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到,中医宜“升发阳气、舒展筋骨”

时间:2023-11-11 10:23:36 我要投稿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四时之始,故又名岁首。这是中国人一年的开始,这是冬的结束,也是春的起始。立春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立春到,中医宜“升发阳气、舒展筋骨”

  春写出来是个会意字,甲骨文=(林野)+(太阳)+(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就是草字头,也就是说草木要出来了,中间长得像屯的这个字是指种子破土而出的样子,上面的一横就是土地,下面土地的芽要穿过冻冰层,要破土而出。这个时候它需要很大的能量,能量就是来自于来自于底下的日。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变成现在的“春”字。

  “春”的字形可以展开成一组充满诗意的动画: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

  春字代表了中国古人对春天的一种认识观念,就是草木初生,表面看着柔弱,生长艰难,但是在地底下借着阳气是蓄积了巨大的力量的,所以当它艰难地拱出土地的时候,就会生机勃勃,无比茂盛。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段话的意思:春季的这三个月是发陈的,所谓“发陈”就是推陈出新,这是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间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睡早起,起床后,披散开头发,穿宽松衣服,使形体舒缓,在庭院中阔步缓行,使精神愉悦,心志舒畅,让生机宣发。春天,不要滥兴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故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一、夜卧早起

  《黄帝内经》提到春季我们要“夜卧早起”,“夜卧”字面上的意思好像是指晚睡,于是很多人就说古人说了要我们春天晚睡,其实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夜卧”,并不是让现在的人们挨到凌晨才睡觉。古代的人们晚上没有什么娱乐,不像现在的人有丰富的夜生活,可以去看电影、看电视、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古代人们晚上睡觉一般比较早,天黑不久就上床睡觉,相当于目前晚上七八点。春季到来后,白天会变长,夜晚会缩短,“夜卧”大致也就向后推一两个小时,到晚上九十点钟睡觉就刚好。所以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早睡”早起。

  二、被发缓形

  首先先说披发,它这个“披”,是被子的“被”,是通假字。在古代是通假——披发。在古代呢,人到成年后都要束发,为什么叫束发?头发历来是被作为人的一种心性的外在的有形的代表。缓形?缓是缓慢的“缓”,形是形体的“形”。“缓形”是指要穿着宽松的衣裤,这里需要注意是宽松,而不是说衣服比自己平常穿的尺码大一点点就好,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要我们首先从外在、着装上使自己放松,从而更进一步使得自己全身放松、精神放松,无拘无束。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宽松的衣裤可不是指说穿的少。春季披散头发、宽缓衣着,人体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要放松。这样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更有利于健康。当然,我们对于这个方法也不是刻板地去照做,但是要明白它的意义在于让自己觉得轻松舒适就可以。

  三、广步于庭

  “广步”的反义词是小细碎步。它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指步幅,再就是指走路的节奏。“广步”是一种很悠然的,迈着大步子散步的状态。

  “庭”在农村,我们一般进了门之后,有个影壁挡着,你看不见里面。你只有过了影壁,才能看到空旷的院子。所以,“广步于庭”不是广步于“野”。天气还没有到暖和的时候,你不可能到外边去春游、撒野,就在院子里面散步,还是相对封闭的。而且是要迈着大步,步幅还要和缓。记住!“步”不是跑步。古代人管“跑”叫什么?叫“走”!我们经常说“奔走相告”,就是一边跑着,一边告诉别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动”为养阳的最重要一环。人们为适应春天生长的自然规律,春游踏青,助生阳气,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调和人体气血阴阳,增强体质,为一年的保健打好基础,还能改善睡眠。还有一个就是春天是冬天刚过去,寒还未全部散去,所以,《内经》中倡导我们要在庭院中活动,不要剧烈,适度为宜,春日阳气始生,我们要顺应这种趋势,这样才可使我们体内的生阳之气能够生发起来。因此,广步于庭的含义是:春天,万物刚刚萌芽,刚刚生发,还没到需要剧烈运动的时候。

  四、使志生

  志有两个意思,志的甲骨文的写法是上面不是士兵的“士”,它是个“之”,之乎者也的“之”。欲之何处?就说你往何去?你的心往哪儿走?这叫志。你的心往后面走呢,叫记忆;往前面走,叫志向。将来想干什么,所以在春天,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志就会油然而生。

  夜卧、早起、广步、被发、缓形,这五件事,都是顺应春季的生发之气,其目的就是“以使志生”——使自己的意识、情志精神焕发,如春季万物般“俱荣”起来,而不是像上一个季节冬季那样“使志若伏若匿”。

  中医认为志藏于肾,一个人的意志、志向的大小乃至事业的成功与否,几乎可以说都是取决于其肾精的充足与否,冬天里藏纳的肾精,到了春天,就要让它复苏、生发起来,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以使志生”的黄金季节,冬天没有养藏好的人,如果春季能够尽快做到“以使志生”,比如生发起健康、快乐的情志,春季就不容易得病。

  饮食调养

  春季在饮食上要注意春季阳气生发的特别,要注意以下原则:

  0 1

  少补少盐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原则。但立春之后,进补量就应逐渐减少,以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同时,应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因咸味入肾,摄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0 2

  少酸多甘

  《内经》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说春季应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食物。因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甘味之品可补益脾气,避免肝旺克脾。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等。若多吃酸味食品,能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大大伤害脾胃之气。因此,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春季阳气初生的特点,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就是这个道理。在立春之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也可达到护肝的目的。

  0 3

  宜常吃芽菜

  芽菜在古代被称为“种生”,最常见的芽菜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立春吃芽菜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为发陈。”发,是发散的意思;陈,即陈旧。《黄帝内经》把万物发芽的姿态不叫发新而叫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因此,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嫩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

  0 4

  宜平补

  立春饮食宜平补,立春为什么要进补呢?这是因为春天阳气升发,活动加快,消耗过大,进补可补充营养,使人体阴阳达到动态平衡。由于春天万物复苏,植物处于生长发育较快阶段,人体也是如此。再有,春天多风、气候干燥,这是与其他季节不同之处。因此,春季饮食要贯彻以升为主的原则,也就是说,宜适当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但要以平补为主。这是因为春天阳气升发、多风少雨、气候干燥,如果补得太过,很容易上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补法,老年人由于腑功能逐步衰退,阳虚明显,春季平补甘温之物为主,如大枣、山药、莲子等。

  舒展筋骨功法

  除了广步于庭,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轻柔的功法舒展筋骨,下面指导大家做一套简单的拉筋功法:

  根据以上中医理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本部功法采取双臂旋转左右升降,以调理肝、肺气的平衡和顺;同时,通过“如射雕”的动作,两目神光瞄准掌中的劳宫穴,意想箭从劳宫,穿射远方之雕。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就能舒肝明目,展肺利表,促进全身气血畅通。

  左脚迈开一大步(约一米宽),双手握拳放腰间。

  双手向左斜前方45°伸直,拳变掌,掌心相对,从左往右划两圆然后收回到腰间。

  1.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左手收回抱拳至左腰间,右手走下弧至左胸前立掌,掌心朝外,指尖朝上;

  2.身体先沉后升,右掌从左胸前往下至裆部再往上向右画弧至右肩平,掌心向右,指尖朝前。左拳合于左肩内,曲提左肘与左肩平行,两腿直立,目视右手中指;

  3.两手绞动,右手手指伸直张开,手心朝上,中指领劲,左拳抓紧,拳心朝前。两手拉伸扩胸,脚趾抓地,收腹、提肛、吸气拉筋,成右开弓射雕势,维持3秒后右手握拳放松开,双手握拳放回腰间。

  双手向右斜前方45°伸直,拳变掌,掌心相对,从右往左划两圆然后收回到腰间。

  1.呼气放松,右弓步。右手收回抱拳至右腰间,左手由拳变掌,走下弧立掌于右胸前,掌心朝外,指尖朝上;

  2.重复2、3动作,只是左右两手拳、掌互变,成左开弓射雕势。维持3秒后右手握拳放松开,双手握拳放回腰间。

【立春到,中医宜“升发阳气、舒展筋骨”】相关文章:

中医:中医补肾方法大全11-11

立春如何08-12

中医夏季如何06-30

中医怎么08-31

中医是怎么的08-29

中医的知识06-26

小儿感冒宜中医治疗08-31

中医的知识大全06-30

中医健康的前提07-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