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概述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盎然。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活跃于机体表面。
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保健。夏季,昼长夜短、阳生阴长,起居宜晚睡早起。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要厌恶日长天热,要适当活动,让身体适当出汗,以适应夏季的阳气舒发、养长之气。同时,需要注意“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阳气,注意不可过度出汗。一旦过度出汗,容易耗损人体心阴,导致耗气伤津,出现身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等症状,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夏季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夏季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的关键。
(一)饮食宜清淡
夏季,阳气炽盛,主养。夏季,天地交泰,万物华实。夏者,天之德也。夏季,炎热酷暑,当戒阴湿而,此乃增益生机之要。夏季,常食温暖之食物,至秋可防患赤白痢疟疾。夏季,宜食清心养肺食物。遵循“四季五补”之道,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
孙思邈《千金要方》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所谓省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进辛味。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由于心火能够克肺金,而辛味归肺经,所以在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更应如此。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莲子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二)睡眠宜清静
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怡。
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
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本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保持豁达的心态,则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睡眠,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夏季不宜晚起,以免令人昏沉,精神懵昧。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三)游乐宜取近
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四)娱情宜适度
夏季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夏天,不妨做一些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的活动。适当地晨练,适当地娱乐,适当地避暑休养,适当地男欢女爱……
综上所述,入夏之时,养“心”为上,养“心”为先。一份愉快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二、夏季的原则
(一)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等。
(二)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酸角、薄荷、金银花、连翘等来祛暑。
(三)补养肺肾
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五)以清为点
夏天气温高,人们出汗多,胃口差,当然,如果“清淡”意味着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不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多吃点水果,多饮水,那还是有道理的。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的关键在于“清”。
三、夏季“五少”
(一)少食
吃得过饱,血液长久地集中于肠胃,其他脏器相应缺血状态,就会产生困倦感。甚至会诱发胆囊病、糖尿病、肥胖病,导致早衰,缩短寿命。
(二)少怒
“怒不节,气乃不固”。怒则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引起心脑血管病。易发怒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自我克制。或者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平衡稳定自己的心境,或改变一下环境,使心情冷静下来。
(三)少言
常不断地大声说话,就会使人中气不足,影响呼吸器官的功能,不利于健康。
(四)少欲
养身贵在养心,养心贵在养神。人不能没有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和追求。但这种追求要从实际出发,切勿脱离主客观条件,甚至想入非非,最终因失望而痛苦。节制性欲,寡欲以养精。养精有利于保护好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五)少卧
夏季好卧,但需有节制。若长时间卧床休息,会损伤阳气。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精力的保持。
四、夏季“十要”
(一)养心
传统医学认为,火热主夏,内应于心。暑热最易伤心。夏季暑热当令,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出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且天气炎热,易致血压上升,汗出过多则血液稠黏、血流减慢,易导致血栓形成,因而酷暑盛夏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因此,夏季以“养心”为首要。夏季养心要不劳神不苦形,保持平和乐观良好心态,放慢生活节奏,注意劳逸结合,重视调整饮食,适当多饮水,宜常食用有益气养心作用的食药两用品,如西洋参、黄芪、百合、莲子、大枣、麦冬、茯苓、竹叶、柏子仁、龙眼肉、小米等。
(二)护脾
传统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属土,内应于长夏(夏秋之交)。夏秋季节,天热多雨,水气上腾,湿气最盛,湿盛则最易伤脾。夏秋若不注意节制饮食,贪吃生冷食品也易内伤脾胃。脾主运化,夏伤脾胃,其一易引发肠炎腹泻、腹痛、腹胀、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其二,湿伤关节肌肉,则易使关节、肌肉疼痛、头身困重等症状发生与加重,夏季应特别重视护脾。护脾一要预防寒湿伤人,还宜常吃些具有健脾除湿作用食品和药食两用品,如薏苡仁、茯苓、山药、白扁豆、莲米、芡实、绿豆、赤小豆、荷叶等,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砂养胃丸、藿香正气系列中成药。
(三)制怒
高温季节最易影响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易上火,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甚至怒火上冲,引发头痛、血压上升等症状。因此,夏季要努力保持平和宁静良好心态,乐观开朗,减少不良精神刺激,尤其要注意戒怒,预防“情绪中暑”,以达“心静自然凉”之目的。
(四)卫生
夏季衣食住行一定要讲卫生,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蔬菜、水果等食品采购、贮存等环节一定要保持新鲜卫生,食品烹调或生食前一定要洗净,必要时应用开水烫过;决不能吃霉变腐败变质食品,尽量少吃隔夜剩饭剩菜,即使存放冰箱熟食也要加热后再食用。
(五)防暑
夏季暑热当令,预防中暑是要中之要。首先要保持宁静平和良好心态,11时至16时,应尽量避免烈日下劳作和外出,外出要戴草帽或打遮阳伞、涂防晒霜;注意多饮水,还应备好仁丹、藿香正气水等预防中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居室要注意遮阳,避免暴晒;应用空调降温,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调至26℃~28℃为宜;吃冷食冷饮要有节制,特别年高老人、脾胃虚寒之人和孩子更应少吃或不吃,以免损伤脾胃之阳,引发腹痛、腹泻等病症。
(六)补水
水是生命之源。酷暑盛夏,汗液增多,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饮水。肌体若缺水,不但会有口渴、尿少等症状,还会直接影响新陈代谢,影响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特别对心、肺、肾等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危害最大,严重时还会导致血液黏稠浓缩、血栓形成引发中风、心梗等危险疾病。夏季补水以白开水、矿泉水、淡热茶、绿豆汤等为最佳,每日应补充20xx毫升以上。若汗出过多时,还要重视钠、钾补充,宜喝些含盐汽水、菜汤等淡盐饮料。不宜总用啤酒和甜性饮料代水,也不可总等口渴了才饮水,因为那时肌体健康已受到严重损害。
(七)
夏季阳光炽盛,紫外线强烈,加之湿热之邪较重,蚊虫较多,若不重视防护最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引发疮、痈、疖、疔、湿疹、皮炎等皮肤疾患。因此,夏季要特别重视保健:一要注意皮肤卫生;二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劳作要穿长袖服装、戴草帽、涂防晒霜;三要防止蚊虫毒蛇叮咬;四要防止水、火烧伤烫伤、钉子刺伤等意外伤害,患有皮肤疾患或受意外损伤,一定要到医院治疗,还要特别注意出现疼痛瘙痒不宜随意用手搔抓或用热水烫。
(八)避风
俗语说:“夏日避风如避箭”。传统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伤人最速”。人为避热趋凉,夏日总想往有风处纳凉消暑,但一定要注意特别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婴幼儿及孕妇等不管室内外,均不可在风口和潮湿处睡卧休息,使用电扇不要开高档对人的头部、肩部、腹部直吹,也要避免让空调风直吹身体,否则极易引发头痛、面瘫、关节肌肉疼痛等。夜间睡眠时天气再热,也应用凉被或毛巾被盖好腹部,以免着凉受寒,引发腹痛、腹泻等。
(九)寒湿
夏季多数人非常注意降温消暑,然而夏季特别是夏秋之交雨水多,往往寒湿极为严重。寒邪凝滞,湿邪黏腻重着,最易伤人阳气。据统计,夏秋患病因寒湿引起者往往要占十之七八,如肠炎腹痛腹泻、头身困重、关节肌肉疼痛、肌肤麻木、妇女白带增多等,远比暑热引发疾病更多。因此,夏秋应特别重视预防寒湿伤人:一要避免涉水淋雨;二要避免坐卧于寒湿之地;三要少吃生冷食品特别脾胃阳虚者,以防损伤脾胃之阳。
(十)伤病
夏季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及蚊虫、苍蝇等繁殖最快时期,也是各种疾病高发季节,所以夏季应特别重视预防各种疾病:一要重视预防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二要预防中暑;三要预防痢疾、肠炎等胃肠疾病;四要预防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疟疾、乙脑等;五要注意预防意外伤害。夏季也是胃肠型感冒、热伤风、红眼病等多发季节,也要重视预防。
【“夏季”攻略】相关文章:
中医夏季如何06-30
夏季的知识04-19
夏季如何05-30
夏季小知识04-08
夏季知识04-08
夏季的小知识07-02
健康夏季,运动09-28
夏季饮食常识09-27
夏季“讲究”多10-04
夏季的知识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