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

时间:2023-04-09 13:18:33 我要投稿

中医知识1

  “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不要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特别是对于亚健康人群,更要走出这个灰色的阶段,重视,防病于未然。本期刊发一篇专家文章,愿读者从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持健康。

中医知识精选15篇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学是一门管理的学问,是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也是对我们生命历程的管理。现代对于人类自然极限寿命的推算,应该在100—175岁之间。老龄委曾经在全国做过调查,男性的最高年龄是131岁,女性是122岁。按照人类寿命极限来说,60、70岁还处在中年,而不是老年时期。为什么没有达到人类生命极限,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的调护上还不到位。

  中医源远流长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马王堆出土的《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理论。讲中医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形的运动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

  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境界是“治未病”

  中医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录》中谈到“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第五是气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涨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药物。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实践得身心健康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学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2025年之前,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会从8400万增加到2.28亿,全世界糖尿病患者预计会从1.35亿增加到3亿。这都是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给国家卫生资源带来巨大负担。所以,健康不仅属于个人和家庭,也属于社会,是一个国计民生的问题。

  中医像一列满载丰富资源的列车,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芒,能为全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有一条养眼的做法:把白皑皑的窗口变成淡淡的苹果绿。方法是: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窗口(记住选窗口啊)-颜色-其它,,色调设为85,饱和度设为90,亮度设为205。然后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确定。..一路确定(把所有的空格填满)。现在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浏览器]看看,原来的冰天雪地是不是已有了春意!天长日久,对眼睛的养护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自己在用的养眼方法:把窗口设成绿色之后,再来把IE的网页背景也变成养眼的绿色吧!打开IE,点击工具(TOOLS),点INTERNET选项(INTERNETOPTIONS),点右下角的辅助功能(Assessibility),然后勾选不使用网页中指定的颜色(ignorecolorsspecifiedonwebpages),然后点“确定”退出。OK,现在你就会发现你的屏幕已经变成淡淡的绿色了!

  这个颜色会比白色柔和许多,刚开始可能你还有些不适应,但确实对我们的眼睛有好处。

  绝对禁忌症指不管患者有无重建RF的愿望,不论病情是否允许,均不宜实施RF重建术。包括:

  ①全身状况不能够耐受RF美容整形手术者;

  ②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者;

  ③患者与其家属(尤其是配偶)的意见难以一致者;

  ④在重建RF术区有肿瘤残余者。

  相对禁忌症指在某种情况下不应行RF美容整形术,但可根据患者的意愿适当灵活选择手术者。包括:

  ①患者肿瘤本身偏晚,乳癌术后有高复发的危险因素,预计患者存活时间短者;

  ②乳癌患者RF切除术后6个月以内,患者正处于放、化疗等抗癌治疗期间。

  ③大面积胸壁放射性损伤者;

  ④瘢痕体质者;

  ⑤正在妊娠或哺乳的患者;

  ⑥未发育成熟的女性;

  ⑦年老体弱的妇女。

中医知识2

  中医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妙方,立春以后,阳气开始升发,所以春季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春季应该多吃甜味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等】。

  少吃寒凉食物

  寒凉的食物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如冰淇淋、冷饮等,否则,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少吃油腻刺激食物

  冬季的膏粱厚味到春天应转变为清温平淡。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多吃甜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 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等。

  多喝水

  春季重在养肝,平时多喝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 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

  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若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升发,疏散淤滞。

  多吃蔬菜

  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 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春季应该少吃酸味食物、寒凉食物、油腻刺激性食物等。

  少吃酸

  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

  少吃油腻刺激食物:冬季的膏粱厚味到春天应转变为清温平淡。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中医知识3

  一、起居

  1、养成早睡晚起的起居习惯。冬季贵在空气新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证充足深度睡眠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的角度上来讲,冬季适当地增长深度睡眠时间有帮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存,让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力乃治"的康健状态。深度睡眠时应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冷风的进入境内袭击,从而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切记不要蒙头睡,应开小窗通风。

  2、避寒就暖。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和煦,预防寒冷风进入境内袭击,特别是注重脚的保暖;但是忌暴暖、过度的烘烤。外出时应注重手、足、头面部位的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二、疾病预防

  1、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冬季气温变化莫测,温差较大或气温过低,空气干燥,是感冒多发季节。如果因着凉,导致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就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例如鼻塞、口干咽燥、咳嗽、发烧、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特别是小儿、老年人、体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患者更加容易再次发作。

  2、冬天比较冷,气管、血管不同水平上痉挛,供氧量就会减少,血流量缓慢,血压升高,从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高,因此大家要予以重视。特别是老年人应该注重保暖,防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呼吸道传染。以上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冬季小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三、食物

  1、冬季应以食物为辅。多吃温热食物,少吃寒凉食物。传统的学中将食物分为温热、寒凉、平性三大类。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所以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吃一些具有温热性子的食物,而少吃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子的食物包括糯米、板栗、大枣、杏仁、核桃仁、香菜、韭菜、南瓜、葱、生姜、大蒜等。

  2、多吃一些润肺,滋阴,补液,生津的水果、菜蔬、豆类等食品,例如西红柿、柑桔、梨、葡萄、萝卜、大枣、芝麻、银耳、莲子、蜂蜜、红豆等。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效,增长抗病能力。

  四、精神

  1、冬季精神。应以宁静为本,保养精力。在冬季应该制止各种不良情绪的滋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恬淡宁静的状态,遇到事情要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平静自如,让自身的心田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2、心理调节。因为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心理上的调适,正确的把握本身,学会自行解脱,自我放松。可采取与伴侣交流、多参加户外活动及体裁活动等体式格局,来进行自我调理。

  五、运动

  1、冬季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冬天里运动自身消耗大,出汗少,运动者能更加适应出汗过程,增加运动强度。冬天气温低,空气相对洁净,呼吸道舒适,更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更能自然地加大运动量,加速热量的消耗。

  1、冬季运动锻炼,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1、要在安全的强度下运动

  所谓安全的运动强度,就是既不过强也不过弱。那衡量的标准该如何定呢?最简易的方法是用心率去测定,以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达到以下适宜心率标准而又没有出现明显不适,那么这个运动的强度就是合适的安全的强度。

  最大心率:220—年龄。

  运动的适宜心率:健康成人按照60%-85%最大心率的运动强度进行锻炼,效果较好。

  如一个20岁的年轻人,他运动的最大心率就是220-20=200次/分,他运动的适宜心率是200×60%=120次/分(最多不能超过170次/分)。刚恢复锻炼时应从较小心率水平开始,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到适宜心率的较高水平。

  2、要有合理的运动时间

  对于年轻人和一般人群而言,晨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晨运并非最佳时间。

  因为在早晨,人们的血压及心率往往呈现逐渐升高加快的过程,血液的黏稠度也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较高,故此不太适合有上述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锻炼。而傍晚,则是一天之中最佳的运动时间。

  经过白天的适应,傍晚运动时发生危险的几率大大降低,运动更为有效、安全。

  至于每个人运动时间的长短则应以年龄、运动强度、运动目的等作为参数加以考虑。一般说来,每天少于5分钟的锻炼没有意义,大于一小时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人或非体育爱好者则过量,平均一天30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比较适合。

  至于运动的频率,较普遍认为:一周运动一次,运动量不够,不可取;一周运动七次,容易过于疲劳且难以坚持,并不推荐;如能大约隔天运动一次,一周锻炼3次以上(最少3次)则效果更好。

  3、冬季健身选有氧运动

  冬季运动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这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锻炼的时间应该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钟。

  中年人可选择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因为忙于工作就放弃健身,否则冬天就是一个“藏病”的季节。

  4、冬季运动不宜过早

  冬季锻炼最好不要过早,健康专家建议,冬季晨练适宜在日出后进行。而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时机则在14时至19时之间,此时,人体自身温度较高,体力较充沛,容易进入运动状态,不易损伤,对健康大有裨益。

  在冬天,很多人往往由于缺乏激情而坚持不下来,这多是因为缺乏日照导致的情绪紊乱的原因。因此,健身者尽量多参加户外运动,尤其是在阳光充足的时候。

  5、运动前热身很重要

  在室外锻炼,首先要做好充分热身,冬季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和韧带也较紧,可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

  同时,热身时间应延长,最好控制在15~25分钟。另外锻炼间隙要适当缩短,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冷空气中。如果间隙过久,体温下降,易使肌肉从兴奋状态疲惫下来,粘滞性增大,再进行下组练习时容易受伤。

中医知识4

  1.调节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制,会轻易伤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经常运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保持运动可以使人们保持经历充沛,达到身强体壮的效果。

  3.多吃良药:良药对人们治疗疾病、延年益寿有着神奇的功效。

  4.温顺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的性情对于自己的心态和身体都有莫大的好处。

中医知识5

  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因此,秋冬季的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今天重点讲金秋时节中医之道,即情致、起居、饮食、祛病。

  一、情志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黄帝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具体地说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另,发为肾之缕,肾不好,头发会早白衰退。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季自然界有萧杀之气,有悲秋之说。因此,秋天要经常到户外,户外的负离子含量高,能调节人的情绪,使人身心愉悦。秋天的紫外线较强,要多接触紫外线,会保持心情舒畅。在心里最悲伤的时候,要懂得向人倾诉,男人要流眼泪,要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打打毛衣、写写字,哪怕在家里做些家务事,都可以使自己的心态放松,保持愉悦

  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营养食疗食补健康饮食减肥保健的心情。

  要学会修身养性,在秋天少量品茶和咖啡,心情会振奋,消除一些不良情绪。茶叶在秋季的时候喝些秋茶,可享受到品茗的乐趣。每天一个苹果,能保持好心情;香蕉、蜂蜜,能使人保持心情愉快。同时,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卫生,找人疏泄一下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二、起居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起居,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秋季是最不容易生病的季节。春困秋乏,秋乏也是。秋季三个月大气平庸,秋季起居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秋季子时的睡觉一定要睡的.深沉,女人是睡出来的水灵,最好在10点之前睡眠,皮肤会变的光滑和水湿。做梦能增加年轻人的记忆力,预防老年人的老年痴呆。

  睡眠不佳可以吃桂圆,能加快入眠速度。晚上睡眠不佳,午时补,午睡时间不要太长。起居有常,疾病会远离你,同时运动要与休闲相结合。

  三、饮食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富含各种营养,不仅可提供维护健康所需的营养素,使身体随时保持在最佳状态,让体能达

  到颠峰,还可针对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进行对症食疗。将各类食物季节化,以需要、调养身体、应季食物为准则,选择合适的食物。

  秋季,多吃鱼类、禽类、蛋类和肉类,秋季一般不再用饲料喂养,鱼类体内的毒素排泄的比较多,秋季可以多吃些桂鱼和鲈鱼,少吃些驴肉和狗肉。秋季宜少吃、简约,秋天可以选择吃以养肺润肺的食物为好,比如莲藕、白木耳、银杏、莲子等白色食物。

  苹果: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所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可起到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因此遇到秋季腹泻可以吃点苹果止泻;同时苹果对心脑血管的养护非常好。建议大家吃苹果时,连皮吃效果最佳。

  香蕉: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填精髓、解酒毒、迅速补充体力等功效。因此,一天疲劳后吃一根香蕉,可以恢复体力。

  萝卜、秋葵:十月的萝卜赛人参,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萝卜和秋葵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秋季食疗佳品。

  菱角:菱角性味甘凉、无毒,有消毒解热、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有利于脾胃功能,但不能生吃,荸荠也是不能生吃,因为有寄生虫。

  花生:又名长生果、长寿果,是一种高热能、高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维生素B1的含量丰富。具有润肺止咳、健脾和胃、防止脑功能衰退,增强记忆力,有健脑益智作用是男女老幼,人人皆宜的健康食品。同时花生衣可以治疗血小板缺少症,如常流鼻血和容易乌青。

  秋季不宜多吃的食物有螃蟹、柿子和秋瓜等食物:螃蟹:螃蟹性寒,孕妇不能吃螃蟹。选河蟹的方法,将河蟹翻个个后,能自己翻身,背青灰色爪尖肥,是好的蟹。死蟹绝对不能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时吃,容易腹泻和肚子痛。吃螃蟹后一个小时内不能喝茶。螃蟹虽好,不宜多吃。

  柿子:凉性,胃寒的人饭后吃,不能跟酸性的食物一起吃。秋瓜:西瓜、哈密瓜等瓜类容易坏肚子。

  四、祛病

  初秋温燥,中秋凉燥。春捂秋冻,春捂是下半身多捂一段时间,秋冻也主要是下半身少穿一点。秋天着凉会容易咳嗽,燥咳,不容咳出痰,痰少痰稠,且不容易好。下面我重点说一下祛病的一些常识:

  1、治秋咳药材:

  梨子:易咳嗽,且痰咳不出来,用是最好的药。用雪梨,炖的时候不加糖,要带皮炖。白果,治疗秋天胸口闷气,放

  到菜里炖。浙贝、川贝:咳嗽初期,有痰不易咳出时用浙贝。长期咳嗽,无痰且长期不好的,用川贝比较好,要到正规渠道买川贝。

  枇杷:用枇杷熬出来的枇杷膏最好。如果没有枇杷膏,也可以用枇杷叶来熬煎。

  白栎:治疗咳嗽很好的,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且对男性前列腺和女性乳房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秋天咳嗽老是想拉小便,还可以用橡子的托(褐色部分),煮水喝,有利尿作用小孩有三五个就够了。

  2、治秋季腹泻药材:

  紫苏:秋季吃螃蟹、鱼等肉食容易引起腹泻,用紫苏能解鱼蟹毒。用3到5克煎水,加几个枣子还可以治疗容易中暑。紫苏能缓解早孕反映。莲子、芡实、马齿苋(俗名仙鹤草),都可以治疗食物引起的腹泻。

  黑橹豆、赤小豆、绿豆,三豆能解百毒,等量煮水喝,能治疗植物引起的腹泻。

  3、治疗胃药材:

  秋天是胃病最易发时期,治疗胃病最好的就是百合,胃痛、胸口痛,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点百合非常有好处。

  4、预防风湿药材:

  拐枣(俗名金钩梨),秋季吃拐枣,可以预防秋天的关节痛等疼痛,如风湿痛。拐枣可以熬制成膏状,服用方便。同时,拐枣的籽与白鸭同煮,具有提高免疫力,减少眼干涩等效用。

  5、预防心脑血管药材:

  心脑血管疾病秋季高发,要把预防放在首位。可以把玉竹和黄精,用黄精煲汤或煮菜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杭过敏药材:

  秋季易过敏,过敏体质的人不宜吃螃蟹,甘草也可以解百毒,抗过敏;红枣是秋季的最佳食品,具有较强抗过敏作用,因此秋令时季可多吃些红枣。

  冬季是补肾的季节,藏的季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冬季服阿胶、芝麻,其实服用的最佳季节是在秋天开始吃。大家必须注意,阿胶越久存放,成色越好,疗效也佳。同时,冬天也是开膏方的时节,大家在开膏方前,一定要将自己的生活习惯等详细告诉医生,这样开具的膏方才能对症下药。另,黑橹豆也是冬季补肾很好的食物。

中医知识6

  中医健康生活小知识

  1.早餐一定要吃好

  你知道吗?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谷类、豆浆、鸡蛋或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一天吃东西有规律

  每天两个水果

  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25克

  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

  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

  六杯水或者六克盐

  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所以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这些常识你不可不知,并且还要把它们贯彻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只要你做到了,那么保持健康,延长寿命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中医知识7

  中医保健知识,体力劳动者的饮食搭配,体力劳动者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所以要有特殊的饮食调理需求。

  体力劳动者消耗的体力较为多,因此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才能够适应每天消耗的能量和物质代谢的频率。体力劳动者的体内代谢旺盛,需氧量比平常人要多,能量也会比平常人消耗得快。

  中医保健知识,体力劳动者的饮食搭配

  体力劳动者每天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这些元素对体力劳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体内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身体摄入的食物,因此要有充足的谷类食物和适量的植物油以外还要大量的食用较多的米饭,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为身体提供更多的热量。此外还需要注重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是劳动者最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食用鱼类、鸡肉、豆类、鸡蛋,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都是比较丰富的。

  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适量的吃用大豆及豆制品,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是肉类的两倍或者以上,并且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大豆中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比较齐全,尤其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成分要比其他的'作物多得多,因此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以外,大豆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可以有效的预防因为胆固醇升高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

  在炎炎夏日在外劳动的时候,应该注意给身体补充水分和矿物质,必要的时候可以喝一些淡盐水,这样可以减慢身体汗水的挥发,有可以冲淡胃液的产生而降低食欲。

  同时还要按时就餐,定时定量,以免饱一餐饿一餐,避免过饱或者过饿的进行劳动,这样会对胃部增加负担从而引发胃病的发生,体力劳动者应该更加注重中医保健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中医知识8

  进去秋季,我们都能很明显的感到早晚的天气很凉,温差的变化提示我们要及时的增加衣物,以免受凉而引起腹泻。在秋季腹泻患者的增多,提示我们要注意对自身的保养,除了在饮食和保暖外注意,另外如果患上腹泻,我们可以通过,艾灸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有很好的作用。

  灸疗就是用艾炷、艾条等材料置于人体的一定部位,借助高温对特定穴位产生影响,用以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保健方法。具有补气温阳、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尤其对腹泻、水肿、痛经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较好。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灸法4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灸法6

  取穴:足三里、隐白、天枢、中脘、神阙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每次灸5~7壮其他穴位采用艾炷无瘢痕直接灸法,先将穴位处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热痛不可耐受时,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中医知识9

  性中医

  一、青春期祛湿热茯苓 白茅根

  青春期的男性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长痤疮,爱上火。有调查指出,98%的男性在青春期都会受到“青春痘”的困扰。此时,男性体内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皮脂分泌活跃,加上求学阶段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生活不规律,因此更易发生痤疮、上火。

  痤疮多因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引起。因此,专家推荐了茯苓和白茅根两味中草药。茯苓药性平和,能起到利尿、去湿、健脾的作用,而且不伤正气,可每日用10克泡水饮用,或与猪苓、泽泻等煎水服用。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还有凉血、清热生津的功效,建议直接泡水饮用。

  二、中年解毒葛根 白芍

  30-55岁的中壮年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忙于应酬,经常熬夜、喝酒。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首先推荐了有解毒功效的葛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可煎汤或捣汁加米汤服用。

  白芍和柴胡都有疏肝的作用,经常饮酒的人可以选择这两味中药泡水饮用,还可以加上枳实、甘草煎水服用,可使气血调和,阳气外达。

  三、老年补肾虫草 黄芪

  男性上了年纪,多会出现肝肾不足所致的肾虚腰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专家推荐了一些补肾的'中药。一是冬虫夏草、山萸肉、人参、黄芪、山药,有补益肾中精气的作用。二是鹿茸、杜仲、川断、桑寄生等,可以温助肾阳,还有较好的强筋骨,去腰疼的功效。三是熟地、桑葚、枸杞子,能滋阴补肾、清泻虚热。这几类药物也可分别用水煎服用,或者泡水饮用。

  人禁吃食物

  1、精面粉。

  白面包、糖果吃起来味道不错,可如果从营养角度来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在全麦加工成精面包的过程中,锌元素会损失四分之三,而对于性欲的培养和生殖的健康,锌恰恰是至关重要的。

  2、黄豆。

  黄豆除了富含蛋白质,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身体很有益。但近期的相关研究表明:黄豆是一种含有雌激素特质的食品,过量摄入会提高机体雌激素水平,因而影响到男性性征。

  3、肥肉。

  大口吃肉也许很阳刚,可事实正相反。红肉(牛肉、熏肉、香肠、午餐肉)让你无法刚强。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让血管变窄,包括输送血液至性爱部位的血管,充血不充分,如何高举?

  4、高脂牛奶。

  高脂牛奶及乳制品的危害不亚于肥肉,最糟的是将两者混合,其破坏性效果也许会立竿见影。

  5、油炸食物。

  在植物油中加氢,可将油转化成固态,其所含脂肪即为反式脂肪。要论破坏度,反式脂肪比饱和脂肪有过之而无不及。薯条和其他油炸类食物、饼干、曲奇中都含反式脂肪。

中医知识10

  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我们不能只知道上班、上QQ、上微博、打游戏、打扑克……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在这个神马食品都不省心的社会里,炼就一副金刚不坏之躯。听小女纸娓娓道来吧!

  首先哩,中医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SO,不要再去做那些调戏同学,调戏同事的缺德事了吧,有诅咒滴O(∩_∩)O哈哈~中医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深奥了点似乎……

  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所以筒子们啊,“宅”可不是一个褒义词。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预防生病。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好啦,看完这篇文章就关电脑啊,下楼运动去~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SO,肉食动物们,请吃点蔬菜吧……

  最后一点,就是必要的馆,如果以上难做到,那么这点总不难了吧,抽个周末去馆增加增加点知识,现在好的馆也蛮多,不难选择。实在不知道的话,我就给大家推荐敏锋堂,需要更多选择的记得找我。

  好啦,知识普及完毕,有更多知识的,不妨分享哦,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中医知识11

  对于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的话,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很糟糕,所以我们可以多去了解一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秋季中医知识。如果我们很好的了解到了秋季中医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在秋季的时候健健康康的。

  生活当中的秋季中医知识是有很多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了解不到什么。比如我们在秋季的`时候,是需要以养肺为要来进行才可以的。如果要养肺的话,我们不妨吃一些具有清泄肺热的中药,比如白茅根,无花果粉,芦根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润肺,也就是要润肺生津,防肺燥伤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服用沙参,玉竹,百合等等中药来达到的目的。或者是给自己服用具有补益肺气,扶正祛邪等等作用的中药,比如太子参,黄芪,山药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在秋季的时候可以防胃炎上延。或者在秋季的时候,帮助自己养脾胃,就是通过在秋季保暖,吃那些甘润的食物,通过适当的运动来防止秋季发胖等等知识来帮助自己在秋季。

  除此之外,因为秋季的时候,周围的环境都是很干燥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服用一些防秋燥而护肝的食物或者是中药等等,来起到滋肾、润肺的作用。不过我们最好是在吃这些有好用的中药之上,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那么那些治疗效果会更加的好。

  有了上面的秋季中医知识,我们就可以让自己过一过健健康康的秋季了。其实除了上面的这些秋季中医知识之外,生活当中还是有很多小知识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找不到秋季中医知识来了解。

中医知识12

  每当到了夏季很多人都会有闷热,头痛头晕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暑热引起的。暑热怎么办?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暑热?中医学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发现暑热可依靠一些食物进行食疗,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暑病系指夏天感受暑热所发生的多种热性病,一般多指中暑、暑温等病症。中暑的常见症状为突然晕倒,昏不知人,身热烦躁,气喘不语,大汗或无汗,或四肢抽搐。治宜急将患者移至凉爽通风之处,给服清暑、解热、开窍之剂。暑温主要表现身热口温,心烦面赤,汗多气粗,头痛头晕,或背微恶寒。治疗上若热盛者,以清泄邪热;伤津气者,以益气生津。

  食疗方

  1.消暑扁豆粥。扁豆15克,赤小豆30克,怀山药15克,木棉花15克,薏苡仁30克,鲜荷叶半张,灯心少许。将以上诸味慢火熬粥,以豆熟透为度。此方有清暑祛湿功效。可用做夏季常用之清暑饮料。

  2.绿豆甘草粥。绿豆100克,生甘草10克。将绿豆与甘草加水慢火煮熟,任意食用。此方能清暑利湿解毒。可解暑热及各种药物中毒。

  3.绿豆粥。绿豆50克,慢火煮绿豆作粥,任意食用。有清暑、解毒、利湿功效。适用于中暑烦渴、食物中毒。

  4.扁豆薏米粥。扁豆60克,薏米60克,加水煮成粥,每日2次服食。此方有健脾、清暑、利湿功效。可用作预防中暑。

  5.竹叶粥。竹叶15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先煎竹叶、栀子,去渣取汁,入米煮成粥,下盐。任意食用。可清心解暑。治夏季秋季中暑口渴。

  6.麦冬竹叶粥。麦冬30克,炙甘草10克,竹叶15克,粳米100克,大枣6枚。先将麦冬、炙甘草、竹叶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同煮作粥,随意食用。此方能益气和胃,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口渴、气短乏力、不思饮食等症。

  7.四色粥。绿豆、赤小豆、麦片、黑芝麻各等分,白糖或冰糖适量。先将四味加水共煮粥,候熟,将白糖调入,空腹温服。此方具有清热生津、利尿解暑功效。用于热病伤津,或暑热烦渴。夏日常服,有清热止渴、益胃养阴之效。

  8.荷叶冬瓜汤。嫩荷叶1张剪碎,鲜冬瓜500克切片,加水1000毫升煮汤,汤成去荷叶,加食盐少许。每日服2次。此方对夏季低热、口渴心烦有较好疗效。

  9.五味枸杞饮。五味子、枸杞子各50克。将五味子装在净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同煎,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加冰糖50克,代茶饮用。此方具有较好的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夏季天热而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者。

  10.腐浆粥。豆腐浆若干毫升,粳米50克,同煮作粥,随意食用。此方有润肺胃、消胀满、下浊气、利小便作用,为暑天常用饮料,有清暑利湿功效。

  11.银花粥。银花、北粳米各30克。用银花煎取浓汁去渣,再放北粳米加水300毫升,煮为稀薄粥。每日早晚温服,夏令尤为适宜。此方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夏令预防中暑,亦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

  饮食

  中暑后应该吃什么盛夏时节,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人体内热量不易散发,热量积存过多,这样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因此,防暑除了注意物理降温之外,还要注意在饮食方面的调理。在调味方面可用醋、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辛、香等作料,起到清瘟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夏天做菜可适当咸一些,因为出汗比较多,带走的盐分也多;另外,大量喝水也会冲淡胃液,所以,菜中适当多放些盐来补充盐分是必要的。夏季还可吃点生姜,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对心脏、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心跳加速,血流循环加快,汗毛孔张开,汗液排泄通畅,对防暑有一定的好处。

  1.补充维生素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2..补充蛋白质夏季人体营养消耗大,代谢机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又易于消化的食品;

  3.多喝汤。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4.多饮茶。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温茶水和喝饮料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2度,而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周身不畅,渴感未消。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5.多吃粥。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重者还会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

  6.多吃青菜。天热湿气重,人们一般都喜欢吃清淡味鲜而不油腻的食物,而青菜既有这种特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所以,应尽量多吃青菜,如各种豆类、瓜类、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凉拌生吃,也可放少许瘦肉丝炒熟吃。

  7.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另外,香瓜、黄瓜洗净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饮用,都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猕猴桃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是高温和野外作业人员经常选用的果品和饮料。

  中暑后不该吃什么

  中暑后的饮食四大忌,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进入盛夏后,空气湿度明显增大,空气流通性差,天气更加显得闷热异常。常在室外劳作的人们,很容易中暑。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治疗外,在饮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一,忌大量饮水。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第二,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第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忌单纯进补。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中医知识13

  中老年中医的知识

  中老年中医的知识 以德

  先养德。揣几本美德书刊、交几位良师益友、添几种高雅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多几份道德储蓄,使道德形成了彩虹般春意盎然的人生风景线。

 中老年中医的知识 勤于动脑

  “心为君主之官”,中医所说的“心”与西医所说的“大脑”有相通之处,大脑乃生命的活动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才有可能长寿。

  中老年中医的知识 动以

  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坚持做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中老年中医的知识 节制饮食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节制饮食,爱护脾胃,脾胃才能不生病,从而吸收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元气,维护人体的健康。

  中老年中医的知识 中药保健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中药相对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小。

  中老年人的'运动

  1、头部活动

  以头作笔尖,摇动头部写“长寿”两个字。然后令头部围绕这两个字划圆,先顺时针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动作要缓慢些,时间约2分钟。

  2、扩胸活动

  站立姿势不变,两腿稍屈,两臂经胸前平屈向前平举(合掌指尖向前),低头含胸。再两腿伸直,两臂向后摆至侧平举(掌心向后),抬头挺胸。两腿屈伸一次,两臂胸前平屈并后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时间约1分钟。

  3、交叉摆掌

  站立姿势不变,两手下垂,两掌交叉,掌心向腹部,然后两臂向外侧张开,张开幅度以自己适宜自然为度,速度不求快,张开手臂之后,随即收臂,使两手掌回复成交叉,时间约1分钟。

  4、两掌划圆

  两掌心相对约10厘米,保持这个距离,两掌高低与裤腰带平,两掌心保持距离不变,然后以上臂带动手臂作划圆运动。先身体略向左侧划圆,顺时针20圈,逆时针划20圈,然后身体向右侧转动,继续如上述,顺逆方向划圆各20圈。

  5、弓步扩胸法

  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成弓步状站立姿势,然后两臂平伸开来,手掌微握空心拳,接着做两臂开合拢的扩胸运动,动作要慢,同时两脚踝部及下肢配合上肢的开合作两脚一前一后的屈伸运动,使上下肢及踝部得到锻炼。做完后,两只脚调换一下再进行一次扩胸活动。

  6、放松整理

  双手搓搓热,在身体上下前后,尤其是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下四横指处)及涌泉穴(脚底,五趾用力弯曲,中央凹处)重点按揉一番,另外腰部也重点按揉一会儿,时间约一分钟。

  傍晚的运动要选择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1个半小时进行。运动后最好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品,再洗个温水澡让身体放松,水温要控制在40℃~45℃,太高了会加快体内矿物质流失。

  中老年人运动的注意事项

  对中老年人来说,健身运动的效果不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而在于持之以恒。运动的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周不少于4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

  初参加运动的人,开始运动次数及运动量应少些,每周3次,每次15~30分钟较适宜。以后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体质稍差,年龄偏大或初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慢跑或跑、走交替的运动方式,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根据体质情况再增加运动频率。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可坚持锻炼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运动量及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时,每周3~4次,隔日一次亦可。

中医知识14

  我国古代医圣孙思邈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人不干,常灸足三里!古语也有说: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灸之! ,也有说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针灸的作用是非常的大!

  一、为什么艾灸

  艾炙治疗子宫肌瘤及囊肿的奇效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长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虚和瘀的问题,虚了,什么虚,气血虚了,久了就瘀了,虚瘀夹杂,或者是气滞血瘀寒浊湿热瘀阻,这叫瘀,瘀久了也必虚。子宫肌瘤,闭经其实就是虚和瘀,虚,无生化之源,瘀,堵住了,血出不来,长期的血瘀导致废血排不出来,附在子宫内膜壁上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子宫肌瘤。

  女性很容易因寒凉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消耗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通,可以迅速补充人之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以气带血,以血养气、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小于三公分的子宫肌瘤其实就是血块,泥灸敷于神阙,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卵巢,效果见于月经无血块,颜色不深, 无痛经现象,

  二、艾灸的好转反应

  1、经络出现窜感也叫做得气,会有一种酥酥的感觉,这表明情况在好转了。

  2、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3、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之后,人的心情就会变得更加舒畅,心情得到了放松,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情况。

  6、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7、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9、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21、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经提前或推后:爱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26、出水泡,出红诊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一灸、二通、三调、四补、五养的特色药灸,秉承了黄帝内经的精髓,以“未病防病、以病调养为出发点,让众多人拥有了健康和美丽。

  中医灸法五大奇效

  中医灸法历史悠久,和治病的效果都极好。

  1.改善免疫功能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20xx年死亡原因统计调查结果来看,死亡原因按顺序依次为癌(第一位),脑血管疾病(第二位),心脏疾病(第三位),糖尿病(第四位),慢性支气管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第五位)。这五大原因所致的死亡人数占全体死亡人数的57.3%,大部分患者伴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现象说明免疫功能减弱对健康的危害很大。

  长时间持续做无极保养灸,可以改善全身的免疫功能,疲劳感也会消失。笔者在临床上把无极保养灸作为防治以上五大原因所致疾病的基本处方。

  例如,做无极保养灸可以治疗高血压和预防中风;对于糖尿病患者,可在无极保养灸的基础上加灸左肝俞、右脾俞、地机穴。

  2.改善体质

  无极保养灸对慢性泄泻、皮肤病、哮喘等疾病,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这类患者坚持做无极保养灸,可以改善症状,治愈的例子也有很多。

  例如,对于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在无极保养灸的基础上加灸肩井、灵台、心俞、膈俞、肾俞穴;对于皮癣患者,在无极保养灸的基础上加灸肩井、肩髃、肝俞、肾俞、大肠俞、大巨、隐白、血海、筑宾穴,效果更佳。

  3.调节情志

  神经症是心理情感功能障碍引起的精神和身体的反应。要查明这类疾病的病因和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于现代医学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所用的药物副作用大,人体易产生耐药性。

  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坚持施灸,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进行3个月以上的无极保养灸,在查明病因之前就能治愈的例子有很多。

  经典处方:在无极保养灸的基础上,加灸天柱、心俞、肝俞、肾俞、神门穴,坚持施灸效果会很好。

  4.改善排便习惯

  通过动物实验,不断有学者发表关于“灸对肠管运动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虽然尚未清楚其原理,但至少能说明施灸可以改善排便习惯。持续做无极保养灸,经常能见到便秘或泄泻改善的例子。

  对于泄泻患者,治疗时用无极保养灸加梁丘、左梁门、水分穴;对于便秘患者,在无极保养灸的基础上,加灸肓俞、大肠俞、肾俞穴,效果很好。

  5.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维持人体生命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食物,做无极保养灸后,胃口好了,进食后消化能力提高了,可以顺利将养分运送到各脏器,随之生成人体需要的各种荷尔蒙和血液,良好的血液是形成良好肌肉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良好血管的基础。

  良好的血液和血管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即使某种冲击较大而使血压升高,若血管柔韧性好则不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无极保养灸对预防中风有效。中风导致的半身不遂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原理进行治疗。不用说预防中风了,就是发生了脑出血,也可以用无极保养灸加肾俞穴持续治疗,效果很好。

  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是是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有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润泽肤色,散发健康神采的作用。因为在艾灸时要点燃艾条,所以也有伤到皮肤的危险。为了达到更好的补益作用,就得了解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注意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3.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中医知识15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取决于五种因素,其中生活习惯因素占60%,遗传因素占15%,医疗因素占8%,气候因素占7%,环境因素占10%,可见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健康长寿,就应自觉提高意识,懂得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做自身健康的主宰者! 一、什么叫?

  所谓,实际就是保命的意思。

  一、的两个要点:

  1、养正性:所谓养正性,就是要人们实行正常的、有规律的思维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保养正气。

  2、顺自然:就是要求人们不仅要顺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要随时适应周围外界环境。

  二、中医学包括那些内容?

  1、顺应自然:

  就是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这是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调摄精神:

  “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

  既要保持思想活动的健康,又要防止内在精神刺激因素的产生。总之要培养乐观的情绪、坦荡的胸怀。

  3、保养正气: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三、顺应自然法

  “顺四时,益寿年”

  四、调神有哪些内容?

  1.安心养神:

  “难得糊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心处世,光明磊落,乐观开朗,随遇而安,乃是安心养神的灵丹妙方。

  2.四时调神:遵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式,使精神情志随之而活泼向上(春)、畅达愉快(夏)、恬静收敛(秋)、藏而不泄(冬)。有利于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平和。

  3.以心治神

  要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独自苦思冥想,忧愁伤悲或愤愤不平。

  4.情感节制

  善于节制情感,是精神修养高雅的体现。适当控制自己情绪,是保证健康的措施之一。

  5.精神寄托

  人到垂暮之年,总会有一种失落感,只要人老心不老,对工作和事业充满信心,就不会觉得老态已至。老年人只要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有所追求的话,仍然会老当益壮地发挥自己的余热,安度晚年。

  人与自然和谐则身体健康,自然环境变化,生态失衡,则会导致人类疾病。临证之时,不能只就病看病,还要观天察地、审人事民风。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疾病发病就有不同的特点。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当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事民风与古代有了很大的差异,强调要从中医学角度与时俱进地、辩证地分析总结心脑系疾病发病学新规律,审证求因,并因人、因时、因地论治。

  今日之“天”,已非古时之“天”。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亦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了正常的大气环流,加上过度的森林采伐,造成气候异常,自然灾害较频繁。从中医理论而言,清阳为天,但如今浊热壅滞,苍天之气不清不净,加之贼风数起,故肺气先病,失其清肃,久而不解则痰浊壅肺之病日增。

  察今日之“地”,亦非古时之“地”。在城市,高楼林立,厂房棋布,工业废水污染江河。人们所住所行皆为钢筋、水泥、磁砖等含有一定的放射污染的金石之物,所食所衣皆不离化工原料。在乡村,森林采伐过度,土壤板化,水土流失。从五行而言,火、金、土独旺,而水木不足,清秀不济,浊滞有余。

  人处天地之间,大地犹如生身慈母,滋养万物,而今,金石与污浊渗溢,对自然环境有一定污染,在人而言,脾气先失健运之机,气机先滞,有不病痰湿乎?

  审人事民风。从饮食上说,当今粮食多施化肥提高产量,化肥虽能充形,不能育精,只能助痰生瘀。且当今饮食之中多夹杂各种化学物质,扰乱脾胃冲和之气,久则,气机不和,多生痰湿之患。另外,现代一些化学合成西药多损伤脾胃,非但伤正气,且多使邪气闭陷难出,与痰相结则更缠绵难解。

  彩云之南,乃民族聚居之地,其地民风淳朴,民性豪放,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吸烟凶酒、恣食肥甘、辛辣厚味,脾胃运化不及,更为痰湿开源启路。再者,当今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肝失蔬泄条达,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暗耗阴血,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亦助痰生。综观三者,无不与痰湿关系密切。

  论治现代心脑系疾病,首重一个“痰”字,认为临床上心脑系疾病都与痰相关。

  张景岳指出“此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景岳全书.传忠录.先天后天论》)。明确了人能否尽享天年,除与个人的德、智及个人卫生、饮食营养、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的劳作运动、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安宁祥和等诸多因素相关外,其所禀受的父母(先天)遗传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但景岳更强调后天的作用,正如他在《先天后天论》中所说:“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后天)而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先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

  中年时期,脏腑经络其盛已定,也是阳气自半之时,人体正处于一个由盛而衰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 大多日益困于酒、色、财、气、功名之中,以致机体迅速地由盛而衰,出现诸多疾病和早衰之象。所以欲享天年,中年是个关键时期。应抓紧这个机遇,把握中年元气尚未大失的生理特点,及时“修理”后天调养之不慎以及机体出现的阴阳失衡,再振根基,使脏腑经络之盛况得以延续,衰弱之状得以缓至,将一个健康的体魄带入高寿之域,正如景岳所言“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中兴论》)。

  景岳亦据此指出,“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因此,匡复元气,贵在保持真阴真阳的充盈和脾胃的健运,生活调摄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既要正视人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同时应当对这些需求有所节制,主张保持心情舒畅,调整情志;节制饮食,减轻体重;戒烟限酒,控制血糖;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是防治疾病的前提,

  五、中国著名家

  庄子:战国时代哲学家,享年84岁,观点有三点:

  三戒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享年73岁。著有《春秋》。

  日常生活不要过极

  葛洪:晋代医学家。著有《抱朴子》、《肘后方》。

  在《抱朴子·论》提出:“无久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等饮食起居法。并进一步指出应避六大障碍,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等,从思想行为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方面提出了较客观的劝解。

  节欲养精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著名家,寿高102岁。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氏认为注重首先要调摄好自己的精神,主张“身无妄动,心无妄念”。由于情绪的剧烈波动能使人致病,故指出“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其次,提倡“运动调息法”,认为身体常处在适量的运动之中,能使气血肢体条达和畅、精神内生。

  在日常生活中,告诫人们要“节欲养精”。

  乐观养神

  苏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著有《苏沈良方》、《问》、《说》等。

  苏氏一生身处逆境,当他被贬赴海南岛后,仍乐观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

  苏氏这种胸怀坦荡、心襟开阔,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另外在他的著述中主张多食蔬菜,倡导郊游,并习练气功以强健身体。

  六、古代名人的法

  1、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竟活了85岁高龄,他的之法很值得人们借鉴。

  食粥:食粥,能培养胃气,滋生津液,又容易消化,实为之佳品。

  洗脚:陆游的第二种方法就是睡前用热水洗脚。

  前人经验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托;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脚与人体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日本人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临睡前用热水洗脚,能起到刺激穴位、舒经活络、使之气血通畅的`作用。

  扫地:陆游有一首扫地诗:“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堂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异。”

  帝王之

  2、清代高宗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封建皇帝的长寿冠军。 (自秦至清共259个皇帝,平均寿命39.2岁)

  他长寿的秘诀有:

  十六字诀:

  吐纳肺腑:黎明即起,做深呼吸运动。

  活动筋骨:多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强身健骨。

  适时进补:老年人根据需要适当吃滋补品。

  十常四勿: 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眼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脚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帝师之

  3、毛泽东很推崇他的老师除特立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概括为:

  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

  4、马寅初先生在他百岁大寿仍红光满面,他的长寿秘诀就是热冷水浴和爬山两项。尤其是热冷水浴,四季不断,数十年如一日。

  这种先热水,后冷水的洗澡法,有人称之为“马寅初的长寿洗澡法”。

  名医之

  2、叶天士的抗老秘诀:

  叶天士,清代医学家,出身医门世家。为造福子孙后代,他把自己呕心沥血积累了几十年的“抗老秘诀”传于世人。其“秘诀”为:

  (1)守病机,重脾肾。认为老年病主要是因为脾胃虚弱和下元肾虚。因此,他主张老年病重在健脾、补肾。

  (2)顾胃气,忌燥腻。认为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老年人脾胃虚弱,切忌“油腻碍脾,刚燥损胃”。

  (3)护正气,慎攻下。根据老年人正气虚弱的特点,认为“圣人以真气不可泄,老年当遵守”,“高年不敢过清过消,保真为要”。要护正气,保真元,以扶正固本,此为治疗老年病之大法,不可轻易攻伐。

  (4)参气象,审体质。老年人适应能力弱,身体状况易受天气变化影响,防病治病须考虑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武术家之

  4、“长江大侠”吕紫剑

  吕紫剑1893年生于湖北宜昌的一个武术世家。有一身好武功,人称“长江大侠”。不但壮举不亚于津门大侠霍元甲和关东大侠杜心五,而且至今健在。

  吕紫剑老人3岁习武,20年学艺,勤学苦练,继承武当历代宗师内功心法,自创“八卦混元功法”,使自己受益而且高寿。

  吕老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懂医,通医”,从文武两路走上长寿之道,文即医,武即功。

  节制饮食是吕老长寿的又一经验。他说:“早要吃得饱,午要吃得好,晚要吃得少。”

  在吕老的长寿秘诀中,充足的睡眠也占有重要地位。

  七、二十宜

  1、发宜常梳:

  每日早晨梳发数十次,可以疏风散火,明目清脑。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常梳发则可促进肾功能,使全身得益。

  2、面宜多擦:

  每晨洗脸后,用双手搓擦面部七八次,可焕发精神。

  早晚再用中、食指揉太阳穴、枕骨下风府穴、后颈部两侧风池穴各十余次,对预防感冒有特效。

  3、目宜常运:

  经常旋转活动眼球大有益。可先从左而上再至右而下,反复七八次;再从右而上至左下,如法运转眼球,然后闭目少息再睁开,则视觉明朗。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以中指和食指相扣,弹击后脑勺作咚咚声,弹击七八次后两掌离开耳门一次,如此行三四遍后则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5、舌宜舔腭:

  舌尖平时宜有意无意地常添上腭,可促使津液的分泌。

  中医认为口津是舌上之水,人身之宝,又是一种消化酶,故要求津宜数咽,不得随意吐掉。

  6 、齿宜数叩:

  叩齿就是上下牙叩咬作声,每晨行三四十次,可健牙龈,齿坚无疾。

  7、便宜禁口:

  指大小便时应该闭嘴咬牙。

  练武术及气功之人很重视此法,它既属内养功之一种,亦有固齿护龈的作用。

  8、浊宜常呵:

  “不洁之气,甚于利刃”。

  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进行吐故纳新的深呼吸,对健康有利。

  9、体宜常动:

  “生命在于运动”。

  不动则肌肉、组织、关节会发生“废用性萎缩”现象。故人到中年应腰宜常伸、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摇。

  10、肛宜常提:

  常提肛对防治痔疮有效。

  方法是有意识的收缩、放松肛门括约肌,早晚各性三四十次。

  11、身宜常浴:

  常进行日光浴、水浴、空气浴,可增强人体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亦可提高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12、足宜常浴:

  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洗脚是健身要诀之一,有益于睡眠。

  洗后若用手掌摩擦足心涌泉穴三四十次,则对老年人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3、精宜常固:

  古谚云:“毋劳汝形,毋摇汝精,乃可长生。”

  性生活过度会导致肾虚,还会影响机体生理功能而促使早衰。故对性生活能节制者,多能长寿。

  14、气宜常养:

  气为人生四大患(酒、色、财、气)之一。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

  气之中以怒气为最凶。

  故必须强加克制,不可放纵。

  否则大怒伤肝,既能败事,也会伤体。

  15、心宜常宽:

  指心胸开阔,精神舒畅,乐观条达,随遇而安。

  16、神宜常凝:

  指注意力要常凝聚不散。工作、学习要专心致志,八小时以外,应寄情于琴棋书画、虫鸟花草,这是凝神的妙法。

  17、营养宜备:

  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素都须供应无缺,与机体消耗取得平衡,否则将不能维持人体健康。

  18、饮食宜慎:

  饮食必须注意卫生。要定时定量,不暴食,不偏食。烟宜谢绝,酒要少饮。

  19、起居宜时: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恋床,不少寐。挑灯夜战不提倡,白日“高枕”不足取。

  20、劳逸宜均:

  指“忙中有闲,闲中要忙”。人体各部位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要保持兴奋与抑制、紧张与松弛的相对平衡,才能不影响健康。

  八、食养歌

  谷物菜畜养成宝,四性五味任君调。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化痰消胀好,芹菜能降血压高。胡椒驱寒又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大蒜抑制肠炎发,绿豆解毒最为妙。香蕉通便解胃炎,健胃补脾食红枣。

  番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要记牢。花生能降胆固醇,冬瓜消肿又利尿。

  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营养高。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

  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悦色令年少。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消食营养高。

  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有成效。海带含碘消淤结,香菇存酶肿瘤消。

  胡椒除寒兼除湿,菜花常吃癌症少。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猕猴桃。

  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白菜利尿排毒素,蘑菇抑制癌细胞。

  劝君不妨多食疗,必定少担药包包。

  九、体疗歌

  健康长寿三做到,药疗食疗和体疗。食疗要比药疗强,体疗更比食疗好。

  深吸气,慢呼出,吐故纳新醒头脑。四肢动,徒手操,关节灵敏好手脚。

  快步走,慢步跑,慢加耐力肺量高。清晨做做口腔操,润喉洁口牙齿牢。

  跳跳老年迪斯科,精神焕发又年少。太极拳,气功操,疏通经络百病消。

  勤游泳,冷水澡,红润皮肤精神好。打乒乓,玩小球,活动手眼锻炼脑。

  爬楼梯,慢登高,舒筋健脾心肺好。前后仰,原地跳,活血化淤固肾腰。

【中医知识】相关文章:

中医知识04-09

中医知识大全04-03

关于中医知识04-04

中医秋季知识04-05

保健知识 中医食疗与知识大全04-04

——中医春季保健知识大全!04-04

中医知识15篇04-09

中医知识(15篇)04-09

中医知识(精选15篇)04-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