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你所见过的征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
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犹太民族的小孩略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这个崇尚读书的民族,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依德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天才。
假设说书本是甜蜜的,那么读书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一次旅行,看到一座古老而又小巧的石桥上有一副桥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每每读到这富有诗意的句子,我的`眼前总是出现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在那美妙的夜晚,月光如水,小河轻流,橹声欸乃,草堂清静,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不时从透着灯光的小窗里飘出……
我们汉民族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人才辈出。却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驾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明显带有功利性质的老话,单从那小桥的桥联,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古人在劳作之余,赏景、读书,何等惬意!
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对小人书的痴迷,至今记忆犹新的仍然是坐在灶前烧火时读书的情景。那时,幼稚盲目的阅读,使我张开了对世界的朦胧的想象。有书为伴的日子,自得其乐。雨天对窗独坐,欣赏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顾影自怜。寒夜灯下享受余秋雨笔下的满载文化内涵的历史山水……
每每以小扣柴扉的心情轻轻地翻开一本书时,另一番境界的杏花春雨,和着淡淡的菊香迎面扑来,惬意的感觉布满整个身心。读书,让我的生活,平添了几分特别的味道。后来也曾在工作中,因试卷、作业、分数、评比等,太多繁琐的的事务,让我没有了给心灵加油的时机。特别是近几年,眼睛花了,就以“好读书不好读书”为自己找到了借口,自己守着满屋子的书,却离阅读越来越远了。
重新让阅读成为习惯,是在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后。我戴起老花镜,以“闻鸡起舞”的韧性天天坚持着阅读,读完了《中国文学人文风景》、《和庄子赏鱼》、《刘文彬谈红楼》等书,精巧的作品,先贤光辉的思想感染着我。因为阅读,穿越文字,我的案头荡漾过庐山的云雾,洋溢过唐宋的诗香,飘渺过李白的浪漫,映照过杜甫的忧伤。感受着庄子的淡定,沐浴着书的霞光,沉着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是多么自在,多么悠扬,多么美丽。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2
教师这个职业是注定一辈子做"小事"的。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天天与小学生打交道,天天管的是小孩子那些不上眼的事。而"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是伟大的,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我们天天干着这些不起眼的事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形成了他们的思想、形成了他们的行为习惯,成就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就了祖国的未来。
为了我们更好地注重教育的"小事",更好地注重教育工作中的细节。上学期期末我购买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著),作为本学期我自学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教育的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实、做好。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在教学中运用的知识。
读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拒绝浮躁》一文,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做好每一件小事就等于做了一件大事,如果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就更谈不上做大事了。在日常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须加倍认真,这样才有可能把它做好。做人也是,不能计较得失,要团结同事,多为集体着想,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中和信任。在这里还有一句话是西方的'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不论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还是我们的教育事业,都是在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中长大的;浮躁被扎实所代替,冲动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长大的硬道理。
最近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例如管理一个班级,要想把这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和恒心,要求学生做到的除了自己做到以外,必须想方设法让每一名学生最后都达到要求,并进一步养成习惯,然后再做第二件事。最后,把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班级管理也就到位了。最忌讳的是还有几个学生没有达到要求,你就开始急着做第二件事,并把第一件事淡忘了。这样时间一长,你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好。
说实在的,读书的感觉真好!开阔视野、净化灵魂,百利而无一害!最近几天我才静下心来,经常翻开《细节决定成败》读一读。最初,感觉里面的事例和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相差很远,但细细品味,才真正感觉到书里面的每一个事例都影射处了做好一件事情的真谛:"把小事做细"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关键。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难,需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好每一件事。每当翻开这本书,必然想起一句话:小事成就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仔细阅读后发觉里面也渗透着一种理念:节约也可以决定成败。现在国家正在倡导节约型社会,学校也是如此。要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必须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3
书店里,一手牵着女儿,一手抱着女儿选的书,女儿幸福的笑脸,还有那淡淡的书香,让我沉醉。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哪买得起书啊,记忆中只是抽屉里那本被翻了无数次缺页的小人书。第一次,看到厚厚的书,大概是五年级了吧,哥哥高中毕业那年暑假,拿回了一本汪国真的诗选,清楚地记得,书的背面印的是《热爱生命》的节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默默地记在心里,并偷偷地把它抄在了日记本里,让它伴随着我求学苦读的日日夜夜。
考取师范之后,闲暇时间,我第一次去了叫图书馆的地方,那里的书多的让我吃惊,突然之间,置身于那样一个干干净净的书的'世界,里面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安静还是安静,我震撼了。于是,我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在那些书架前穿行,怀着敬畏和憧憬,将目光从一本书挪移到另一本书上,然后用手轻轻地、轻轻地抚摸着那些散发着水墨清香的扉页。
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书香不知倦的我。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他的一生经历过穷困潦倒,也体验过富裕和显贵,但他能始终如一地一心向善,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简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获得幸福,让我懂得尊严的重要;鲁滨逊在荒岛独自生活了二十几年,他面对困难时的毅力、恒心、积极乐观感染了我......
朱自清的作品,让我走进一个柔美的世界。梅雨潭醉人的绿,灯影里的秦淮河,月光下柔美的荷塘,激起我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路遥的书,将我带进了一个平凡、充满奋斗力量的世界。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公平的。林清玄的散文恬淡自然,蕴涵佛理。他的文字犹如一股凉风,让我浮躁的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美丽的辞藻是比较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观点才可以恒久。”一篇篇动情的文字,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语言,总是打动着我,丰富着我。
书,读着别人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品读出书里的真善美的同时,也会完善提升自我。
转眼毕业为人师了,成家了,家庭事业,整个人变得忙碌起来,读书的时间少了很多。办公室的桌面上也少了一些文学的气息,多了几分枯燥的理论书籍。怎奈只能 “偷得浮生半日闲 ”,挤出时间慢慢享受读书的乐趣。
现在,看着小小的女儿对书喜爱,再看看书店里静静看书的孩子们,心中暗喜,因为我知道,如果人的一生有书相伴,就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份宁静;少一些庸俗,多一点文雅;少一些无知,多一些智慧。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成就幸福的人生。
牵着女儿的手,走出书店,阳光温暖地洒在怀里厚厚的书上,我们相视而笑。
让我们一起做个自由、幸福的读书人,让书香弥漫美好人生。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4
在等待中细听花开的声音,在品尝里静观茶叶的沉浮,水一样幽深的风景里,他们的文章如音乐般回荡,纵使斯人已去,但我们可以在这浩瀚如海的“世界”中寻得见他们,二手中的书籍有记载了那过往的一幕幕…….
(一)
自皇帝开始,到汉武帝南征北战,历史如同流水,细细的敲点着那过往,那如烟般缭绕的往事。《史记》带我们走入了那段历史——铮铮铁马踏梦而来,后宫佳丽莺语争宠,忠良小人弄堂争策……
胜者为王,《史记》记载的那些,无论是真是假,亦带着作者的主观思想,但不乏被称为中华诗学,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它的文学细腻,语言流畅却又并不做作。笔触中无不让我们了解司马迁的为人,个性,亦有那赤诚的汉家魂。当然,在当今的《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一书中指出《史记》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真实的历史。但就文学方面的成就,又有哪部经典可以超越这千年以前的绝唱?
(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了《纳兰词》只有这句话在我头脑中久久不能抹去。人生之道又怎么可以轻易吐出,况且是这位相爷公子,皇帝的御前侍卫,斯文清秀却又短命的公子哥,生于富贵之乡,成长与贵胄之间,这样的生活却没有让这位翩翩公子眉宇舒展过。也许人生过于沉重,也许……
人生之中,思索人生。我不指望如纳兰那般,我亦并没有兰心的智慧,我反复思索着“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只在这里道出我对人生的看法。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不堪一击。人的生命是顽强的,在逆境中后起博发。而人生又是奇妙的,事事难料却真的让人乐在其中。人生如舞台,我们在上面拼命地吹拉弹唱,或是找个角落缩在一边,形形色色的看客,而我们又为了什么?大千世界,我们之中不乏为钱财而来,为利益而往之的人,而且比例是巨大的。我不是圣人,我也不想找个清幽之地,了此一生。我亦不想修禅养道,面心向佛。我是个俗人,只想在自己的舞台上风姿勃发,赢得掌声与鲜花。我也不想坐在阴暗的角落里,因为人生只有这么一次,我不相信异度空间,所以要精精彩彩的活。“只如初见”,太过幽怨,所以要活得精彩!
(三)
高中的时候看小说,同学们喜欢读言情的,架空,穿越的,而我只喜欢三毛的那些游记,《哭泣的.骆驼》《稻草人笔记》《我的宝贝》,那个通灵的女作家把我一次又一次带向那无边的撒哈拉,又把我带向神秘的南美,玛雅的文明,神奇的湖泊。三毛的人生可以说是相当的传奇与丰富,她的人又如文章,表面上淡淡的、轻轻的,而真正的却如同那神圣的火焰,热烈而又让人温暖。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虽没欢庆,我喜欢她的笔触,点点滴滴却见真情流露,不掺杂半点杂质,不染半分污点。如此干净的人生却在艳盛之后骤然死亡。因为她的纯净,她的美好,却容不得那伤痕累累的记忆。
(四)
书与人生相互缠绕在一起,坐着的人生与作者的文章,笔触之间让我们读懂了他们的心境与人生的沉浮。而这些有如指路的航标,在静静的无航标的河流上给我们引路。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五)
茶沉茶浮,花开花落,心情积蓄,味道几何,书籍与人生,让我们活得更精彩。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5
《致青年教师》一书,虽名为《致青年教师》,其实对任何年龄阶段的教师而言,都值得去读一读。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它更像是朋友间家常式的聊天,有来自年轻教师内心的倾诉,有以过来人身份给予的倾听和开导,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在这本书中吴非老师曾多次谈到教育常识问题,这也使我不得不多次停下来思考:什么是教育常识问题。带着疑惑我查阅了字典,在字典中常识的意思是“普通知识”。那么教育常识自然就是教育的普通知识。说实在的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云。读完全书之后,我更愿意将这个教育常识解释为教育常规、人之常情、生活之常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尊重常识,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崇尚人之常情、乐品生活之常态。
一、尊重教育常识就要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所以教育必然是存在规律,即便如吴老师所描述的在很多时候,教育规律经常会被忽视、弱化,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众多的教育规律中,李老师尤其强调“慢”的艺术。作为年轻教师而言,我们所拥有的激情、冲劲,却往往使得我们在这条需要等到的道路上走得头破血流,心灰意冷,如果我们能早点意识到每一朵花都需要等待的绽放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不仅能欣赏到花朵绽放的瞬间,还能拥有更多等待花开的期待和乐趣。在吴非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二、尊重教育常识就要崇尚人之常情
所谓人之常情,我想到了作为性善论基础的四心说,孟子认为人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人要保持这四心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教师独特的身份职责又决定这是我们必须拥有和崇尚的,即便学校也并非是一片净土。
首先,教师要有恻隐之心。
也许是在学生冒雨回家的瞬间,也许是在学生因家境贫寒而暗自神伤时,又或许是他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我们并不缺少爱,只不过有时我们表达得过于直白,过于急速,过于唯我独尊。为人父母后的经历,让我想到年轻教师有可能有了孩子之后,他才可能渐渐地明白该如何更加理地表达他的爱。也许到时他才会明白那个在课堂上经常捣蛋,不交作业的孩子,在他还是个孩童时,该是一个怎样可爱的孩子呢,也许他可爱的就如你家宝宝。
其次,教师要有羞恶之心。
每次听到有关中国人在国外种种不文明的事迹时,我就在想这样的人在学校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人的习惯的养成正如一个刺激的形成,需要很多次的强化才会最终确定下来。也许他们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与他周围的人群相比,他们的行为并不“出众”,但跟文明素养,家庭教养有明显差距的人一比,这种距离就明显了。也是在这时我总会想到学校里那一个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女生,每次听到同学、教师对她种种行为的描述,联想起学校中流传的种种关于她的绯闻时,我总会疑惑,她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吗?甚至于很多次我都有一种冲动,很想跟她聊聊她的未来她的人生,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是处于自己的惰性,又或许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与她对话。
对于我们而言,有羞恶之心的教师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勇于表达自己的不满,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歉疚。在吴非老师的书中提到年轻教师穿着高跟鞋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的场景,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教师培训的场合,不合适宜的电话铃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有人举止大方地接起电话,我经常诧异这些人的勇气,毕竟可以置他人不满眼神于不顾的人是不多的',更何况是年轻人呢。
第三,教师要有辞让之心。
表现在教师要有开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要待人真诚,平易近人。正如吴非老师在文中所说的要大方。这不仅仅是从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角度而言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的投入工作。每次进入学校,我都会主动跟门卫师傅打招呼,去食堂的路上,跟遇到的老师和学生一一问好,在食堂里我总忘不了在接过早饭的同时说声“谢谢!”,到了办公室我总会跟打扫卫生的阿姨聊聊他儿子的学习近况。我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这样做可以让每天的工作变得更有人情味:双休日我有快递时门卫师傅会用自己的电话卡给我打电话,食堂的阿姨会悄悄地告诉我今天什么早餐更好吃,打扫卫生的阿姨总忘不了问问我家孩子带得怎样。
另外对待学生也要平等尊重。我时常看到有些教师自己两手空空的走回办公室,而让学生替他拿东西,也时常看到有些学生为了给老师拿点东西,而在他们不熟悉的行政楼的各个办公室之间来回奔走,上课铃响时飞奔回教学楼,碰见这样的学生我时常会附上一句,“慢慢走,迟到不要紧的,小心摔跤”。我想这些老师可能也是有各种原因,或是因为身体状况,或是因为旅途遥远,但是无论如何,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年轻老师而言,千万不要忘了说一句:谢谢。想到我第一次坐在办公室里,对来交作业的课代表说“谢谢”时,她是如何的不知所措,我想我们真应该对学生多说几句“谢谢”。
最后,教师要有是非之心。
学校是辨明是非,追求真理的地方,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真善美,知道对与错的标准。与其教授学生大量若干年后对他作用不大的知识,还不如让他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每每看到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冷漠、自私、狭隘,我总有一种眼泪即将夺眶而出的感觉,不为别的,只因为担心以后他们也可能遭遇的冷漠、自私、狭隘。
三、尊重教育常识就要乐品生活之常态
从我跟社会的接触来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应该是处于中间地位,比起普通老百姓我们是属于知识分子,但是跟公务员相比虽说我们享有公务员待遇,但与他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有差异,所以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拥有的生活还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生活:我们不会有眩目的财富但也不用担心生计,所以我们过得心安理得;我们不会拥有多大的权势,但不用担心仕途的得失,不会有推脱不掉的饭局,所以每天吃得舒心健康;我们不用忙于算计他人和提防他人计算而身心疲惫,未老先衰,相反与童心的交流,会让我们青春永驻。我想生活的实质不在于追寻财富、地位、权势,而在于有时间有心情去品位平凡的点点滴滴。作为年轻教师,要安于生活的常态,不被太多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不被纷繁的人情世故所牵绊,也许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我的老家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想对年轻教师而言,不看看这本书,你也会后悔的。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6
夜守书斋,把白天的喧嚣和烦恼抛向九霄,橘黄色的光影中,心之犁悄然开铧。
读书,犹如在人生的荒漠中耕作,思想的胚芽,在知识的花园里茁壮成长。
读书,就像在炎炎夏日痛饮一杯可乐,在茫茫沙漠中找到了绿洲,荒芜的心在甘露的润泽下更加明亮纯净。
读书,可以让我们撩开前人生活的面纱,探寻一个个不平凡灵魂深处的奥秘,可以漫游世上一处处陌生而多彩的地方,见识新奇的事物,体验迵异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品味。有时候文字不仅激起情感,还像雷电似的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这些火花落于纸,便成了一抹灵魂的鸿印。
读书,是生命中一种真正的投入,是精神的一种畅达飞驰。静夜独坐,展卷而读,神游五洲四海。读书,读出了疲惫,读来了智慧。
静夜读书,与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话,与哲人相厮守,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萍逢。那颗平静的心总是不由自主的涌动着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尘封深处的悟性也渐渐活跃,经缕缕清风轻轻伴奏,不眠夜虫的缠绵低唱,一种思维便会慢慢从心底冒出来,使我不得不用理性的目光,对人生这个命题展开无限的遐想。
读书,能给困难架一条希望的虹,能给黑暗点一盏明亮的灯,能给孤独伸一双温暖的手,能给寒冷燃一堆热烘烘的火,能给匮乏注一桶高能的油。
在书籍的海洋中畅游,浮躁变的沉静,肤浅变得深刻,狭隘变得宽容,无奈变得自信。翻一本“老照片”集锦,恰如和一位沧桑老者交流,看一个关于“人生与修养”的'著作,或许是与一位挚友娓娓诉说,也可能是一汪清水滋润自己的心田。
读书,如鱼游于水,鹰翔于空。不仅有目睹珊瑚的美丽与神奇,穿越水草的激越与快感,也有飞翔的豪气与壮美,追求的快慰与浪漫,不仅有叮咚小溪的欢乐,也有鹰击长空的豪情。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个智者,它手握思想的花朵,让我们分享它的芳香。书,就像一方清幽的芳草地,供我们在一天匆忙之中作短暂的休息。我们可以和书中许许多多高尚的人物对话,聆听先哲们的谆谆教诲,走上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读书吧,走进书香的世界,宛若走进人类温馨的家园,生活多了一种滋味,多了一份轻松。
今夜端坐桌前,轻轻地翻动着书页,窗外的秋叶随风而落,留下的是累累的硕果。叶的使命,原本是为了带来枝头的葱翠,果实的芳香。那么书给我们带来的则是精神的富有和思想的充实。我们要牢记名人所说的“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7
曾几何时,同事们聊天时,多了些读书心得,少了些家长里短。通过读书,使我了解到徐斌成长的艰难历程,华应龙走过来的一路坎坷……更重要的是是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了信念,勾画了自己的成长蓝图。
谈到我的读书生活,追根溯源应从中学时代说起,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人物传记《贺龙将军》,至今还清晰的记得贺龙将军拿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接着受个人喜好的限制,我陆续读了写评述类的书籍,如:《三侠五义》、《隋唐演义》、《大、小八义》等等;到初三的时候我又开始钟爱起来武侠小说啦,和所有的人一样,可以说毫无选择的,无目的,接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像金庸、卧龙生、古龙、梁羽生等的作品几乎看了个底朝天,如果说当时有什么目的可能就是为了把自己的作文写好,自己写一部同样有着惊险历程的小说,因为我的一位好朋友,可以说是个小说迷,到高中时自己竟然写了一部小说,而文中的主人公也是他本人的缩影,当时感觉特羡慕。为了这一点点虚荣心,我也开始欣赏起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现在细心品味,当时的成长,不仅是看书,更重要的是读后的交流,虽然也说不上是什么反思,但与同伴交流时,看到自己的夸夸而谈,别人投来的目光,自我感觉挺满足,同时也使得个人在口语表达以及与人交流等方面无意识的得到提高。有了这点启发,我在辅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时,更多的是交流、汇报的形式,因为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
到了师范后,我又开始热衷于伟人传记、商业精英的成长历程,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业精于勤荒于嬉”的人生哲理。受职业的影响,在毕业前后我又开始关注一些具有成功经验的教育经典案例,如:《卡特·威尔的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发现母亲》、《微格教学法》等,通过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学习,在我心中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至今影响着我的课堂、教学理念。
作为99、20xx年的毕业生,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正是这个机会,它“逼着”我学习起来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是枯燥的、无味的,但还是耐着性子,击退了夹在心中的“惰性”,无意中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备课时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我深深知道:冰冻三只,非一日之寒。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特别是当前校本教研的大潮中,要想有一席之地,绝不能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混日子,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贵在坚持、在个人的`毅力!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一位位老师、一位位同事茁壮成长,他们的成功成材哪个也离不开读书呀,我们还等什么!有人说:“仰望是一种奢望、望尘莫及”,而我要说的是仰望是一种理念,是我们寻找差距的一种手段,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开端。通过仰望“名师”,使我们找到了与“名师”的差距,了解到他们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贵在他们坚持了,他们围绕梦想奋斗啦,付出啦。比比人家,对照一下自己:我们还空口埋怨什么?诚如南京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说的:“守住内心的宁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立大志,做小事。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做小事,把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最终就能成就大事”。是啊,立大志,做小事,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大家都知道,“难事始于易、大事起于细”,但我认为贵在毅力,坚守住自己的阵地,守住内心的那丝防线,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以读书为阶梯,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承担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吧!”。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8
我自从当上老师就喜欢上了读书,总感觉一天不读书就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就天天工作之余看些生活方面的书,现代的诗歌、散文,浪漫的爱情故事。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觉读书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对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点提高。
记得有一次我刚从书店买了本书,就爱不释手。可是还有一大堆衣服要等着洗呢,哎!还是到晚上洗吧。于是我准备了一杯热水,去了书房。看到书上精彩的地方就想,人家作者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不能。看着看着就进入作者的意境,读的入了迷,什么也忘记了。等我读完这部分才感觉已经口渴了,可是准备好的热水早凉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老公回家后我也没做饭,孩子还在做作业。于是他就破口大骂我“你真是个臭老九啊,你就吃书吧,你自己过吧。”“儿子,走我们去饭店吃”。他走了我也没顾地做饭,好歹的吃了个冷馒头,吃的咸菜喝的白开水。大概他由于生气的原因,回来他喝酒喝多了,儿子也吓的很听话,乖乖的自己睡觉了。我看到他喝的这样就生气,预感要闹家庭的矛盾。所以我灵机一想,赶紧躲出去好啊,没等他骂我我就大哭,说:“这日子没发过了,明天我和你去离婚的”。你知道吗?女人的眼泪是很容易流的,其实我是在装样,看他哄我不,可是他还是无动于衷。我装了一本书,拿了手机就出去了。说:“你不让我看书,我走还不行吗?”我把门使劲一关,那声音很大,可是他在床上还是没动。我就一边摸眼泪一边头也不回地走了。我走去院子的小区,外面很黑,又下着小雨,我去哪里呢?哦,知道了,那边刚盖新楼房,我去那里吧。我看到工地值班的一个老大在,我就悄悄地走过去,敲了敲门。那大爷出来了说:“这么晚了闺女,你怎么不回家啊。‘我是外地人,对这里不熟悉,我回家的`时候忘记拿钥匙了,您能给我找个地方避雨吗?’好啊你进来吧。”可能有的人要问你怎么不去旅馆啊,我这人太细了,舍不得花钱啊,要我买书我就很大方了,呵呵。为了进大爷那里去避雨读书,我第一次撒谎的。我进去,大爷给我找了个板凳,我们聊了几句天,我就开始看书。我看书忘记了寂寞,忘记了周围的寒冷,反而感觉心里很温暖。这就是读书给我带来的魔力吧。说真的我虽然走了,我也挂念孩子。到夜里12点的时候,我往家里打了电话,打了两次也没人接。我还是自己硬着头皮回家吧,自己承认个错误不就可以了吗。
回到家里,老公呼呼地在睡,可是没脱衣服啊,也没盖被子,秋后的天气夜里多冷的。我看了又不忍心,就轻轻地走过去给他盖好了被子,自己就睡觉了。到了明天他感冒了,我说他睡觉没每盖被子冻的。是喝醉酒麻木了神经,冷了也没感觉了。我就说:“你看我身体多么好,看书没回家也没有感冒。我还说看书知道的知识,自我保护,可以给自己治病啊,不信你试试。”到了星期天我们全家去了书店,我和他找饮食与健康方面的书,他还特别买了本《明星饮食与营养疗效》和《食物相宜与相克》。回家后他一有时间就看,真的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他还告诉我酸奶可以强化骨骼和牙齿,预防衰老,抗癌,预防便秘,特别是爱苗条的女士最好使用无糖的酸奶,避免肥胖。他还告诉我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柠檬酸,可以消除疲劳,对环节感冒初期症状十分有效。橘子中有种色素成分还可以预防大肠癌。橘子皮晒干叫“陈皮”有助止咳化谈,促进胃的健康。他还告诉我一次饮酒过量会对肝脏有影响,酒精通过肝来处理,健康饮酒要适量,最好根据身体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酒。如:红葡萄酒有预防动脉硬化,预防老年痴呆,净化血液,安眠,也可以改善身心的疲劳。这些都是老公以前不知道的,我说他也不相信。通过读书,自己真的相信科学了,也注意饮食与健康了。从那以后做菜注意食物的相宜与相克,怎样搭配营养丰富,并且还自己实践,现在他做的抄鸡美味可口,我感觉比那饭店的厨师做的还好吃呢。他通过看书学习真的改变了生活方式,也不饮酒过量了,说话也语言文明了。每逢见了人就夸我说:“俺找了个好媳妇,教我会读书了。”现在孩子通过读书,写作水平也大有提高,我们家庭和谐幸福,成了书香的家庭。
读书真的开阔人的眼界,增长知识,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愧是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朋友请坚持读书吧,如果仔细看书每次都新发现。请你将读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乐趣吧。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9
大概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本书,它恰到好处,或是安慰,或是证明,或是希望。《教师人文情怀》是一本汇集钱理群、余秋雨、吴非等教育大家的散文集,是一本平实的充满禅意的教育小品,语言温和柔美,浸润着真情实感,每次捧起它时,眼中都有持久的温润。
我想,正在这个时候,浮躁的明朗夏日里,让我足够平静的,已经不是一杯茶,不是所希冀的目标达成,不是固执的自我坚守,而是一种参透,一种贴合之后将心灵带到更远处的沉默指引。或许是吧?仅仅是些微细碎机缘的不断到来。
昨晚睡前小读,泪水滑落,静默,心中升起体会,便用本子记下。这是我第三次捧起这本书,前两次是大致浏览,心中未起太大涟漪,温温疲倦至极的心,读着读着,所有情绪如游鱼一般沉下……
读此书的过程,如同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更是追寻教育本质的过程。在这本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就是“爱”字。围绕着爱谈了很多理论和经验,归结一点,师道即是人道。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仔细想来,放在教育中,何尝不适用?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理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谓之立志。作为教师,当爱教师职业,而且,三百六十行,独爱教师这一行。春去暑来,心无旁骛,披星戴月,一心奉献。勤勤恳恳传道,一丝不苟解惑,冰清玉洁育人,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教书育人的田地里辛勤耕耘。
在书中我读到了张海宏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他写道,“我总觉得自己的生命与学校紧紧相连,乐也罢,苦也罢,总是难以割舍。”我读到了熊瑞霞老师在《奉献并快乐着》一文中写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在此情此景中所有的辛劳都可以忽略不计!”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各自有各自的理想。如果有人问你最初的选择,你还愿意当老师吗?因为在我们的人群中,“没有达官显贵的子女,没有高层知识分子的伴侣。”选择了教师,即是选择了责任。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为伊消得人憔悴”----追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事业有一股痴迷劲、有一颗赤子心。钱理群老师在《我的教师梦》中有一段话“不管怎样,反正我要当老师,我要教书。明知道这是一个梦,还要做。因为这是美丽的梦,没有梦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有人说这是痴梦,痴迷于此,痴心不变,及无可奈何,又十分美好。教师就该是‘只管耕耘,不顾收获’。”读到此, 我看到了一颗赤子之心,虽然他的外貌变老了,头发白了,但还是当年那股精神头儿,“永远年轻的”感觉。
读到张玉蓉老师写的“‘叽叽喳喳’,那是孩子们欢乐的声音,那是孩子们生活的语言。我的孩子们也喜欢围着我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我也愿意听,用我敏感又激动的心静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孩子的'世界是空灵、纯净的,听孩子们心底流淌出来的声音,那是赐予我们教师的福分。”读到此,我看到一颗赤子之心,尽管她年纪渐长,却愿意走进孩子的心,与之共振、共鸣。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张老师、钱老师深爱着教育工作,为之探索、为之倾情?
“众里寻他千百度”----顿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界,谓之顿悟。我们为做一名好教师下很大的功夫,为教材所左右,为现实情况所左右,经常被弄得摇摆不定,当我们蓦然回首中,或许会豁然开朗。
怎么样的教育美丽?简单就是美!回到教育的原点,即是成就“人”。原来“没有神,也没有兽。那么,让我们大家在这个世界中,好好地做‘一个人’,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时刻有‘人’。”正如曹子方老师所说,“每一位教师要把孩子当做活生生的人,而非当做学习机器。”正如李辉明老师书中所说,“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照。”
当你还在为白天课堂上孩子的调皮而生气时、为班级的评分排名烦恼时,或许这些话会让你变得如清泉般透彻、大海般包容。接下来的事情迎刃而解、得心应手。这“蓦然回首”是“独上高楼”的积累,是“衣带渐宽”的硕果。若能在“独上高楼”中矢志不渝,在“衣带渐宽”中孜孜以求,自然能在“蓦然回首”中品味喜悦。想至此,欣然入睡。
第二天清晨,悻悻然醒来,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迟来的幸福似海深。我的心在刹那,如莲花次第绽放,富足而赞叹。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0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我很赞同这位作家的说法。
首先,我们要读一本“有字之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在书中我们能遇见一切美好。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草房子》,我了解到了物质不怎么丰富的那个年代的人精神的富有,看到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等许多人的成长;读《想赢的男孩》,善良、乐观、执着、积极向上的辛可夫像一个盛满阳光的瓶子,带给我很多启示,教会了我如何对待人生的输和赢,让我知道了输得起更可贵。读《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朋友付出的精神,鲍西亚的胆识、智慧又让我折服。这些人传递着很多的正能量,让我们也知道了该怎样做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在书中和人物对话、和世界对话,更要真正走出去,去读一本“无字之书”,让思想和灵魂一起上路。也许我们在书中领略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欣赏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流连于“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乡间风光……但总不如亲眼看到震撼心灵。不去黄果树瀑布,目睹不了珠帘瀑布飞泻的壮观;不登长城,感受不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闲暇时,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或看看祖国的秀美河川、壮丽山河,或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到乡间小道去寻得一份静谧。当我们放下书本,回归自然的怀抱,去拥抱自然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多了一份阅历,无疑让自己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没错,多读书的人,会更有内涵,灵魂都会变得有香气,生活也会更有味道;多看世界,看风景的人,眼界也会变得开阔,心胸也会更辽阔。如果我们仅仅去读书,去看风景,永远就只能停留在“书读我们”“风景看我们”的境界上,我们永远不可能提升。所以我们要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读自己的“心灵之书”,就是要和自己内心去对话。时常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就能够诗意地栖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于永正老师说:“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写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默”自己的过程,就是和自己内心交流的过程。所有的灵感、灵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不倦的思维所闪现出的智慧的火花。所以,我们必须回归自己的本心,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好好读读自己的“心灵之书”。
如果说读“有字之书”,能让生命更厚重的话,那么读“无字之书”,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过程,它架起了读“心灵之书”的桥梁。只有读了“心灵之书”,我们才能真正把人生这本书读“薄”,才能真正做到“诗意地栖息”!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1
教学之余,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新主张,收获诸多,感触颇深。
主张之一“兴趣”重于“技能”
我们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教学这么多年下来,学生很有写作兴趣的,确实少之又少。对写作缺少兴趣与热情,作文水平原地踏步。管建刚老师认为,这些学生也能成为写作的高手,日后也可以自如的使用文字。那么,该如何着手呢?管老师认为,比培养作文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给学生一定的鼓励,会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必须要教师扎扎实实的带班,每一天,每一周到每一月,每一个学期。持久维持学生“写”的兴趣,要老师的.引导与激励。坚持鼓励学生写日记、写周记,有点评,有奖励措施。
管老师还认为,写作文,要写真实的东西,而且是真正的真话作文:要允许学生写“不好听的真话”。管老师支的招是让学生写老师的缺点,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像鲁迅先生一样,写真话,做一个勇敢的斗士,正视自己的灵魂。
主张之一:“讲评”重于“指导”
管老师说:“作前指导,你还没见到学生作文呢,你还没给病人把脉呢,也没给病人做化验,想当然地给病人吃药,这是什么逻辑?杀人不见血的庸医逻辑!”
管建刚老师认为并非所有的帮助,都有美好的结局。不明事理的帮助,往往适得其反。我们语文老师,大多数都是女教师,都是家庭主妇,都是孩子他妈,并不是人人都具备非常的“帮助”的技巧和艺术。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说:“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那就给他爱和自由。”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指导作文,那就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吧!
记起同事曾经抱怨的一句话:“批孩子们的周记作文觉得还挺有趣的,可是一批教材作文真叫人反胃!”为什么周记作文中能感受到一些孩子鲜活的生命律动,而教材作文却千篇一律地成了“把受伤的同学扶起来”“把橡皮掰两半”呢?那是因为细致的“作前指导”让教材作文从“创造的艺术”跌入到了“僵化的技术”,这份细致的活,是功?是罪?呜呼哀哉!
《做冰棍》、《挖野菜》、《买菜》、《包馄饨》、《种植日记》、《冰项链》……回忆学生曾经写过的这些周记作文,因为缺少时间“作前指导”,反而给了作文活泼泼流淌童真童趣的机会,读来让人忍俊不禁,真实生动。这岂不正好印证了管老师的“应该把作前指导毫不心疼的、割掉肿瘤一样地抛弃!”这句话的意义么?我在语文教学中有幸也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而更有意义的写作妙招——《班日记》,那里面真实而全面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描写不乏生动幽默,且写尽学生人生百态。
当然,舍弃作前指导并不意味着在作文教学上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将作前指导挪后,改成了“作后讲评”。管老师认为“讲评课,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而教。在讲评中将‘的’病、‘我’病、‘长着’病、‘心想’病等顽疾一一治愈。”
我的主张:记录真实生活,无声有痕的指导
读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琢磨。我个人认为,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无声而有痕的写前指导。譬如说仿写,这就是很好的写前指导。教师无需说一个字,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当那一个个文字成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撞击到孩子们的每一根骨头,定会激起他去写一写的冲动,这样无声有痕地去仿写,而后去点评指导,学生写得容易了,写得也就越来越进步了。我在作文教学中受益于仿写这一妙招,常去自己动手写一写随笔,文章,与孩子们分享写作的快乐。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2
鸦鸿桥河西小学,位于还乡河畔的东侧,是一座古老又新奇的学校。这些简单又静谧的校舍,隐藏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和传奇……这所小学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小学。
传说河西小学最早是一座老爷庙,这里供奉着许多神灵和佛像。人们不断祭祀祈祷着幸福和吉祥的降临……河西小学发源于这样的吉祥地,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民俗特征。他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爷爷,历经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沧和桑的见证,道和义的洗礼,依然展现着他独具的成熟魅力。风光绮丽,书卷飘香,吸引着八方来客。
河西小学读书节的跳蚤市场独具匠心,热闹的市场,火热的交易,却充满着如此神奇的宁静,那是只有读书懂书的人才能营造出的书卷氛围。好一个河西小学读书节!好一个跳蚤市场!我不禁叫绝。
我融于其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和童话世界。孩子们手捧着书天真的推广着,微笑的脸如花儿般静美,稚嫩的声儿如水般轻柔……是的,这是书的魅力,书的匠心独运,才能打造出如此儒雅书香的文化气质。
看着零散而秩序的跳蚤市场,一堆堆,一团团,一簇簇,攒动着小脑袋。我不断的走,不断的看,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想,也不断的疑问,这些孩子们为什么对这个市场有如此大的.兴致和专注,是蝇头小利吗?还是?这时一个帅气的小男孩手拿一本《稻草人》来到我面前,轻声礼貌的对我说,阿姨,你来这本吧!三块钱卖与您好吗?我故意说你能不能再便宜点呢?小男孩睁大明亮的双眼好像有点委屈,接着说:“这本书我买时很贵的,您能花这么便宜的钱买上这样好的书,满值的”。我笑了,所有的答案都有了,这些天真的孩子们太爱书了,这些孩子们也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生活。这些孩子也渐渐学会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是的,他们收获的不只只是蝇头小利,还有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智慧。
朋友,当你走近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每个开心的孩子都有一件至爱的宝贝,这个宝贝如张天义童话般的宝葫芦,置换出无数奇异的珍品,那就是他们美妙的梦想。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已经超然地享受在书的海洋之中了。孩子们读书的乐趣,不再只停留书的知识,书的故事,书的奇迹。因为孩子们自己也在书写着故事,创造着价值,发生着奇迹。
当一方热土,经济繁荣,物欲横流之下,孩子们仍然保持着对书的如此热爱和痴迷,真的是河西小学的骄傲!
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传说中的老爷庙——今日的河西小学愈发像一位自信的老人,书卷气浓,神采奕奕。我不禁向远处望去,看见了李校长陈校长会心的笑着,看见了老师和孩子们们灿烂的笑容。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3
读了《细节决定成败》的《回绝急躁》一文,对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做好每一件小事就等于做了一件大事,假设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就更谈不上做大事了。在日常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须加倍认真,这样才有可能把它做好。做人也是,不能计较得失,要团结同事,多为集体着想,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中和信任。在这里还有一句话是西方的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不管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还是我们的教育事业,都是在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中长大的;急躁被扎实所代替,冲动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长大的硬道理。
最近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例如管理一个班级,要想把这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和恒心,要求学生做到的除了自己做到以外,必须想方设法让每一名学生最后都到达要求,并进一步养成习惯,然后再做第二件事。最后,把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班级管理也就到位了。最忌讳的是还有几个学生没有到达要求,你就开始急着做第二件事,并把第一件事淡忘了。这样时间一长,你可能一件事情也做不好。
说实在的,读书的感觉真好!开阔视野、净化灵魂,百利而无一害!最近几天我才静下心来,经常翻开《细节决定成败》读一读。最初,感觉里面的事例和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相差很远,但细细品味,才真正感觉到书里面的每一个事例都影射处了做好一件事情的真谛:"把小事做细"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关键。能做到这一步确实很难,需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好每一件事。每当翻开这本书,必然想起一句话:小事成就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仔细阅读后觉察里面也浸透着一种理念:节约也可以决定成败。如今国家正在倡导节约型社会,学校也是如此。要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必须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曾几何时,同事们聊天时,多了些读书心得,少了些家长里短。通过读书,使我理解到徐斌成长的困难历程,华应龙走过来的一路坎坷……更重要的是是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坚决了信念,勾画了自己的成长蓝图。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4
夜静如水,涓涓细流,唯有清风与明月。窗沿前阳台上,泡上一杯清茗,茶欲飘香人欲仙。此情此景,独自于灯下伴明月而展读,悠悠然游于道,飘飘呼行于道。夜读的境界醇厚如酒,四溢飘香,以至“三更有梦书当枕”,梦醒时分书自出,连梦中也飘逸出阵阵沁人书香了。
仲夏时节,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夜语深邃。听着远方草丛深处传来的一丝丝蟋蟀争鸣,与稻香田间一片片蛙声沸腾,有如天作人合,天籁之声一般。随之翻开一本散文,让思想在身边的大城小事里穿梭,在郊外的绿树杨柳之间畅游,在乡间的阡陌小巷深处神游。难觅的往事,流失的时光,水一样清润着我们的灵魂。让疲惫的身体变的轻松,让紧张的心灵变的.松弛,给迷茫的人生点亮一盏指路的心灯。书籍更改变了世界,读书又丰富了人生!
如果说人生如画,那么,书就是那鲜艳多彩的颜色;
如果说人生如海,那么,书就是那呼啸奔腾的江河;
如果说人生如山,那么,书就是那延绵不绝的山峰。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一位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之意并不在于寻求书中所谓的“黄金屋”、“千钟栗”、“颜如玉”,读书自然不需锥刺股、头悬梁的逼迫,而是人生最大的一种享受。宋代诗人尤袤对书的赞语更富于浪漫的味道,谓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贫贱读之以当朋友,寂寞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饥以书为食,寒以书为衣,是何等的喜书、爱书,以至钟情于书啊。又有多少人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喜言书中;又有多少人壮志难酬、忧国忧民,徒添书厚。古人以书为友,尽把豪情壮志言表其中,以求报效祖国。而今我以书为友,以求学之所长,避之所短,得之精髓丰满羽翼,等待一飞冲天,脱颖于万千学子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书改变世界,读书丰富人生!书能让愚者变智,落后变先进,平凡成伟大。如我们之普通与平凡,果然以书为食,着书为衣,势必笨鸟先飞。也能在读书人生中改善自我,改变人生,取得成功!以至不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憾了。也让养育我们的父母有所期待,亲朋好友有所期盼。
但坐拥书城,须时时输入新鲜的空气才是。熟话说:拿得起,放得下。进得书山,出得书山,方才是纵意书卷。文绉绉,酸气太盛,难免不被讥为书呆子,犹如孔乙己自然要不得。今日,科举出士已成过去时,现在社会涤荡了古人读书特有的浪漫意味,商浪冲击下,所忧的不是书呆子多,而是读书人太少。然而,对于今日的读书人来说,要在万紫千红中独显一绿,则要抵制更多的诱惑。但欣喜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了一群为之不多却又痴心不改的真正读书人,他们更为执着地坚守人类的精神空间,力求探寻生命转圜的途径。
星光隐退在浩瀚的天际,不知不觉已是夜深人寂之时。独悟于书,酣醉不已。诚如酒不醉人、人自醉,书不与香、人也香啊!此时此刻我也以如梦书中,以书为枕入梦于书啊!我与书有约,自是“三更有梦书当枕”,梦醒时分书自出。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5
读书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犹太民族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这个崇尚读书的民族,诞生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依德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天才。
如果说书本是甜蜜的,那么读书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一次旅行,看到一座古老而又小巧的石桥上有一副桥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每每读到这富有诗意的句子,我的眼前总是出现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在那美好的夜晚,月光如水,小河轻流,橹声欸乃,草堂清静,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不时从透着灯光的小窗里飘出……
我们汉民族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人才辈出。却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驾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明显带有功利性质的老话,单从那小桥的桥联,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古人在劳作之余,赏景、读书,何等惬意!
最难忘的是小时候对小人书的痴迷,至今记忆犹新的依然是坐在灶前烧火时读书的情景。那时,幼稚盲目的阅读,使我张开了对世界的朦胧的想象。有书为伴的日子,自得其乐。雨天对窗独坐,欣赏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顾影自怜。寒夜灯下享受余秋雨笔下的满载文化内涵的`历史山水……
每每以小扣柴扉的心情轻轻地翻开一本书时,另一番境界的杏花春雨,和着淡淡的菊香迎面扑来,惬意的感觉布满整个身心。读书,让我的生活,平添了几分特别的味道。后来也曾在工作中,因试卷、作业、分数、评比等,太多繁琐的的事务,让我没有了给心灵加油的机会。特别是近几年,眼睛花了,就以“好读书不好读书”为自己找到了借口,自己守着满屋子的书,却离阅读越来越远了。
重新让阅读成为习惯,是在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后。我戴起老花镜,以“闻鸡起舞”的韧性天天坚持着阅读,读完了《中国文学人文风景》、《和庄子赏鱼》、《刘文彬谈红楼》等书,精美的作品,先贤光辉的思想感染着我。因为阅读,穿越文字,我的案头荡漾过庐山的云雾,洋溢过唐宋的诗香,飘渺过李白的浪漫,映照过杜甫的忧伤。感受着庄子的淡定,沐浴着书的霞光,从容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是多么自在,多么悠扬,多么美丽。
当今,读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热爱读书的教师,是一笔无形资产。教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成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
读书,不仅能让人长见识、明事理,还能坚心志。“心安茅屋稳,情定菜羹香。”置身于物欲炽烈、思想浮躁的时代之中,我们教师如果没有甘于寂寞、安于清贫、锐意求索的心志,实难坚守自己的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书是我们心灵的净化剂,是我们寻找宁静的阶梯。以书为伴,与书对话,会使我们心无旁骛、沉醉于书香之中。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本好的书,是一个足以让你“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人,课余闲暇时,藤椅之上,或坐或躺,或仰或俯,或高唱或低吟,心态平静自由,兴味十足,“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是一份提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期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此情此景,大多数人会从心底时里说一句:读书如此,人生足矣!
一位哲人说:读书虽不能延长人生命的长度,但是却能拓展人生的宽度。我们每天坚持20分钟的读书,让这些人类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文化的底蕴,“积水成渊”的一点点积累,终有一天,读书沉淀的养分会在关键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
与书有缘的人生,是快乐的,有阅读伴随的人生,是美丽的。“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吧。读书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生命的需要。我们的工作琐碎而艰辛,读书一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之后,我们就能诗意地栖居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工作之余,让自己多读一点书吧。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相关文章: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05-17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经典】05-28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经典]05-21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通用)05-21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范文05-16
(优)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05-28
(热)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05-28
[荐]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05-21
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5篇【精选】05-17
(热)我的读书生活教师征文15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