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的友人——《我的音乐生活》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07:02:47 生活 我要投稿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诚挚的友人——《我的音乐生活》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诚挚的友人——《我的音乐生活》读后感

  利用这次寒假的时间,我读了《我的音乐生活》一书,读罢深有感触,心情也跟着柴可夫斯基的内心真实自白而跌宕起伏,这本书是柴可夫斯基和冯.梅克夫人的通讯集,它是一个音乐家的自白,它描绘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快乐,有苦恼,有爱情,有民族自豪感的音乐艺术家,这个艺术家不是神,而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天才,是如何成为天才的。

  提到柴可夫斯基,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他那惊人的艺术天赋,他所作的《天鹅湖》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已经达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但是在这天赋的背后,蕴含的是无限的辛酸,如果没有梅克夫人,也许,就没有柴科夫斯基许许多多优秀作品的诞生。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相识之初,为了解救柴科夫斯基的经济窘境,梅克夫人经常会委托他去按她的要求做一些曲子,以便给他经济上的支持,后来在他们彼此长达14年通信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与柴科夫斯基从未正面交谈过,仅有的两次在马车上的邂逅也是意外,他们也没有做任何交流,他们仅仅通过通讯的方式,却感受到了彼此相近的灵魂,柴科夫斯基是梅克夫人14年来唯一的信仰,而梅克夫人则是柴科夫斯基的女神,施主,保护人,是他唯一挚爱的友人,他愿意为了她创作一切优美的音乐,只愿她能因他的音乐而感受到愉悦,最著名的是柴可夫斯基为梅克夫人创作的《第四交响曲》,他将它命名为《我们的交响曲》,也只有梅克夫人,能够如此的懂他的音乐所要表达出的深刻情感。梅克夫人说:“在你的音乐中,我听见了我自己,我的气质,我的感情的回声,我的思想,我的悲哀。”

  1866年起,柴科夫斯基被迫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这对于他来说是痛苦的,他每周要在音乐学院上课时间长达26个小时,这使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创作音乐,灵感的土壤已经变成了贫瘠的土地,使得柴科夫斯基一时之间几乎精神失常。

  1877年,柴科夫斯基与安东尼娜结婚了,安东尼娜疯狂的爱着他,并且威胁他若是不与她结婚,她将会结束自己的生命,善良的柴科夫斯基妥协了,娶了一个他完全不爱的女人,那时的他是孤独的,他迫切的想要结束这种孤独,他觉得,也许结婚时最好的选择,他终会习惯于这个女人的存在的,可是他错了,这使他陷入更大的痛苦悲哀之中,安东尼娜自称完全懂他的音乐,而柴科夫斯基说,她一个音符都不懂。于是,不久之后,柴科夫斯基一生唯一的一段婚姻终以失败告终。

  柴科夫斯基性格孤僻,他说自己是害羞的,他不愿社交,受不了任何的虚伪造作,因此他常常感到抑郁,他需要经常靠近大自然,感受一个人的世界,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灵感来写出光辉的音乐。也许,艺术家的世界总是有点疯癫的,他们受不了一点心理上的瑕疵,这种精神洁癖无法被世人所接受,世人理解不了艺术家的内心,就总是报以批判的姿态,总是以平庸打击天才,浑浊打击清澈。所以,柴科夫斯基的人生是痛苦的。

  柴科夫斯基也是赤诚的,他对待自己的音乐作品十分的严肃、认真。对他而言,工作就是他的生命,没有了工作,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极其公正的批判着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接受他人对自己作品正确的评价,对待其他作曲家好的作品极尽赞美,对于不好的作品也会不留情面的批评,他就是这样一个清澈诚挚的人。

  柴科夫斯基的人生可以说是不幸的,他的人生遭遇了太多的磨难与痛苦。但是不幸中的万幸是他遇到了梅克夫人,这个与她灵魂如此契合之人,他们的灵魂中都涌动着同样的浩瀚不安,同样色泽的情绪之潮,这让我明白,只有两个人的灵魂构成相近,性格气质相似,情商智商相差不远,兴趣相投,这样的感情才会真正地纯粹而热烈,诚挚而深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