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的作文 篇1
有人说,艺术是一首歌,悦耳动听,有人说艺术是一块磁石,教人吸引,也有人说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我们却对他一无所知,我想说,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感受他的存在。
在我小的时候,我家的邻居,他是一个“小画家”虽然不太出名,但是他的画技很好。
有一次我路过他家门口我看见他真正的画画于是我连忙跑过去看看我看我看之后大吃一惊,他画的那棵大树,栩栩如简直像真的一样。
过了一会儿,我告诉他,我也想画,然后他回到屋里给我拿了一套工具,让我画,我画了一会儿,然后我再仔细看看我对我的话非常无语,因为我画的什么都不是,我就失落的回家了。
过了几天我状态好了,我又来到这个“小画家”的家,然后我仔细的观察他是怎样画的,我先把心静下来,耐心的'画,结果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参天大树。
艺术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是一幅画,画笔均匀,淡雅着色,艺术可以让人有动力,艺术可以让人充满活力,在艺术的道路中,我们会明白许多事,比如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有耐心,这样才会成功。让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中继续遨游下去吧!
艺术的作文 篇2
注:李力加,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美术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小学常务副主编、全国十大儿童美术教育家,现任绍兴文理学美术学院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美术教师,不得不思考,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未来成长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是不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艺术教师都不敢肯定的说,我们艺术课真正促进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尽管我们艺术老师念念不忘技能教学,但毕业后的学生有几人还记得音乐、美术课上学的技能东西,就是问到我们的艺术课堂教学“对日后从事美术专业发展的,或者说属于美术专业方向的工作者来说,用处大不大呢?” 这个问题时,答案也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作为美术教师,美术教育的“飘”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现美术、音乐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都知道艺术教育对人的发展有作用,“但问题是,到底对什么人起作用?起到多大作用呢?”,这个问题李老师问的好,问到本质上了,音乐课同样也如此。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与反复的循环刺激,才能使一个学生真正得到发展。最终达到了使普通人的本质力量基本形成,那就是具备了“发现的眼睛”。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具有欣赏形式感的眼睛”,这才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且,马克思特别强调,只有自己具备了用自己的双脚走路的这样一种本质力量的时候,才是真正地具备了人的发展的本质力量。否则,就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而只是在说空话。李老师主编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李文章提出“教材内容上出现一些问题也属于正常现象”,将美术教科书中出现的问题推到“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时间还比较短”上。的确,我国的美术教学改革起步比较短,但教科书中出现如此多的低级错误原因恐怕不是特定时期中的原因,教科书中很多常识性的硬伤,更不是我们“美术教学改革起步的时间比较短”所可以原谅的,其暴露出的问题是我们美术教科书的编委极不负责的态度和值得怀疑的专业水准。作为《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的李先生花费大量的篇幅阐述“正确认识出现的问题”,力图为编委找到推卸责任的借口,只是对“无锡哪有瘦西湖,以及画家凡高的年龄问题等”认为是“比较明显的差错”。教科书存在的问题暴露后,作为编委对待问题教科书的态度-- “属于正常现象”,这无非更加深了美术教师、学生对不负责任的编辑、学者们素质的认识!
其次,李先生提出当发现教材中内容方面的问题时“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要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不把教材当‘圣经’”,并认为“这是一个基本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仿佛美术教科书出现的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合不合格,有没有能力处理这一情况,将教科书编辑应负的责任推到美术教师身上。作为《艺术课程标准》美术子课题的负责人,我想李先生是知道美术教科书在当前美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以及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从事高中美术教学近20多年,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巨大变化,更感受到美术教学改革给工作在美术教育一线的美术教师带来的压力,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又要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经过近几年频繁的教学探讨交流,多数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有较大的提高,要努力探索发挥美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功能。
美术教师的素质在近年虽有质的飞跃,但其成长刚刚起步,在有“本”可依阶段的美术教学尚在探索阶段,在美术教科书的权威性值得怀疑时,要求教师在问题教科书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 这既是脱离实际环境的理论家、编委们的一种理论探讨与美好设想,更是推却自身责任的表现。李力加老师所提出的要求美术教师“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这在极个别优秀美术教师中、教学配套设施较全地区或许可以实施,但在全国实施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无非是自欺欺人。试问李老师,我们的编委、学者们的素养和能力姑且如此,要求美术教师能够“重新组织与建构教学”是否为时太早?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等基本教学条件决定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科书仍是主要的教学依靠,教科书仍旧是美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现行的连常识性知识都多处出错的美术教科书,显然是不能作为教学之“本”。 面对这样一本教科书,教师已不把教科书作“本”了,还呼吁“不把教材当‘圣经’”有何意义。
第三,“将错就错”学会用教材。
对这样一本错误百出的教科书,李先生别具匠心地为它设计一套应用方案--将错就错。“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发现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在编写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美术教师可以按照教育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在备课前就对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提前设计好一个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以分组或个人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的好处是“化问题为教学研究和新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点”、“引导高中学生自主地进行教材的编写与组织”、“而组织本次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记录和反思性文本,又可以成为这个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研究的案例”,从中获得“一举多得的收益”。这样一本将扬州的瘦西湖划拨到无锡的教科书,在李先生的笔下倒成为一本为美术教师留下自主创作空间、受益无穷的好教材。试问李老师,当你在餐馆用餐,吃到一碗掺有泥沙的米饭时,餐馆向你解释泥沙有利于促进你的肠胃消化、有利于调节内分泌,你有何感想!
问题教科书的出现,更多地暴露出美术教育在当下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这其中有教材编写者的学术水准与责任心,教材审查环节的淡化、出版社责任编辑及校对的草率等。这些问题在我们认识到后,逐渐强化各个环节,都是可以避免的。问题的出现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问题的态度。
作为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美术子课题负责人李力加老师对问题教科书的出现归结为“属于正常现象”,美术教师能否处理好问题教科书下的美术教学“涉及到基本合格的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将错就错运用问题教科书“一举多得”。实是让热衷美术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伤心。我们反复强调美术教师加强自身的素养与能力,有谁来评定教科书的编写者素养与能力,又有谁来评定这些所谓教育专家的素养与能力!
艺术的作文 篇3
“泥人张”的作品是民间彩塑的工艺品,它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造型生动,形态逼真,是我们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
暑假的时候,妈妈去了天津,回来时给我带了四“不”小泥人——不闻、不问、不看、不听,四个泥人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红彤彤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还有红红的樱桃小口,显得精致可爱,漂亮极了,我爱不释手。
其中一个泥人穿着绿色的长衫,蓝色的裤子,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只手向旁边推,好像
拒绝什么,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住他了,他却要谢绝。
另一个那小泥人上身穿着橙色的衣服,外面套着件蓝色的背心,下身穿了一条绿色的裤子,长得浓眉大眼。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头发,就是古代顽童的那种光脑袋,左边的.辫子卷成一团,右边的辫子却直直地往上翘,前面留着一撮流海。他捂着耳朵,撅起嘴巴,好像和谁闹了别扭,满脸的愤怒。
一个穿粉色上衣的小男孩。他在用双手捂着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直勾勾地望着前方,好像有什么东西让他大吃一惊,不知所措。
还有一个身穿蓝上衣黄背心的小泥人,双手捂着眼睛,但一只手的手指张开了,眼睛从那缝隙中看东西,嘴巴微挑,好像正和小伙伴玩捉迷藏,耍赖找到了小伙伴,开心地哈哈大笑呢!
“泥人张”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都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独具匠心,让人觉得光彩夺目,它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享受。如果把象征快乐和幸福的泥人放在家里,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吉祥和喜庆。它们是非常值得珍藏的,也成为了中外交往的友好桥梁。我爱我家的小泥人。
【艺术的作文】相关文章:
艺术的作文(经典)03-09
【精选】艺术作文04-18
艺术的作文02-16
艺术的作文【经典】02-17
【经典】艺术作文04-07
艺术的作文[经典]03-15
艺术作文(精选)03-07
艺术的作文06-07
艺术的作文06-07
艺术的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