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睡懒觉!
放暑假,偶尔睡个懒觉当然没什么问题,可要是天天睡到自然醒,本来可以做的一些事,不管是学习,吃饭,还是玩耍,户外活动的时间都会遭到严重的挤压,晚上睡觉又睡得晚,不管是作息还是各种计划全被打乱了。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快要结束,打乱的生物钟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来回折腾。
给你支个招儿
放假了,允许孩子多睡会儿,多玩会儿很正常,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暑假没有规矩哦:
可以推迟一点起床时间,但这个时间要固定,并且写入暑期计划表中,帮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游戏,户外活动,旅行等时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适当调整,但作息规律不能打乱,这样到了开学时,就不用手忙脚乱开始帮孩子“收骨头”了!
电子保姆当道!
现在,爸妈都知道沉迷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平时上学也约束得比较严格。可一放假在家,大多数爸妈都要上班,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看。
不过,很多爸妈都反映,自家的老人才不会管孩子学习呢,只要把孩子的吃喝伺候好,不吵不闹乖乖呆着就行。于是,少了父母监督的孩子暑假就像脱缰的小野马,吃吃零食,看看动画片,玩玩游戏,过得很是逍遥自在。
给你支个招儿
跟孩子/老人说“在家不许看电视/不许玩iPad”,只会左耳进右耳出,最好的办法是跟他们“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能够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孩子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爸妈回到家也别只顾自己玩手机,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自然会觉得跟爸妈的亲子时间会更有意思。
如果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可以把iPad手机收起来,限制他的游戏时间,并跟老人商量,可以给孩子看电视,但时间不能长;每天上午,下午安排点学习计划;多带孩子出门,别一直宅在家里。
“宅”家不出门!
暑假天气比较炎热,有些孩子宁可在家吃吃玩玩睡睡,就是不愿意出门,老人们也觉得大太阳的,带孩子出门太麻烦了,怕他热着,饿着,累着了,还不如在家呆着最省心。
刚放假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时间一长,“宅”娃们就会变得懒懒散散,百无聊赖,让爸妈们很是苦恼。
给你支个招儿
不妨和孩子一起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应该就是夏天和小伙伴一起在郊外捕蝴蝶、晒太阳、看云彩了。不如和孩子重新来一场这样的体验,既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又能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
平时,爸妈要上班的时候,鼓励孩子多跟小区里的同龄孩子或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开心,也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周末的时候,爸妈多抽时间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打打羽毛球,踢踢皮球,逛逛街都可以,一起去公园,游乐园,博物馆,图书馆逛逛,参加一些亲子活动,科学探索,手工DIY等活动,或安排一些旅行,孩子得到放松,又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不学习不做作业!
很多爸妈总觉得,孩子一放假,如果不学习不做作业,等到开学就会发现,离学霸的距离又差了不止一条银河……孩子的自由时间那么多,家里又没人管,不如多给他报点补习班,或者干脆暑托班一放,天天有老师管着,也不怕学习跟不上了。只是,这样一来,孩子真的过了一个“假”的暑假!
给你支个招儿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参加培训班?没有标准,因人而异。但有几点提醒:要和孩子商量,内容是孩子喜欢的有兴趣的;不要太满,适可而止;要以技艺类的为主,尽量减少学科补习类培训班。
好吃又懒做!
放假时,因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和放任,认为孩子放假了就该轻松一下嘛,本来已经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很容易活成“巨婴”,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时间一长,孩子很容易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会处理,离开父母什么都不会做。
今日话题:
暑假可不是任由孩子好吃懒做的时段!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可以承担家里的一部分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①2~4岁:
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喂宠物等。
②4~6岁:
摆碗筷,吃完饭后收拾餐具,擦桌子,叠衣服,帮助大人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③6~8岁:
简单地铺床——用毯子等,帮忙叠毛巾,擦洗盥洗室水槽,浇花,倒垃圾,扫地,擦拭灰尘,带宠物去散步等。
妈咪Jane告诉你:
孩子的闲暇时间该怎么度过
据了解,包括暑假寒假在内,目前国内中小学生的各类假期加起来每年有100多天,而多数孩子的闲暇时间基本是宅在家里补习功课,或去上各类辅导班、兴趣班,娱乐项目就是看电视、打游戏或睡觉,最多跟着父母游山玩水,回家后生活还是一潭死水。因此,当父母抱怨孩子厌学时,最应该想的是怎么让孩子不丢失好奇心,怎么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兴趣。苏联卓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有多少。”这句话真的说到了点子上。
那么,孩子的闲暇时光该怎么度过?
除了孩子必须完成的学校作业外,我把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清空,不引导孩子做任何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活动,而是更多地按照他们的兴趣来安排闲暇活动。因为我相信“闲暇教育”首先是一种感性的渗透,是通过触摸、观察、体验和感受事物来进行慢养,在量的积累中等待质的变化。
亲近自然,酿制出丰富的情感表达
从纽约搬到上海后,最令我苦恼的事就是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虽然上海不乏漂亮的绿地,以及规模较大的公园,但观赏性多于参与性。绿地的鸭子、天鹅总是与孩子隔栏相望,碰不到、摸不得;孩子想掬起一把泥土,公园的管理人员就会上来做“七不”教育……但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与自然“零距离”,所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双休日约上朋友的孩子们去近郊亲近一下芬芳的田野、充满生机的动物,还有清新的空气。一般我不会带上任何孩子平时的玩具和书籍,一切都留待孩子们随意、随心地去发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自己找乐子。
重体育,赋予孩子体魄魅力
重智不重体是中国传统育儿最大的弊病,强健的体魄是目前中国孩子最稀缺的“财富”。制造出奥数高手的妈妈不计其数,但关注孩子文武双全、人格魅力的妈妈却不多。其实运动不仅能让孩子长高、长好,更重要的是,在运动中孩子会习得各种人生品格,如坚忍、坚定和坚持,协作、共力和领导力,忍耐、自控和自制力等。
巧动手,帮孩子找乐子
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也是开发智力的前提。记得孩子还小的那几年,我就是一位DIY超人妈妈。我的诀窍就是在旅行途中挖掘各种DIY工具,把它们千里迢迢地带回家,然后不放过任何一个DIY的机会,帮孩子找乐子。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曾说过:“Life must be lived as play。”这样只有6个词的短句,从2000多年前穿越时空来到今天,寓意万千。可以是,不玩即不生活;也可以是,会玩才会生活;还可以是,人生必须且玩且生活……无论怎么翻译,怎么诠释,古希腊的哲人早已看清“玩”所包含的巨大力量,并为我们明确指出:人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事物,对其成长和成人有着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玩”是闲暇状态的一项重要职能。
我提倡学龄前儿童每天拥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纯粹的玩的时间,如果能有小伙伴一起玩则更好;到了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玩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把学习从课堂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里去,让孩子可以真实地触摸世界,在触摸中玩出精彩、玩出理想、玩出自己的追求。
这就是闲暇教育带给孩子们的成长,
带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自己。
【每年暑假你都糟心这5件事】相关文章:
孩子接种疫苗,这5件事你必须了解12-04
孕期没做这七件事,很多妈妈都后悔了!03-24
关于儿童交通安全你必须注意这5件事09-12
流感疫苗有必要每年都打吗12-03
职场中你能做到这九项想不进步都难09-12
孕期这三件事你做了吗?04-19
这五件事,你有帮孩子吗?10-31
梦到这4件事儿,你的运势提高许多10-16
你的孩子为这六件事犯愁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