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园为让孩子上名校要求老师加课程
“小班家长主要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能否接送更自由点,大班家长则关心孩子学了什么,学到哪个程度了。”济南一家知名公立幼儿园老师表示,相比私立园,公办园对作息制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更严谨,但家长还是经常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提出各种建议和要求。有些家长想给孩子择名校,希望老师能开设珠心算、奥数。
据了解,在很多公办园,老师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家长挑战幼儿园的教学常规。大多数幼儿园的园长表示,他们不会因为个别家长的要求而妥协,但部分幼儿园表示,如果家长提出的要求比较集中,且有一定道理,他们也会因此对园里的教学和作息做出调整。一些幼儿园就应家长的要求开设了英语兴趣班,在大班开设了识字内容,有的还开设了暑期幼小衔接班。
园长点评:育贤第一幼儿园园长刘芳表示,公办园现有的教学大纲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比如孩子上学前不应提笔写字,不学拼音,只学10以内的加减法等。作息制度也是在幼儿成长规律上总结出来的。如今的家长,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他们的意见多是从个人角度提出的,幼儿园不能重经营而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随意改变教学大纲和作息制度。
私立园孩子午饭何时吃家长也想说了算
私立园接到的家长意见,比公办园更多。济南小白鹅艺术幼儿园刘园长说,现在私立幼儿园的教学也是跟着教育局的安排统一进行,孩子所用的课本也是山东省教育厅统一要求的,家长对私立园提出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生活方面。
另一家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幼儿园园长表示,有位家长甚至对孩子什么时候吃午饭向幼儿园提出过意见,理由是如果按照幼儿园的规定时间吃饭,会饿着孩子。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将午饭时间提前了一点。但随后问题又来了,午饭提前,孩子午睡时间也提前了。有的孩子哭闹不睡觉,家长又有意见了,于是幼儿园方面又将时间改回来,折腾了一番。
园长点评:天桥区大拇指幼儿园业务园长董敏说,现在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幼儿园的要求也不同。家长们的提议,幼儿园都会认真考虑,如果建议合理,一般会采纳,但是在实施时一定会把握好一个度。幼儿园毕竟有很多孩子,教育方法、生活作息等问题肯定是要照顾大多数孩子的需求。
家长过早为孩子未来担忧
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心理治疗师邵咏梅表示,家长过多干预幼儿教育,首先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比较浮躁,家长急功近利,恨不得让孩子5岁甚至再早一些就去上小学,所以特别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学习文化知识;其次,人群中存在严重的比较心理,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的多,就会让自己的孩子也多学,除了在家里学外,幼儿园教育当然也很被家长看中;最后就是一些家长的心理不健康,恨不得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清也表示,现在的年轻家长普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重视孩子教育,会主动学习教育理论,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意愿越来越强;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业上有未完成的心结,不愿让孩子重蹈覆辙,所以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意愿也很强烈。
另外,杨清表示,“学业效率导致学前焦虑”也是家长干预幼儿园管理的原因之一。现在社会就业难,虽然孩子还很小,但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担忧。为了能使孩子的学业一帆风顺,幼儿园里干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家长都要干预。
干扰幼儿园正常秩序导致孩子厌学、早熟
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为孩子着想,但在方式方法上如果出现问题,会给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和孩子本身带来很多困扰。
邵咏梅表示,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玩耍也是在学习。幼儿教育,除了是对孩子智力的培养外,更注重对心智的培养。
幼儿园之所以以“玩”为主,是因为这时正是锻炼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及脑部发育能力的时候;幼儿园的作息安排及教育方法,是教育专家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很多家长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对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干预一般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并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发展规律。而且,介入太多的话,就等于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
有些孩子厌学,就与幼儿教育时期家长的早期干预有关系。杨清表示,一些幼儿园家长要求孩子直接从小班跳级到大班,与比他大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短期来看,可能会发现孩子懂事了,长大了,但长久下来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是一个“人工催熟”的过程,不是按孩子的发展规律而来的。
信任幼儿园放平心态
邵咏梅提醒家长,在人心浮躁的大环境中,信任幼儿园,放平心态,一点一点地帮助孩子积累知识,让孩子学会生活,不急功近利,才是家长们应该做的。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都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安全、理解、民主的软环境。家长给幼儿园提出建议和要求应该掌握好一个度。因为很多时候,是家长不忍心看到孩子遭受一点点挫折,只要孩子回家表现出一丝不高兴,家长就会详细询问,如果是因为在学校遇到什么事,家长便会找老师说理。
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儿童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书籍,社会也应普及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做好参与幼儿教育的好助手。另外,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定期到幼儿园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交流沟通。
家长意见不能脱“纲”
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家朱海琳说,2001年颁布的最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教育的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
家长提出的在幼儿园开设双语教育、珠心算课程、特色兴趣班等建议是否应该被幼儿园采纳,关键看这些建议是否符合纲要要求。不过分强调孩子往某一领域发展,促进孩子能力的平衡发展。
当然,有些建议也是可以家长和幼儿园商榷解决的。比如有些家长因工作需要,下班时间较晚,幼儿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设晚托班,或者幼儿园和社区共同合作开办“社区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
善于运用“家长委员会”
济南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李倩表示,家长对幼儿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家长还会定期参加各种育儿讲座和教育讲座,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是正常的。
但是,是否接受家长的建议,对幼儿园的工作做出调整,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家长提出一年级语文生字太多,希望大班增加识字内容,就可以在不违背幼儿教育纲要的基础上,让孩子在游戏中,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识字。但有的家长提出增加珠心算、奥数等内容,这就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当然不能采纳。其实,每个幼儿园都设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和幼儿园进行沟通,探讨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不足。
美国:个别对待。美国幼教机构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尤为注重个别沟通。他们认为,教师与家长在接送孩子时的短暂交谈,是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此外,教师和家长“约谈”也是沟通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德国:家长帮助孩子信赖老师。为了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孩子与幼稚园老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家长在适应阶段应该经常到班级来参加一些活动,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子和班级教师在一起,自己退居其次,使教师成为孩子的主要信任者和依靠者。
同时,根据《幼稚园法》的规定,德国幼稚园各个班级每年要举办四次家长聚会。
英国:凡将子女送到托幼机构的家长,都应与机构签订合作承诺,与机构合作共同教育子女,家长和托幼机构双方都要承担各自的义务。
托幼机构会通过家长委员会、父母联系卡、家长布告栏、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除了保障幼儿的发展,也为家长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