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

时间:2024-01-29 14:29:11 教育 我要投稿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安静

  1、语气—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模仿,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要轻柔,对待孩子更加要温柔对待,语气温柔,当然,如果教孩子读书,说话当然要铿锵有力,让孩子爱上学习是个多么好事情。

  2、灯光—柔和的灯光能够使人安静下来,如果灯光很强烈会使人心情特别激动,想想我们在舞台上灯光四射是不是特别激动兴奋?所以温柔的灯光也可以让宝宝感觉到安静的气氛,当然如果是孩子读书或者写作业灯光就不能太暗了,太暗了会影响宝宝视力。

  3、音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听到特别摇滚的音乐是不是特别兴奋停不下来?所以我们要给宝宝听听舒缓的轻音乐,舒缓的音乐容易让人安静下来

  4、讲故事—安静的和宝宝坐在一起,给宝宝讲故事,这样让宝宝能够安静认真听你讲故事,孩子也就学会聆听了。

  5、轻声—我们随时随刻都要动作要轻柔,走路轻声,关门轻声,做事情都轻声,这样宝宝内心也就安静,特别是宝宝睡觉的时候,更要给宝宝一个安静的环境。

  6、高山——带着孩子感悟一下大自然的气息,跑到郊外山林里,让孩子呼吸着自然气息,感悟天空辽阔,大地广袤,这样山无声,树无语,自然是给孩子一份安静的气氛。

  让孩子学会安静的办法

  1.木头人游戏:

  这是幼儿园里常玩的,也可以在家玩。走楼梯之前、吃好饭玩乐时,“1、2、3、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不管什么姿势,都要保持不动,静止几秒钟。

  2.远离多媒体:

  其实,不妨也试试让自己放松下来,远离电视、电子产品、玩具和形形色色的辅导班,在家里和孩子享受亲密无间的亲子时光。

  3.被窝游戏“看谁坚持时间长”:

  周末的早晨,不着急起床,和孩子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可以用孙悟空的口令“定”,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自己创造。说口令之前,在被窝里扭来扭去,钻钻爬爬,怎么动都可以,但是随着口令,就不能动了,静静地互相看着,谁先笑、谁先动就输了。

  4.听听家里有什么声音: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变成,也许可以听到钟表的声音、卫生间水管里水流的声音、阳台外小鸟的声音,楼上邻居的脚步声、甚至一些平常听不到的奇怪声音,可以一起寻找原因。

  5.纸箱游戏:

  准备一个稍大的纸箱,两边挖出可以把手伸进去的圆孔,里面放一些不同质地的东西,让孩子伸手去摸,猜猜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多挖几个圆孔,大人的手也伸进去,互相摸摸、猜猜是谁的手。

  准备一个更大的纸箱,孩子可以在里面站起来,用布盖住进出口的地方,变成一个小帐篷,带上手电筒钻进去和孩子一起玩光线和影子的游戏,渐渐地,会看到他进进出出把很多东西都搬进箱子里照照影子,煞有介事地提出许多“为什么”。

  孩子爱动的原因

  1、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

  5~6岁的幼儿身体器官、神经系统的发育需要运动刺激。加上孩子的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所以他们喜欢尝试一些有难度的动作来显示自己。而且幼儿的神经容易兴奋但抑制性差,所以看起来孩子似乎不知疲倦,动个不停。

  2、为了引起大人重视

  很多家长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和角色.有的家长下班回家吃完饭后就想自己安静会儿,觉得孩子能够吃好、喝好,在一边玩,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打扰自己就可以了。

  然而,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回到家自然想跟父母多亲近。如果晚饭后家长看电视、看手机进入自己的世界,那么孩子内心会觉得被忽视了,所以会爬桌子、跳椅子地折腾,你越制止,他越不听,而且可能折腾得更厉害,直到引起家长的关注才满足,所以这是一种变相的亲子陪伴的需求。

  3、求知欲的表现

  幼儿对周围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5~6岁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他们想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和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许多孩子都想知道洗衣机是怎样转动起来的,电视、电脑里的小人躲在哪里,为此他们会东看看西瞧瞧,甚至拆开物品。这种“淘气”的行为背后,其实蕴藏着孩子们巨大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望。

  4、活动安排不合理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比较规矩,但回到家似乎就格外闹腾。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下幼儿园的时间安排:早饭、区角游戏、户外活动、教育活动等不同活动动静交替,户外活动时间能够充分满足孩子运动的需要,所以回到班级,大部分孩子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安静下来。

  如果回到家后家长没有安排运动时间,只是随孩子自由活动,孩子又不知道做什么,而家长又忙于做自己的事,不能陪伴孩子,那孩子就只有“上蹿下跳”了。所以建议家长少看电视、少玩手机,合理安排亲子休闲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