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通病,需要成长的是父母

时间:2024-01-18 11:08:14 教育 我要投稿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中国式父母通病,需要成长的是父母

  现在,多数父母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借鉴各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建立独立意识;他们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提升孩子的独立能力。

  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了,需要外出游学,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再依赖父母。这个时候,父母反倒对孩子的依赖越来越深,甚至所有的行为举止、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建立在孩子身上。

  这种对孩子没有节制的依赖,外表是一种无私的爱,实则是一份深埋于心的痛。

  如果父母把孩子当成全世界,当孩子离开时,父母的世界就全塌了。

  我们周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妈妈辞去了工作,专门为了孩子,从早上做早餐,到接送到各种琐事都料理的很好。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然后一朝高中,出了远门,去了外地上学,一年也就放假回来一两趟,后面继续变成一个人在家的日子。等子女成家了,又要赶紧去帮子女做家务带孩子,然后又恢复了之前的那样的生活,只是照顾的对象变成了孙女孙子或者外孙子外孙女。

  所以,如果父母把孩子看作生活的唯一动力,那么当孩子远去时,父母就会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活得孤独又悲凉。

  因为大多数父母都以为,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注意力都倾注孩子身上,是对孩子最好的赠予。所以,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受点苦不算什么。

  之前《我家那小子》有几期当时争议蛮多的,其中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就是这类父母。她说:“我是在用整个生命对待我儿子。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只有奉献。”

  为了照顾好朱雨辰,朱妈妈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煲梨汤,制作绿豆水、果汁、枫斗水等各式饮品。并且做好各种半成品食物,塞满朱雨辰的冰箱。

  朱雨辰外出拍戏,朱妈妈也不会闲着,背上电磁炉和朱雨辰辗转各大剧组,随时开火为他做饭。

  朱妈妈每天都在为儿子忙碌奔波,参与儿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原以为,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朱雨辰会非常幸福,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因为她自己是这么照顾孩子,所以她选儿媳妇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找个女的,能够像他这样继续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的儿子。因此已经40岁的朱雨辰,依旧没有成家。

  对孩子来说,父母毫无边界的爱并不是幸福的源泉,反而是沉重的枷锁,牢牢束缚他们前行的脚步。

  马薇薇在外地工作,爸妈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等她的电话。在电话里,爸妈总是要听她讲一天生活的所有细节。

  马薇薇说:“每次打完电话,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可是不打电话,又会非常愧疚。”

  “我真希望爸妈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别的事情上,而不是只关注我。”

  其实在孩子眼里,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只为他们而活。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父母用心享受生活,才是给子女最好的慰藉。

  养育孩子,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在做父母的时候,不要忘了你依然是你自己。

  不要忘了,那个喜欢精致打扮的自己;不要忘了,那个总爱和挚友谈笑风生的自己;不要忘了,那个怀揣远大理想的自己。

  如果你还是认为有了孩子以后,根本无暇顾及自己。那么把心理学博士张怡筠的一段话送给你:

  “你越时髦,孩子越自信;你身材越好,孩子越骄傲;你越有进取心,孩子越勤奋;你越坚持做自己,孩子越独立;你越懂得付出爱,孩子越阳光;你越坦诚并友善沟通,孩子越正直。所以当好榜样比当好保姆更重要!”

  所以,对自己的生活心怀热忱,才能让孩子的未来光芒万丈!

  希望,新进的爸爸妈妈,不再将中国父母这样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新时代,我们要做新时达的父母。

  该有的父爱母爱我们也不会缺失,但是同时,我们的私人时间,父母间的二人世界,还是要好好享受的。教会子女正确的三观。

【中国式父母通病,需要成长的是父母】相关文章:

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做什么07-05

写给焦虑的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11-27

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12-20

父母七大“通病”最易毁掉孩子11-28

宝宝需要父母的陪伴10-26

父母的拥抱孩子的需要01-03

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12-09

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212-20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 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11-25

父母守护孩子成长需要做到哪几点11-1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