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总是求助大人的孩子

时间:2023-12-28 08:43:22 教育 我要投稿

  我的孩子没有信心,遇到问题总是求助大人,不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我该怎样理解他的这种行为,该怎样纠正呢?

凡事总是求助大人的孩子

  专家解析

  简单来说,自信心是人的一种思想信念,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将要做的事情做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一个幼儿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变得胆怯、害怕困难,其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及运动能力等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一个幼儿如果具有自信心,什么事都会勇于尝试,积极参与,那么他各方面的发展就会很快。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是在解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问题中培植起来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面对问题的时候,都需要有去解决问题的勇气。而孩子是稚嫩的,对外界事物更多的是陌生、好奇,甚至是恐惧。这时,就需要外界的引导、解释和帮助。父母是孩子最可信赖的引路人和学习榜样。父母教育孩子的角度和方式,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塑造着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浇灌着孩子自信心的胚芽。

  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呵护,总是力图让自己的孩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成长,对于孩子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无论大小都大包大揽。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培养自信心的土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性地向父母或他人求助,而不主动去克服困难。

  有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每一件作品都体现着他们的模仿力和创造性,他(她)们会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这种源于自我创造的自豪感是自信心的萌芽。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幼稚而又简单的作品饱含着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参与精神。但由于家长忽略了这些小作品后面隐藏的深刻含义,对孩子的作品敷衍搪塞,致使孩子的热情减退。当积极的行为不被肯定时,消极的思想也就乘虚而入了。孩子会将父母平淡的反应归结为自我能力的不足,自信心也因此受到一次次的打击。

  还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盲目攀比。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小小的年龄中就体现出伟人和栋梁之材的素质和倾向,或者把其他孩子的优秀之处作为衡量自己孩子的尺度。抑或严厉要求、厉声斥责,全然不顾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内心感受,在拔苗助长中扼杀了孩子的自信。

  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塑造孩子完整人格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对外界事物的辨别和认识能力还较弱,遇到一点困难,就会产生恐惧畏缩的情绪。所以,这个时期儿童自信心的提高,主要靠成人,特别是家长和教师的帮助。

  首先,家长应在家庭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环境。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事务的讨论与决策,并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而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使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积极行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这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家长要在积极鼓励中培植孩子的自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外界对自我的良好评价,他(她)们会为此付出努力,也同样为此守候结果。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爱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更体现在对幼小心灵的呵护与理解上。只要是实事求是的赞美,它会使你的孩子在阳光中不断地寻求自我成长与超越。

  第三,注重培养孩子对做事情的过程本身的自信。一般来说,我们本身更注重一件事情的结果,而真正自信心的培养往往来源于做事情的过程。因此,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树立孩子对所做事情结果的自信,更要培养他们对做事情过程的信心和勇气。要让孩子理解做事情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细微而复杂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也许会犯错误,也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在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做每一件事情入手,从克服每一个困难做起,孩子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信。

  第四,要在与人交往中建立自信心。家长要建议、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幼儿园或者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因为团体活动能给予孩子更多的与同龄人相互了解的机会,孩子会在相互交往中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培养社交的勇气和胆量,增强自信心。

【凡事总是求助大人的孩子】相关文章:

孩子总是无礼对待父母凡事都怪父母12-16

孩子总是打断大人说话,该怎么办?12-26

小孩总是不听大人的话04-22

让孩子当孩子不要当大人12-16

小孩总是不听大人的话怎么办04-21

孩子总是太闹腾?11-03

孩子总是爱大哭?12-04

孩子说谎与大人有关11-30

大人打孩子好吗08-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