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状状很棒啊,现在拿起书就能给我讲故事了!”
“状状,别给老师捣乱了!”妈妈笑着走过来,“这段时间我一直按照您说的方法指导他,现在他的阅读习惯改变了,即使是没看过的书也能通过看图画明白意思,看起书来可带劲儿了!而且还能讲出来。”
状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把他拉到身边:“我特别想听状状给我讲故事,这个故事肯定好听!”
说着,我帮状状翻开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瞌睡虫多多》,是关于动物睡眠方面的,状状看着图,开始认真地讲了起来:“从前在大海里有一只小乌龟,他老爱打瞌睡……”听着他有板有眼地讲故事,我想起状状以前的样子……
那时,只要状状和妈妈到图书馆来,就会不停地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妈妈讲累了,让他自己看,他立刻就不高兴了:“我不会自己看。”
一次,我看到状状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小书《贪吃的小灰鼠》,这本书只有几页,说的是一只小灰鼠因为贪吃而被大花猫抓进了铁笼子,画面清楚,内容简单。于是我来到状状身边,对他说:“状状,你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好吗?”
状状摇摇头:“我不会讲,因为我不识字。”
“那咱们一起来看看画儿吧。”
我翻开书,指着第一页的图画,想试着和他一起从图画中寻找故事,问他发生了什么,小老鼠要去哪里,可是他却不耐烦地指着书上的文字提醒我:“讲这里。”
状状妈在一旁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就是不爱自己看书,总是要我给他讲。这样下去,还怎么提高阅读能力呀?”
在图书馆里,像状状以前那样不爱自己看图画书的孩子还真不在少数,家长们也有和状状妈一样的担心。但细究根源,就会发现,这是由于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时方法不恰当造成的。图画故事书是图画和文字共同构成的世界,图画是故事中的主体语言。但是一些家长在指导孩子读书的时候就照着文字往下读,根本不重视图画,认为图画不过是起一种装饰作用,是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长时间地耳濡目染,孩子也习惯了从父母的声音中获取故事的信息,并且认定“故事存在于书上的文字中”。
这种对书中文字的过分关注,不仅不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久而久之,还会使孩子懒于自己思考问题,对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其实,有许多好玩的故事都“藏”在画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看图看画,引导孩子在一幅一幅连续的画面中“寻找”故事,通过图画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故事。
孩子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也是与家长交流的过程。家长不只是一个权威的讲述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孩子一起看看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内容,讨论图画形象,谈论图画所表达的故事情节等等。
“老师,您看长颈鹿睡觉的时候是这样的,小乌龟在笑它们呢!”身边的状状拽了拽我,给我指指画面,把我从沉思中带出来。
“啊,真有意思,是不是因为它们的脖子太长了,它们只能这样睡呢……”我立刻和状状热烈地讨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