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的4堂情商课开发孩子与人交往的潜能

时间:2023-12-24 18:31:11 教育 我要投稿

  带孩子去儿童游戏场所玩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色各样的孩子以及各色各样的父母。

6岁前的4堂情商课开发孩子与人交往的潜能

  宝贝是哪一派?

  动作派

  当他看到什么玩具想要玩的时候,上手就拿,不管这个玩具是不是在别的小朋友手里。

  随和派

  即使自己手里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也不哭不闹,自己接着找别的玩具。

  不妥协派

  绝对不放自己手里的玩具,或者抢不过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哭。

  通常,父母的角色是……

  旁观者

  让孩子自己哭,自己去解决问题。

  保护者

  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吃亏”。

  干预者

  努力和孩子沟通,讲道理,争取和平解决问题。

  孩子在一个群体里,怎样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怎样解决和其他小朋友的小冲突、怎样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怎样和别人协商、怎样分别从自己和别人的角度去看一个问题,这些其实就是情商培养的第一步。当孩子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也常常问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够让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一些初步技巧,才能够逐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情商呢?很乐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原则。

  第1课

  孩子3岁以前,我们不做旁观者

  大宝经常和我们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玩。那个孩子脾气比较温和,他妈妈也比较重视孩子的行为规范。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抢别人手里的玩具是常有的事。正因为我们两家非常熟悉,当两个孩子抢玩具的时候,我们都不会偏向某一个孩子,而是公平来处理:“是谁先拿到的玩具,就让谁先玩。”我们会劝抢到玩具的小朋友把玩具还给别人。如果不听劝告,就要被我们隔离在一边反省。有时候我们也会开玩笑:“算了,不管你们了,你们自己去解决。”不过一次也没有实行过,因为孩子还不到3岁,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他们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自己协商解决问题。所以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仅做一个旁观者是不可行的,那样,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过高了。两个孩子通过我们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再加上后来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当他们3岁多的时候,那些让人头疼的抢东西,不愿意分享的行为就几乎没有了。

  找教育观念一致的家庭交往

  如果说两家的教子理念不一样,比如,我认为孩子要学会分享,而对方的妈妈表面上也是教育,暗地里却为自己的孩子“不吃亏”感到高兴,纵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的话,我就不要让两个小朋友一起玩了。一方面,如果我教自己的孩子要分享,而别的孩子却不分享,他一定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我这样就不行,别人这样就可以?另一个方面,我教自己的孩子行为有规矩,别人却丝毫没有规矩的话,也是伤害了守规矩的孩子,比方说他就是没有办法玩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因为对方不愿意遵守“轮流玩”的规则。

  第2课

  遇到小霸王,妈妈有办法

  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在家里玩,通常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但是,如果当我们在公共游戏场所,有一些互不认识的孩子在玩滑梯或其他娱乐设施,父母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沙,本来大家玩得好好的,这时候来了一个两三岁的小朋友,一把抢过一位女孩子手里的小耙子。小女孩哇地就哭了。大家都在想:这个孩子的家长在哪里?等着他出来主持公道。结果并没有人出来,看样子这位家长是“旁观者”,也许他觉得孩子打打闹闹,抢抢玩具都是天性,没必要纠正。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妈妈做得很好。她很平静地对抢东西的孩子说:“对不起,这个小耙子是小妹妹的,请你还给她。”她和那个孩子目光对视,说了两遍,这个孩子把东西还回来了。如果他硬是不还,怎么办?我想那就需要和他的家长沟通了:“这个玩具是我家女儿的,请你让孩子把这个玩具还给她。”

  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3岁以前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好,对规则的遵守还不能做到自觉,对道德的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需要家长做中介来引导。在公共场所,碰到霸道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如果别的孩子抢自己孩子的玩具,就去替孩子要回来。如果别的孩子打人,要赶紧把自己的孩子抱开。

  第3课

  鼓励孩子使用语言

  去年,我带孩子去邻居家玩的时候发现,两个3岁半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和平共处了,而他们2岁的时候在一起还经常抢玩具。所以小宝宝的妈妈不要着急,孩子稍大一些,表现就会好很多。

  比如,他们每人拿一些积木,各自搭出不一样的房子。推着小车,假装从桥下路过。偶尔,他们会看上同一块积木。我们在一旁观察,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解决。一个说:“我先拿到的!”另一个说:“可是我现在就缺这个!”有时候一方将另一方说服了,于是,“好吧,让你先用这块把屋顶盖好。”这是和平解决的状态。可是,也有时候各不相让。这个时候,就需要成人适时介入,劝说两个人:“你用不同的颜色也很好看,我们来试试看这块红的!”通常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成人的介入就是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用语言解决问题的榜样。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也是一种学习。

  公平地执行约定规则

  这个年龄的孩子逐渐懂得了规则,也能够运用语言。如果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要让他们使用语言,而不是使用拳头。我们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也是这么教孩子的:如果别人打你了,或者抢你手里的玩具,一定要大声叫:“不能打人!”或者“不要抢我的玩具!”老师听到了,就会来公正处理;或者老师一时没有看到,那也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要去告诉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来处理;如果你们打了起来,两个小朋友都要挨批评,都要坐到一边去反省。

  第4课

  鼓励孩子独立谈判

  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室内游乐园玩。一群孩子在滑滑梯,大家都在排队。这个时候过来一个不认识的孩子想插在东东前面。东东很愤怒地说:“嘿,你应该排在后面!”东东妈妈站在一旁观察,没有立刻插嘴。插队的孩子不说话,还想蹭进来。东东说:“我也在排队。大家应该按顺序来!”妈妈紧张地注意着他们,以防一个动手,可以及时制止。插队的孩子看到大家都看着他,不好意思了,就站到了队伍后面。妈妈走过去,表扬东东:“你做得很对!”对插队的孩子说:“你能够遵守规则,这样大家都高兴,对不对啊?”

  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

  孩子正是通过一些小事,慢慢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插队的是一个很粗暴不听劝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保护自己的孩子。

  4岁及以上的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更懂得与别人合作,也学会了在游戏中分工,而且他们也慢慢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了冲突,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当然,要和孩子强调的是,无论怎么样,要使用语言,而不是拳头。

  编后语

  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开发孩子与人交往的潜能,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孩子的个性,从小事出发,引导孩子有效地和别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友好相处。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QA&

  别人的孩子打我的孩子,我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A: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一方面,孩子才两三岁,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掌握分寸,要是养成了不分青红皂白打人的习惯就不好了;另一方面,如果碰到更加霸道的,孩子最终还是会吃亏。

  我鼓励孩子自己处理矛盾,别人把他的玩具抢走,让他自己要回来。这样好不好?

  A:当孩子还不满3岁时,他的能力有限,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主持公道,只会使守规则的“好孩子”受到伤害,让他们感到困惑。

  我的孩子是不是太软弱了,别人打他,他不还手;别人抢他的玩具,他自己递过去。这可怎么办?

  A:非常理解这位妈妈,因为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吃亏。不过,有的孩子性格就是温和一些,这样的行为并不要紧。等他们大一点,和别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明白了交往的一些规则,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孩子的行为是会有所改变的,而不会一直这么“懦弱”。比如,到了三四岁的时候,有了“所有权”的初级概念,他就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