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有勇气展现自己、才有信心面对生活,其实孩子也是这样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真的很棒很重要,他的存在能给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孩子也可以为自己而自豪。
德国畅销书《童年清单》中列出了69项7岁儿童应该经历的童年体验,第一项就是【体验过自己的重要性】,来看看书中怎么说的吧
孩子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对他人具有影响力?仅仅通过自己的存在来证明吗?还是通过自己对于家庭的融入力?
展现自己,这是失业咨询公司在培训失业或即将面临失业的人员时提出的一种理念。意思是即使企业倒闭,失去工作,也不要灰心丧气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要重新树立自信心,鼓起向别人展示自我的勇气。
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存在,就是设法让孩子经历和意识到,他的存在能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能够带来欢乐。别看我是一个孩子,又小又矮,不会识字念书,然而我却可以让大人获得安慰,可以给他们力量,太不可思议了吧!我的小手轻轻放在他的大手上,会立刻触动他、感动他,真是无法想象!
罗马老城的一条商业街上,耸立着风格各异的建筑,临街的各种国际品牌时装店与其他大城市无任何差别。店里放出的音乐,与阿姆斯特丹或维也纳也大同小异,甚至连女售货员的风度与气质,与巴塞罗纳或布鲁塞尔的都相差无几。人们常会迷惑连连,不知自己究竟身处世界何地。请等一下,毛衣架旁的桌子边,坐着一个8岁的小女孩,正趴在那里写作业。因为孩子的存在,突然使这个本来不起眼的店面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身处意大利啊!那位意大利女售货员也忽然显得亲切起来,她原来是一位年轻能干的母亲。如果让我们尽情想象的话,随后是否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商店打烊了,母亲提着购物袋,牵着背书包的小女孩的手,一起乘巴士回家,最后她们跨进一间公寓的电梯。不用猜,肯定是一座带有典型罗马风格的公寓。
可虽然我们一再告诉孩子:你的存在给他人带来了欢乐。但是他们在现实里得来的经验常常与之相反:大人没完没了的唠叨,什么跟孩子生活有多费心啦,孩子吵人吵得头痛啦,等等。
不过,不论是忍受唠叨,还是一耳朵进一耳朵出,都能够提高孩子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再说大人的那些话也根本没有恶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起到了警告的作用。反过来,我们也应该允许孩子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大人有时也很让孩子感到厌烦。
而真正不易觉察的是教育讨论中其实隐藏着许多“敌视儿童”的现象,比如抱怨幼儿园教师与孩子的恶劣关系,抱怨班级人数过多,等等。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德国幼儿园教师工会组织游行活动,当时父母和孩子们也加入了游行队伍,共同抗议政府要求幼儿园接受更多的孩子入园。然而,孩子手里紧握的标语、口号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呢?
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累赘,这是否意味着:我就是一个累赘呢?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我,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就会轻松很多呢?
孩子可能由此推断出这样一个逻辑:不论是谁,只要他是后来的、外来的,就不会受到欢迎,因为他要夺走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这也等于暗示和警告每个母亲:孩子从幼儿园里接走得越早,就越说明你是在为老师着想。幼儿园教师认为不大好的母亲,就是每天都是最后一分钟才来接孩子,而每天早晨又是第一个把还没睡醒的孩子送过来……其结论等于是说:接孩子最早的妈妈才最体贴老师。
幼儿园把孩子的缺席当成一件好事,总是巴不得早早走人。那么试问,孩子怎么能对这样一个生活的地方产生归属感,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呢?让孩子如何树立对待公共场所的态度?难道说孩子的积极作用就是缺席吗?
我想,孩子每天出现在幼儿园的大门口时,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不管他的表现如何,应当首先肯定他的到来,欢迎他的出现。
“你没来,我们好想你啊!”
“你要是不来,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在家庭里也应该听到这样的话语:
“奶奶说,她和你待一个下午,就会变得精神百倍。”
【孩子不自信让他体验一下当主心骨的感觉吧】相关文章:
孩子软弱不自信,你一定对他说过这些吧10-28
在孩子变冷漠之前请好好陪伴他吧10-26
想让孩子成才就要舍得对他说不12-16
如何增强孩子自信心可让孩子尝试体验成功12-13
别帮孩子写数学他会不自信12-05
孩子中午不睡觉要强迫他睡吗11-19
认同孩子的感受但你仍需要对他说不12-17
让孩子体验饥饿11-05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暑假就让他看电视吧!10-30
孩子是他自己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