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不许孩子哭。看到孩子粘人、不愿去学校就粗暴批评。批评完了,也许当下孩子的确看起来很乖,强忍着眼泪进了教室。但是很快,这些小孩未曾得到表达的负面情绪,会通过躯体化表达出来。这些孩子嘴上不说不去幼儿园,但却会频繁生病。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躯体化反应,父母同样也需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情感需求,尤其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给孩子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
陪伴孩子做TA喜欢的事情,能让孩子积累更多积极的心理能量。
▌年龄
孩子入园太早的情况并不鲜见。我就见过很多2岁入园,或者2岁半入园的孩子。自然,他们入园并不顺利。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上学越早越好。不知道这些父母从哪里得来的这般逻辑。总有些想要在时间上抢跑的味道。
早入园的小孩,意味到了学龄期,还会比一般小孩早入小学。我知道,不少父母想方设法找关系,也要早一年送孩子入学。
他们显然忽略了一件事,国家规定孩子3岁入园,6岁入学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2岁前后的小孩,正处于依恋的高峰。是孩子安全感建构的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孩子已然有独立的意愿了,也会更多离开父母身边独自玩耍。但另一方面,父母的不在场很容易激发他们的焦虑,唤起他们被抛弃的恐惧,引发他们对父母的爱的不信任。所以父母稳定的、持续的陪伴,对一个2岁前后的小孩来说至关重要。
如若此时送孩子入园,很容易损伤孩子的安全感。孩子也很难从头就对学校有一个像样的印象。
同样道理,6岁是个分界线。孩子的思维方式会有巨大的变化。年龄太小的孩子,无法适应小学生活,当然容易积攒更多的挫败感,在以后的学习上更易有畏难情绪和半途而废的行为表现。
而且,男孩相对女孩而言,开窍更要晚一些。这跟他们的大脑差别有关。所以他们比女孩再晚一年入学其实更好。
▌独立自理能力
不少父母对孩子照顾的很周到,但有时候太过周到了,这也会导致孩子入园适应的困难。
比如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基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不需要去要求,去表达,就能够得到满足。时间久了,他们也就不会去主动表达、提要求。
但幼儿园不同。老师精力总是有限。如果孩子遇到问题却不知道开口表达,那么他的困难就可能会被老师忽略掉。孩子攒一肚子委屈,自然很难对幼儿园有好感。
所以,平日里父母就需要减少替代。当孩子想要某个东西却只会哼哼唧唧的时候,父母要引导他开口表达:你想要……/你希望……
除了训练表达能力,当然也需要练习日常生活的能力,包括如厕和自己吃饭穿衣等照顾自己的基本能力。
为了方便孩子,父母平日应多给孩子穿宽松衣服,便于穿脱。有些看起来时尚但繁琐,或者很紧身的衣服,以及需要系鞋带的鞋子,最好还是先免了。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父母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大人的状态
如果你送过孩子入园,一定会留意到,孩子进教室了,还有不少大人舍不得离开,勾着脑袋扒在教室外头张望。
他们不望还好。望见了孩子,再跟孩子四目相对,孩子就可能会哇哇大哭起来。
这些孩子并非不能适应幼儿园,他们的哭闹表现,多半是被父母的焦虑勾引起来的。父母的焦虑,对孩子或者学校的不信任,会清晰地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你太弱小了,没办法照顾自己;你面对的这个环境可能是有危险的……
于是,孩子不仅要消化跟父母分离的焦虑,还要额外消化父母内心的焦虑。他们不哭才怪。
所以,如果孩子3岁以前,你给了孩子很好的陪伴,那次此时,是该你要学习放手了。
你的孩子要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么需要你。你内心肯定会有失落感和疼痛。
这份分离的撕扯着的疼痛,是为人父母必须要承受的。而这个痛苦之后的放手,则是一个孩子能够健康长大的必要条件。
也有的父母因为忧虑太多,孩子一哭闹就心软了,就干脆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这也很容易导致孩子长期无法适应入园。
既然要送,就坚持送。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情绪发泄出来,但仍然要坚定告诉孩子,他需要去上幼儿园。送到了教室不要在窗外张望,干脆走开。放学了,就早点去接孩子回家。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知道了:幼儿园并没那么可怕。我必须要面对这个挑战。我也能应对这个挑战。妈妈很快就会来接我的。
父母自己的状态对了,孩子的状态才更容易调整。
▌孩子是否被虐待/伤害
这个原因一般不多,但的确需要父母留心,并跟孩子保持积极沟通。
很多父母为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会逼问:
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
老师有没有批评你?
这些问题会给孩子不良暗示,让孩子难产生对学校的正面印象。建议多跟孩子保持积极的沟通交流,比如这么问孩子:
“宝宝今天一天都没有尿湿裤子,像个大孩子了!”
“宝宝这几天学到的童谣,特别好听~”
“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开心的事儿有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