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看完才明白

时间:2023-12-10 11:52:08 教育 我要投稿

  生儿简单,育儿难,对多数父母而言,养孩子真的是个不断在试错的过程。俗话说得好:“子女好与坏,在于沟通和关怀”。可见孩子的“不听话”,很大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家长的说话方式和处理技巧。

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看完才明白

  你都不会说,孩子怎么会听呢?

  1、孩子不听话真愁人

  周末的时候,团子妈和朋友出去喝了个下午茶,两小时的时间,话题全围绕着孩子。

  朋友最近很困惑,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孩子变得不听她说话了,事情说一遍或者强调一遍根本不管用,硬是得发脾气了才会照做。

  朋友的脾气真的挺好,我从没见过她对孩子发脾气,一切事情都是有商有量,很好沟通。团子妈实在难以想象孩子究竟有多调皮,以至于让这样温柔的人儿发脾气。

  朋友说,每次到了饭点,叫孩子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不论怎么喊,孩子都不为所动,一定要你大声喊个5-6遍。不过喊几次就吃饭这都还算好的,更多时候都是自己把孩子拎到饭桌前的,不然孩子就不吃饭。

  考虑到这样的行为并不好,朋友几次都跟孩子严肃说过这个问题,可孩子当时嘴上认了错,过几天又恢复成了老样子。

  真的很让人发愁!

  2、为什么孩子不想听你说话

  其实,孩子之所以对家长说的话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两者之间的沟通出了错!

  而大人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隔阂,多是因为以下这几个原因:

  家长说话太“套路”,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总是会对孩子说一些禁止性的话语,例如,“不行、不能、不要、不准”等,这也是多数家长的一个通病。

  之前在节目《妈妈是超人》2中,马雅舒带两个孩子去菜市场,儿子对那里的一切都很好奇,总想着摸鱼、摸菜,可手一伸出去,妈妈马雅舒就会大声说,“不要碰那个,太脏了”。

  可父母越是禁止,孩子就会越觉得好玩,越想去触碰,时间一长,就会自然忽视家长说的话。

  家长说话太冷淡

  当孩子兴高采烈的向你提问时,可你总是心不在焉的,用“嗯、是、好”等词敷衍他们,甚至有时候还会认为他们太吵,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可沟通都是双向的,孩子也会感觉到大人的冷淡,渐渐地,也不会再跟我们多说话了。

  家长说话太无解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疑问,遇到什么事情总想弄明白,这时候就会求助大人。

  对于孩子天马行空的问题,大人们也是不知所措,也不能随意编造一个答案告诉孩子,只得老师的说声,“我不知道咧,宝贝你知道吗?”

  可孩子们会怎么想呢?一次两次倒没有关系,但若是长此以往,他们会觉得,反正自己问爸爸妈妈也得不到答案,干脆就不找他们了,还是问别人吧。

  家长说话太狠心

  有时候在学校受到委屈,孩子第一想要倾诉的对象一定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打个比方,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回到家跟父母说说,爸爸总是开口就是,“你怎么这么没用啊,这么大个子连别人都打不赢,我看你是白长这么大了。”

  孩子能跟我们倾诉,这是信任我们,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而不是开口就是一顿痛批。如果我们都这样,还指望孩子以后有事能跟我们说吗?

  3、家长正确的处理方法

  孩子,有时不是真不听话,只是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不正确而已。其实,想要孩子听话并不难,只需注意一下说话方式就OK了。

  说不多说第二次

  对于沉迷动画片的孩子而言,饥饿真的不算什么!每次喊孩子吃饭,总是催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得盛好饭放到他们的面前才行。

  可你见过教官练兵口号还要喊第二遍的吗?

  如果你喊了好几次,孩子还不听,那么你可以试着这样做:走到孩子面前,盯着他看,不要笑。等都孩子知道不对劲,他会看你,这时,我们只说一句,“关电视,吃饭。”

  若是孩子依旧雷打不动,就继续盯着看。一般的,孩子都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鼓励,说“按时吃饭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孩子应该就会老实去吃饭了。

  说到做到

  依旧拿孩子不吃饭举例,如果孩子在我们喊了好几遍的情况下,依旧不过来吃饭,那么可以采取点措施。

  就像,“你现在不吃,能会就没东西可吃了”、“我已经叫你很多遍了,说明你并不饿,不吃也行。”

  这些话说出来,可能孩子会觉得有点不习惯,但依旧会固执地不停话。等到他们手头上的兴致过了,想要吃饭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妥协,并告诉他们,“这顿饭已经过去了,要想吃饭只能等下一顿”,这样孩子才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改正。

  照顾孩子的情绪

  忙碌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多多少少有些忽略孩子的情绪。就像,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让孩子去练钢琴,看着低头闷闷不乐的她们,我们看见了也会省略不计。

  当孩子不高兴,我们可以尝试着问他们,“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啊?”、“你不开心,是因为不满意妈妈做的决定是吗?

  事实上,我们在问的过程中,也是在排解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而且,也能让孩子明白自己是被尊重和理解的,也更利于他们接受安排。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强调,出现问题,家长要和孩子耐心沟通,共同解决。

  可回过头,我们看见的都是家长在一味地以自己的思维判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才是对的,根本就不能做到和孩子交流想法。

  我们不能总是在发号施令,也需要适当地做个聆听者,不能控制孩子的想法,但能给他们正确的建议。

  只有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才不会出现隔阂,及时出现了,也能及时的解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