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错误总是在具体的事情上体现,所以它确实比缺陷更直观,它的后果也就对人更具有刺激性,但实际上,缺陷是因,错误是果;错误是标,缺陷才是本。有些随机性的或者说偶发性的错误,对于多数孩子而言确实是很难把握的,那就更不能过于执着。
我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有时会发现许多语文功底很扎实的学生在作文里写了大量的错别字,其中有很多是小学生都会写的字。在高考语文阅卷中,错别字是要被按照字数扣分的,所以我召集这些学生开会,想了解一下情况。开会之前,正好一位外地的同行打过电话来,我们顺便聊起了这个事,他大呼有同感,我问他是如何处理的,他说无论学生有没有学过那些字,既然写错就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理解那些字的含义和用法,所以他几乎每批一次作文都要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详细解释纠正,照这样算下来,一个学期耗在错别字上的时间就得10~15个课时,算得我都有点发蒙。
结果,我与学生们一交流才明白,他们在一般情况下极少写错别字,只是习惯于将作文放在其他作业之后,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所以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已经是头昏脑涨,才会写错字,而这种情况顶多也就是指导他们调整一下时间安排就可以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置之不理,至少要确定它不会影响大局时才可以这么做,但我更想说的是,即便是对于必须解决的错误,我们也不必摆出一副如临大敌必铲除之而后快的阵势。家长们过于重视孩子的某些错误,甚至表现出如上情形的时候,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个错误很可怕,很难改正,从而失去改正错误的信心,甚至向错误投降。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定是正确的,但在战略上必须让孩子藐视敌人,他们毕竟还小,缺少一种与错误做斗争其乐无穷的英雄气概,所以,越让他们觉得错误不起眼,他们改正起来越快。你让他改正一个错别字,他会很利索地落实,你要是让他改掉写错别字的毛病,那就不是说说的问题了;你要他一天不上网,多数孩子还是能做到的,可你要是想通过几次说服教育就让他彻底改掉上网的毛病,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你碰到的阻力可能大到你难以想象:阳奉阴违的有,当面顶撞的有,离家出走的还有。不用举例子,新闻里有的是。为什么?你的要求把他吓住了,难住了,让他觉得做错误的盟友比做你的盟友要容易得多。
可惜的是,相当多的家长在这一点上沉不住气,他们的理由是考试自然带有很强的竞争性,而且是有限时间内的竞争,现在落下一步,将来就可能抱憾终身。这种想法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孩子自身情况的制约。没人敢保证沉住气就一定会成功,但沉着应对总比剜肉疗疮、拔苗助长的效果要好。
我曾给家长们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孩子有了错误,就好比兔子伤了一条腿,假设一只伤了腿的兔子和一只正常的兔子赛跑,在后者不麻痹轻敌的情况下,前者是很难胜出的,但瘸脚已是既成的事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治好的,如果你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给它注射止痛药甚至兴奋剂了,而这么做虽然可能让它在这场比赛中胜出,但却会使它付出惨重的代价。伤腿经过精心治疗,终究会好起来,但如果急功近利,可能会把它的伤腿变成瘸腿,那才是真正的抱憾终身。
所以说,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也要讲战术,我们不妨采取“阵地战”与“蘑菇战”相结合的方式。所谓“阵地战”,是指专门针对孩子某方面的缺陷和错误,制订一个严密的系统方案,长期扎实地贯彻落实,但这么做会很累,也会让孩子们觉得胜利离自己还很遥远。所以,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尽量把要求分解开来,多给孩子一些成就感,让他把达成上一个目标的成就感转化为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动力,只要家长引导配合得法,是完全可以改正的。
【用辩证的态度看待孩子的错误】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需要避免的错误态度08-29
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度11-14
教育孩子不该有这些错误态度11-30
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恋05-27
正确看待孩子的好动12-02
教孩子乐观地看待生活04-07
如何看待孩子的“不听话”11-14
该怎么看待孩子的“谎言”11-07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