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为小财迷

时间:2023-12-01 18:05:16 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如果迷上钱,一方面显示出孩子有某种天赋,另一方面证明孩子有很高的财商。因为孩子在和钱发生联系时,一定是生命内驱力所致,或被想象力推动,或被创造力和交往的愿望驱使,所以,小财迷身上蕴藏着大能量。

当孩子成为小财迷

  英国理查德·布莱森4岁时得到一个礼物电动小火车,这是当时最时髦的玩具。他嫌小火车跑得慢,就自己动手改装,让车提速,提速成功的消息一传出去,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来观摩。

  布莱森想起和爸爸去看展销会的情景,每个人买张门票入场。他想模仿展销会,给自己的小火车办展,让每个观摩的人凭门票入场,可他们的观众都是没钱的小朋友。

  小朋友没钱怎么办?收钱就没人来,免费又不划算。想挣钱和推销自己的愿望让他开动脑筋,小朋友有什么呢?小朋友都有巧克力饼干,每个人拿两块巧克力饼干当门票,这个创意规则一宣布,周围的小朋友蜂拥而至。结果,一连半个月,布莱森的饼干盒总是满的,天天有好吃的饼干。

  这是一个4岁男孩儿的游戏,游戏里有动手创造、有模仿,还有创意点子。

  3—6岁的孩子如果迷上钱,有赚钱的想法,就会自觉地调动大脑处理各种信息,并进行自动安排。通过想象刺激大脑神经元快速链接,建立大脑的高速信息公路;通过创造训练“脑+体+心”合一,进行“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脚+动脑”的综合训练。

  布莱森4岁彰显出的财商智慧和创意才能源自他母亲独特的教育。

  一个冬天的清晨,布莱森的妈妈突然叫醒他,塞给他几块三明治和苹果,让他骑车前往80公里外的亲戚家送东西。

  妈妈喜欢给他一个目标,告诉他行动路线,给他拿着路上的补给,剩下的事情,就让孩子调动自己的潜能。布莱森骑车到达目的后,第一件事是走进亲戚家的厨房,当亲戚知道他的壮举都惊叹不已,他也觉得自己像一个凯旋的英雄,为自己第一次自行车马拉松自豪不已。

  布莱森的妈妈懂教育,她采取出其不意法,经常在孩子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把孩子推出车门和家门,给孩子一个目标,一个路径,一个规定性要求,让孩子独立执行。这种方法有奇效,不但对布莱森有奇效,对每个孩子都有奇效,因为它快速调动了人体的应急机制,快速激活了生命的各种潜能,让孩子有成就感。

  后来,复活节假期,布莱森和朋友尼克用卖报纸的钱购买了树苗,种下了400棵圣诞树。

  17岁那年,布莱森终于离开学校,拿着老妈给的4英镑暂住在一个狭窄的地下室里创建了《学生》杂志。

  再后来,他创造了英国维珍集团——一个拥有350家分公司的商业帝国,涉及航空、电信、火车、信用卡等多个领域。

  透过一个4岁小财迷的玩具展,可以发现孩子身上很多有价值的能力:想象力、模仿力、创造力、交换能力、组织能力和行动力。这些能力很多孩子4岁时都拥有,但常常引不起父母关注,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创意行为视为儿戏,不务正业,所以,在阅读中国企业家的童年故事时,经常找不到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

  一个敢想敢做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宽松的家庭氛围和善于激励孩子行动的父母。

  5岁“小财迷”巴菲特和他的财富表

  美国财富大亨巴菲特5岁时,在家外面的过道上摆了一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来,他不满足在家做买卖游戏,想要一个更大的市场,就走出家门到繁华市区卖柠檬汁。巴菲特对钱的迷恋,并不是一个商业行为,而是一个孩子的游戏,游戏来自对成人摆小摊的模仿,所有的孩子小时候都玩过类似的游戏。

  年轻的父母都知道早期如果缺少爬行,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而缺少游戏,会影响孩子大脑神经元的快速连接。孩子的原始行为不是简单而无意义的玩耍,每个自发游戏背后都在完成大脑信息集成电路设定的项目。

  巴菲特在6岁那年,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兜售他批发来的可口可乐,还发动邻居帮助捡打飞的高尔夫球,洗干净了加价卖出去。长了一岁,巴菲特的买卖行为开始升级,由原来的小摊游戏,提升为批发销售,由一个人的买卖,变成组织发动大家支持他的生意,这一小小变化,生动地描述了孩子的大脑发育轨迹。

  在《富爸爸,穷爸爸》书中,富爸爸曾告诉孩子:“金钱不是真实的资产。我们最重要的唯一的资产是我们的头脑。头脑如果受到良好的训练,转瞬间,它就能创造大量的财富”。

  每个孩子都拥有这笔无形资产,都有一套自我开发和训练大脑的方法。而且方法极其简单。不需要昂贵的学费,也不需要专家指导,只要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事,让孩子痴迷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游戏中自然开发了与生俱来的资产。

  巴菲特7岁开始做起财富梦,因为得了盲肠炎,他住进医院并做了手术。在病痛中,他拿着铅笔在纸上写下许多数字。当护士问他写的数字代表什么?他告诉护士:“这些数字就是我未来的财产,虽然我现在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到那时,我的照片也会出现在报纸上。”

  一个7岁的孩子,用对金钱的梦想支撑着,抵抗着由疾病折磨所带来的痛苦。把心中的梦想用数字符号写在纸上,让财富数字视觉化,似乎看得见,抓得着,他开始自发地启动“心像化”激励法来激励自己,这些方法并不是从成人那儿学来的,而是他自己悟出来的。

  9岁时巴菲特和拉塞尔在加油站的门口数着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还把它们运走,储存在巴菲特家的地下室里。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儿童游戏,也不是渴望拥有什么,而是在做市场调查。他们想知道,哪一种饮料的销售量最大,他开始自觉应用市场消费学的理论。

  11岁,他被股票吸引住了。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为自己和姐姐分别买进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股票,在股价升至40美元时抛出,扣除佣金,获得5美元的纯利。

  13岁,巴菲特成了《华盛顿邮报》的小发行员。但巴菲特一点儿也不开心,他在学校成绩一般,还时常给老师惹点儿麻烦。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出走后,巴菲特开始听话和用功了。他学习成绩提高了,送报的路线也拓展了许多。他每天早上要送500份报纸,这需要在5:20分前就离开家。

  14岁,巴菲特拿出积蓄的200美元,买了一块40英亩的农场。后来,他成为投资家、企业家和财富大亨。

  巴菲特的潜能开发和大脑的训练课堂,不在耶鲁大学,也不在哈佛大学,甚至没交一分钱学费,全部课程都是孩子自主研发的。

  巴菲特迷上金钱,渴望成为富翁,通过自我挖掘财商释放能量,发现商机,抓住机遇,创造财富。如果他父母不喜欢这些行为,或者认为他这样浪费时间,跟未来升学、考试工作没有关系,横加干涉和阻拦,巴菲特会怎样?

  巴菲特由一个富孩子变成一个富翁的故事给天下父母开了秘方:

  1.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才能优势

  2.让孩子走出家门,从生活的大课堂中寻找财富

  3.让孩子做梦,做发财梦和成功梦,鼓励孩子为梦想行动

  4.支持孩子做事,引导孩子在做中学,在做中练本领

  5.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和社会接轨,学会人际交往

  6.鼓励孩子在交换中学习自我时间管理、情绪管理

  7.让孩子自主,学会从输赢、取舍、成败中获取智慧

  8.让孩子自己管理钱,比如储蓄、理财和投资

  9.给孩子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能力

  一个人,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财商,在7岁之前,一定会显露端倪。有位心理学家说,6岁之前,人人是天才。可惜,绝大多数人的天赋才能刚刚展露出来,就被扼杀了。

  巴菲特5-14岁的财富表,并非个例,很多孩子具有和他一样的财商,为什么他脱颖而出了呢?

  因为他父母给了他一个自主学习和自由释放能量的教育环境。

  6岁小财迷曾昌飚和他的发财梦

  孩子迷上钱与生存所迫有关。为什么败家子都是富家子弟,因为穷家的孩子无钱可败。相反,因为生存需要,穷人的孩子对金钱有强烈渴求,并千方百计去挣钱。

  几年前,辽宁省浙江商会会长曾昌飚的经历给了我不小的启发。

  曾昌飚3岁得了小儿麻痹症。学校离家很远,上学放学路上很辛苦。每天放学他拄着拐杖刚出校门,就被快步疾走的同学甩在后面。看着一辆辆自行车很快追过走路的小伙伴,他脑子里冒出一个让两条腿提速的办法。

  “妈妈,我想买辆自行车。”

  妈妈说:“家里没有钱。”

  他看见妈妈手中的扣子,“做一个扣子能挣多少钱”?

  “5角钱。”

  “那我以后帮你做扣子挣钱。”从那以后,他每天放学回家,都帮助妈妈做扣子。

  两年后,他靠自己攒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

  上学的路上,他总是遥遥领先,可他很快发现,那些飞驰而过的小轿车,一眨眼就超过他。

  于是他梦想如何能买得起一辆小轿车。

  他问爸爸,买一辆小轿车要多少钱,爸爸说至少要几万元。

  他算了算,买辆自行车要两年,买小轿车就要十几年。

  有一天中午,他看见码头上的搬运工背着大包走上走下,就问爸爸,他们一天能挣多少钱,爸爸说50元左右。他指着码头上一个手里拿着账本的女工问,那个记账的女工一天挣多少钱,爸爸说100多元吧,或许更多。那管码头的领导呢?爸爸说那就更多了,那叫大老板,一天可不是几千元,可能要上万元。

  “那我长大了就当大老板。”

  后来,他从做纽扣、卖纽扣开始到做服装,刚刚30多岁就当了大老板。

  他就是在沈阳创办了服装城的企业家,中旭集团的董事长曾昌飚。

  曾昌飚是典型的穷孩子,因生存所迫开始迷上金钱,从小财迷到企业家,从贫穷到富有,从物质到精神逐步升级发生蜕变的。

  没有钱是一种穷,资源匮乏是另一种穷,曾昌飚的故事证明了,一个7岁

  的穷孩子,为了改变命运开始迷上钱,因为迷上钱而激活了自己生命的各种潜力。

  曾昌飚的故事帮我们勾勒出一个小财迷自我激励出的另一种形象。因为渴望得到钱,他激活了生命的三种内动力:脑力+心力+体力;通过“眼耳鼻舌身”总动员,让自己快速进入自主学习和管理状态:

  1.动眼观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动耳倾听——筛选各方信息自己做判断和选择

  3.动嘴追问——从众生相中寻找财富智慧

  4.动脑思考——知道如何“借力借势”强大自己

  5.动心琢磨——遇到问题,不急不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6.动手创造——坚持参与家庭劳动获得财富

  7.动脚行动——确定目标后,坚定不移朝前走

  曾昌飚并不是特例,他和所有的穷孩子一样,善于把生活作为加油站,从生活中吸纳知识和能量,通过激发自己内在的生命活力,让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快速进行能量交换。

  当孩子迷上钱,钱仍然只是一个介质,一个由物质变精神的介质,如果父母珍视孩子因此而彰显的能力,因势利导,定会成就孩子的财富大梦。

【当孩子成为小财迷】相关文章:

让孩子成为保护牙齿的小卫士11-07

让孩子成为故事大王08-22

帮孩子“成为自己”11-29

培养孩子成为“故事大王”08-21

教你成为孩子最爱的父母11-25

让孩子成为左右脑并重的人11-07

不要让孩子成为电视宝宝11-08

别让孩子成为你攀比的工具11-01

别让你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11-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