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依据:训练孩子的同理心

时间:2023-11-24 17:38:24 教育 我要投稿

  针对儿童同理心教育的研究发现,对孩子的同理心进行训练的父母——教导孩子其行为如何影响他人的感受——他们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富有同理心的人。

科学依据:训练孩子的同理心

  “如果……你会感觉如何?”

  父母和其他看护人应帮助孩子用其他孩子的眼光看事物,并想象对方的感受。假设3岁的孩子推了另一个孩子一把,把他的玩具抢走了。这时需采取父母式的干预。但与其说“肖恩,把玩具还回去,回你自己房间待着”,爸爸可以尝试以下的办法:“肖恩,如果杰森推了你又抢走你的玩具,你感觉如何?你会生气,并且可能再也不想跟他玩儿了。”如果来访的朋友因为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落在家里而哭泣,父母可以跟自己的孩子说:“还记得那次去奶奶那里忘记带上小兔让你多伤心吗?琳赛现在就和你当时一样的伤心。”父母借此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朋友的痛苦。

  经历过亲密育儿,和父母联结紧密的儿童似乎更有同理心,显然他们是学习了父母的榜样做法。南希·艾森博格,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终身教授,论证了当父母接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时,孩子会表现得更富有同情心。她还发现,若父母对孩子同情他人的行为加以强化,孩子会变得敏感且乐于助人。

  我陪着3岁的儿子迈克尔第一次去看牙医。我们在候诊室等待时,一位牙科技师带着一个和迈克尔差不多年纪的小男孩进来,到一间诊疗室中补牙。他的妈妈跟小男孩挥挥手,然后在候诊室坐下看杂志。我们从微开的门里隐约看到男孩开始哭,他看起来非常害怕。迈克尔明显受到了影响。他对我说那个男孩很害怕,他的妈妈应该陪着他照顾他。我表示同意。于是迈克尔站起来走向那位母亲说:“你应当陪着你的孩子。他很害怕。你应该进去和他在一起。”迈克尔指着门后面的男孩,神情非常专注。

  男孩的母亲说:“哦,他没事儿的。”然后回去接着看杂志。于是迈克尔看起来更加不安了。他回到我身边问我,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帮助那个男孩。我难过地说:“没办法。”我对迈克尔解释,父母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我不赞成那位母亲的做法,并且我也认为她应当陪伴并支持她的儿子。我告诉他我们家做事的方式有别于其他一些家庭,我们会尽力支持彼此。我感觉是亲密育儿实践影响了迈克尔在这个事件中的敏感度。

【科学依据:训练孩子的同理心】相关文章:

6个促进孩子同理心或同情心的步骤10-29

同理心,是高情商孩子的必备品格!11-01

提高孩子的情商,首先要培养ta的同理心10-28

无法同理孩子的感受怎么办11-05

如何训练孩子的统合训练?11-14

口吃的孩子怎么训练11-13

孩子逆向思维训练游戏08-10

训练孩子的注意力09-02

孩子逆向思维的训练游戏09-28

孩子咀嚼能力怎么训练11-0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