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了:
你期望孩子很可爱,结果是两岁开始就很可怕
你期待宝宝几个月后就能睡过夜,结果两三岁还常常半夜哭醒
你期望手足应该是兄友弟恭,现实是终日吵吵闹闹,什么都要公平
你期望孩子长大就会听话,结果是越大越爱顶嘴
很多时候,当你有越多的期望,你就容易有情绪,你越有情绪,孩子就容易不受控,接踵而来的就是你的焦虑与气馁。
1.对孩子行为期待过高,伤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举个例来说,为何很多家长觉得两岁孩子难搞?
有部份也是因为语言能力的发展进步,明明平时就很会说话了,你就会期待孩子遇到事情时也都能够好好说,偏偏小孩都用哭闹的,搞得家长一肚子气。
其实从儿童的大脑发展来看,这个年纪的孩子,本来就会因为一些情绪而明显影响表达能力。
但因为家长的错误期待,导致在孩子有情绪时,亲子关系就变得紧绷,甚至爸妈怀疑自己是不是教的不好。
2.孩子到了5岁后,开始了解大人心中的期待
至于大一点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心智已经成熟到,知道爸妈对他的期待是什么,特别是五岁以上的孩子。
当他认为他做不到你的期待,可能是没能力,也可能是没兴趣,就可能出现不少我们大人认为的问题行为,例如心不在焉,逃避,挑战,焦虑,玻璃心......等等。
3.孩子不见得有问题,而是大人自觉安排都很合理
我们大人很容易跳入这样的思维,”现在不加强,以后长大怎么办”。
所以中大班活动量较大,比较不容易坐得住的孩子,不少爸妈就会安排孩子上些棋艺,艺术或英文等静态课程,希望训练孩子静下心来。
看似合理,但却可能和孩子的大脑发展背道而驰,这其实和我们过去常听到的「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没什么两样。
4.小学后,孩子会开始担心达不到大人的目标
小学以上的孩子,已经很能够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强项是什么,弱点是什么,只是可能无法用言语具体分析出来罢了。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面对自己比较不行的事物时,”我不会”一下就说出口。
最怕的是爸妈到了这个时候,还搞不清楚孩子的学习优劣势,用传统方法,”你再试试看呀!你「宝可梦」就都可以认得出来,怎么拼音就老是认错?”
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期待,因为从认知神经科学去分析拼音和宝可梦的学习,它们的处理路径与区域并不完全相同,爸妈这样的说法,也可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更没自信。
对孩子错误的期待,造就许多无助,焦虑,烦恼,生气的爸妈。
期待孩子能接受到好的教育环境
过早入园,而忽略了孩子是否真的准备好上学了。
大家都说上学一定会哭,久了就适应了
而忘了不适应并不是哭背后的唯一原因。
期待哥哥姊姊就该有哥哥姊姊的样子
却忘了其实他可能还只是个小小孩
外界莫名的比较,让妈妈有无限的压力及情绪,会影响教养直觉,最后伤害的就是孩子。
因此,当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时,爸爸妈妈真的需要把自己的理性大脑叫醒,好好分析一下前因后果,观察孩子的学习能力优劣势,找到符合孩子大脑发展的方式处理才是。
爸妈也要掌握七大原则,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孩子选择,让孩子尝试错误,允许小小出错,别常用激将法,别比孩子在意输赢,学习没有喘息会导致容易逃避,减少比较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才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孩子不是产品,不要拿来比较!比较会让孩子没安全感,情绪起伏大】相关文章: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标签,家长不要随便贴10-28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怎么做比较好11-01
不要让孩子缺乏安全感11-18
孩子几岁断奶比较好11-01
春天出生的孩子智商比较低?11-06
为什么孩子起床比较困难11-07
如何教育孩子比较好04-14
孩子多大入园比较合适?10-31
二孩时代,请不要拿两个孩子随便比较10-27
孩子会一直和父亲比较亲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