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讲道理方式教养孩子,究竟给孩子带去了什么

时间:2023-11-21 06:58:59 教育 我要投稿

  而这样的养育方式的特征就是,家长们常常把自己的社会化认知内容或者是从父母那里研习下来的标准直接灌输给孩子。更多的通过讲道理去养育孩子。其实我本人也是从小在这样的教养环境长大的孩子,致使到现在,我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在延续这样的养育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

用讲道理方式教养孩子,究竟给孩子带去了什么

  曾经一度小时候我有过这样的思想活动。记得有时候父母让我按照一种方式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我爸就不耐烦的说“不用你了”。

  我当时特别委屈,也很生气,因为这只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已,我自己的感受是,父母常常简单粗暴的对我们提要求,然后逼着我们接受。这有时候让我们很不理解,有时候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却遭到拒绝、批评和呵斥。我对这样的养育方式非常的不满,充满的愤怒和委屈。后来我就常常问我自己,我到底希望怎样的对待?于是我总结了一句,就是希望有一个人耐心的给我讲道理,让我真正的理解它。也许是这样一个总结。也或许还有一些别的动力(在人格中有希望别人接纳的需求动力)我也形成了一个总是喜欢去解释和讲道理的方式去与周围人互动。当然后来我个人在个人成长和分析的过程中,也挖掘了很深关于这些人格特质的深层动力来源。

  但是我发现我与我的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也在延续这样方式,我的耐心常常表现在孜孜不倦的去讲道理的表现上。但是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用讲道理的方式养育孩子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而我自己那年那个内心的渴求的重点其实并不是有一个人耐心的给我讲道理,而是耐心的让我自己体验到和领悟出一些道理,不是通过讲和灌输的方式告诉我,这确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同之处。这个话题是我此篇文章的重点。其它层面的问题,我们有机会再来探索。

  那么讲道理的方式究竟对我们自己和养育孩子带来了什么,这背后到底发生着什么。这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体会着它。我感觉从心里有一种喜悦,一种发现了新大陆的感觉。从我自己的身上,从我的孩子的身上,从众多的家长的身上,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体会到了,悟到了这样的真理。我如获至宝。因为这是我自我探索和成长的重要里程碑,虽然我只是突然悟到了,还并没有完全做到。但是却让我如此的欣慰。只是在下一秒钟我提醒自己,这样的认知上的掌控感不会让我降低去继续体会和在体会中去改变的动力就好。

  庆幸,这段时间以来,我因为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模式,了解自己被养育的模式,也了解了自己养育孩子的模式后,我更多的能从第三方的视角看到我自己正在用什么样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看到和感受到我的孩子正在与我的互动中感受到什么,收到什么,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甚至训练了什么样的能力......

  1、首先,当我们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孩子们更多的情况其实是听不懂的。

  这与孩子的大脑发育、认知能力、逻辑能力等的发展阶段都直接相关。我们成人用自己的已知元素去对一个事物进行理解,这里可能也包含着我们对每一个事物元素的多元认知、物理、化学、结构、生物属性等的综合判断,当我们去讲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现象的时候,我们是脱离了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去描述的。还有一些抽象的词语和抽象的概念,都可能不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就像我们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去解小学1年级的题时,简单快捷,可以孩子却没有这样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基础。

  记得有一次我5岁的女儿要我教她钩针中的短针钩法,我给她讲了好几她还是跑过来问我,我有点不耐烦,就拿起针特别认真,仔细的一边说着一边给她看我是怎么钩的。我觉得我这次说的足够细致,足够认真。最后我问她明白没。最后我女儿跟我说“我没听明白,但是我看明白了”。我一下子被点了一下。

  孩子的学习方式本来就和成人不一样,孩子是感官学习,她会调用全身的感官系统去学习一项本领和认识事物。就像有时候一个还不认识字的孩子,她却能准确的认识一些东西,有时候我们都没有注意过。特别是有文字注解的时候,我们更加依赖文字的标注,而不会图像化的记住那个物体本身的样子。

  而当我们脱离了对于当下的事物的感官认识和体验去讲述一个事物和现象的时候,其实孩子是没有能力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希望孩子能通过我们的抽象描述在领会到事物和现象的基础上去判断事物,加工事物,这对孩子来说就更加困难。我们也会因为之前的不理解而对孩子后来的表现不能理解,甚至有后续的态度和行为反应。

  2、当我们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的时候,我们也示范了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模式。

  当我们常常用讲道理的方式互动、交流、说明事物和一些规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也会用这样的方式与其他人互动。“不可以这样,要那样,什么什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在用这些道理的时候,往往和成人使用时会有明显的差异。成人会更加灵活,综合去评估使用哪些抽象描述方式更加恰当。而成人间的互动过程也会因为输出和接受方的认知水平更加相近而交流相对舒畅。而孩子在使用这些缺少体验的道理的时候经常是不够灵活和准确的,有时候可能也不会太变通,甚至常常固守着一个自己理解程度的道理去执着于她自己的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

  当一个习惯讲道理的孩子被一个几个人组成的游戏小组排除在外的时候,她更倾向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往往这个时候可能更需要这个孩子看到当下的局势,切身感受自己和这个游戏的关系,找到自己进入的切入点可能更加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虽然有时用讲道理的模式去解决问题也会有效,但是更容易缺少体会,找不到切入点。而当用这样的方式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会更加挫败,甚至产生情绪,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3、在用讲道理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辩论、说教、甚至争对错的过程,容易引起权利之争,增加冲突,让孩子对“对错”敏感。

  当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贯用讲道理和说教的方式,常会陷入到辩论和纷争中。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因为某些事情有情绪,问及是怎么回事时,孩子会说出某些相对偏差对于一些现象不太合乎逻辑的认知道理,因而产生了情绪,甚至还有相应的行为反应。成人会非常轻松的看到事情的本质,是这个孩子的认知上是有偏差或者不够恰当的,这时候成人往往容易直接指出孩子的认知的局限,(特别是习惯讲道理的家长)当孩子不能理解,甚至提出质疑的时候,成人也会希望进一步讲解,以让孩子有更充分的认知为目的进行解释和分析。这时候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孩子急了,大人也急了。成人和孩子陷入了对错之争,甚至是权利之争中。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也会激化。

  长此以往,孩子总是在这样的争论之中体验到的是成人的否。 孩子不但会因此产生情绪,体验到父母不喜欢自己,甚至会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信念。而且为了证明自己是好的,希望父母喜欢自己,更多的通过证明自己是对的去获得他们想要的。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长久互动方式都是如此,孩子就会对“对错”非常的敏感。害怕否定,形成心理创伤。每当感受到被指责、批评、教育或者可能是自己做的不好的时候,就会自动化的防御,甚至抵抗。情绪易激惹。。。。这些模式会延续到父母之外的其它社会关系甚至会延续到成人后的关系模式中去。

  4、植入了太多的限制性信念。

  讲道理的教养方式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植入太多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无论是我们认为好的信念还是限制性的信念,可能都会在某种程度限制一个人的自由,成为限制性信念。

  说到信念,我们不得不说说信念到底是个啥。当我们遇见一个事件的时候,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来应对这个事件。

  我们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来说明这个行为反应。为什么大家遇到同样的问题的行为反应会不同。因为在不同行为的下边有不同的应对姿态。比如有的人在遇到压力的时候倾向于用讨好的模式去应对,而有的人倾向于用指责的方式,还有的人用超理智,还有的人用打岔的方式去应对。这些都是她们比较一致的应对压力的方式,有的是习得的,有的是有更深层动力的。

  而在不同的应对姿态的下边的动力是什么呢?其实和他们的对这件事带给她们的不同感受有关。很多时候人们在同一种情景下的感受却不尽相同。很多夫妻吵架会彼此很不理解,“我没感觉怎么样,你怎么会那么敏感。”一个孩子被老师批评觉的第一反可能是委屈,一个孩子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愤怒。这可能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那么我们看看在感受的下边是什么?在不同的感受下边是因为我们秉持着不同的观念或者是信念。对于一个插队的人可能秉持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不满的人群中,可能有人秉持的是“插队是不道德的事情”还有的人可能秉持的是“宽以待人”。。。。所以每个人的感受就很不相同,有的人深恶痛绝,有的人说:算了算了,他可能有事。。。。。这里说的信念就是本段我要说明的部分。

  但是在不同信念的下边其实还有不同的期待,这与曾经的获得和缺失的体验有。

  在期待下边就是人类共有的一些渴望,诸如爱与被爱、接纳、认可、意义、自由等。

  最后是那个灵性的自我。

  那我们这里重点还是要阐述信念,信念的由来有多个渠道。有的是自我的感受形成的内在誓言,有的是家庭约定俗成的隐性规则或家族信条,也可能是父母及权威人士直接植入的期待、愿望、规则、道理和信条。

  那这里就是我们要说的部分。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于很多东西都是缺少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时候,成人的说教和道理很可能会成为孩子的信念。但是这个信念可能有孩子不能变通的理解和局限的,也可能在缺少辩证认识的信念。刚才我们提到,可能还有一些我们看似是好的信念的东西,也可能是限制性信念。

  李雪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一个案例:

  我们中国人最相信的就是,辛苦付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付出那些辛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辛苦并不是成功本身需要的,那些辛苦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安慰:我已经足够辛苦了,我终于配得钱了。我一个好朋友很会做生意。他自己有个模式:每次很顺利要签下一个合同时,总觉得坐立不安,有什么事不对,然后犯一些错误,比如重要的材料忘带了,重要领导失约了,总之让他搞砸。之后他再发挥各种能力,付出各种代价,成功挽回把砸的合同。这种事发生好几次,结果变成,总要特别辛苦才能赚到钱。为什么总是这个套路?为什么总要很曲折地才能赚到钱?后来,他回忆到妈妈曾经跟他说的一句话:“钱哪有那么容易能赚到!”。这句话烙印在他心里,当他顺顺利利要赚到钱,得来太容易时,就跟妈妈给他植入的信念冲突了,所以他要坐立不安。无意识中把事情搞砸,果然就符合了她妈妈的预言。他忠诚了他的妈妈。有了这个觉知之后,又要顺利赚到钱,有坐立不安的感觉时,他开始提醒自己:“这是妈妈信念,我要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个人生是轻松和丰盛的。”之后,他赚钱果然变得很轻松。如果你脑子中有这个信念:必须辛苦付出才能赚到钱,去听一听,这个信念是什么时候植入了你的心里?

  所以,当我们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语境下,我们曾经给孩子讲过的道理和说教,都很可能成为他们的限制性信念。而这个信念,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影响着他们。

  5、当孩子执着与“道理”“教条”“应该”的时候,就看不到当下,感受不到当下,无法识别真相。

  这是我今天重点想去阐述的一个问题。当我去追溯和探究我们行为背后的动力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头脑,执着于内心深处秉持的一些信念和应该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常常是被这些东西带走了的。当你的孩子执着的不再给把糖掉在地上的孩子一个颗新糖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样做不对,可以再给那个孩子一颗糖。我们甚至不接纳她表现的执拗和态度。这时候我们很想要告诉她,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一个人只能分一颗糖”,你得灵活一点也会掉进道理中。我们看不到你的孩子她现在的感受,她觉得这是你一直教她的道理,她没有做错。你不接纳她此刻的做法,判断、情绪和认知,她也会感到委屈和不公平。

  当我们放下心中的道理,先看到自己孩子的委屈和不公平感的时候,理解和接纳她正在经历的情绪和情感时,孩子放下对你的批评和不接纳的防御的时候。再去引导她去看到一个糖掉在地上的小孩的难过和渴望的时候,她也更能从道理中跳出来,回到当下去感受她人的状态中来。

  这不是一个极端的特别能说明一个问题的例子。在更加微妙的瞬间,我们掉进了头脑层面的认识、过往的认知和信念中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对当下缺少感受的。我们自动化的调用另一台“电脑的数据”(信念、道理、教条、应该)我们的注意力都不在当下去全情的感受事物和情景中。我们也就失去了对当下最准确和恰当的判断和认知,这时候,我们得出的结论和应对往往就是有偏差的。而在每一个一闪而过的决策和判断瞬间,我们都依据大脑的判断,偏离了当下。就让我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在下降。

  回到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当成人执着与道理和头脑的时候,我们训练了大脑,却弱化了我们的感受能力。与孩子的感受就会偏差,而处理孩子的问题和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就可能矛盾重重。对于特别小的婴儿,这种感受能力就更加重要,因为孩子不能更加清晰的表达和认知的阶段,他们的感受却更加敏感,他们能否被更好的理解和感受到,直接影响着她的人格发展。特别是共生期的婴儿,他以为自己和母亲是同一个人,而他的感受能更加贴合的被母亲识别和感受,能否获得相信的能力,直接影响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安全程度的认识,就是安全感。

  6、容易形成执着、控制、产生情绪

  当我们心中秉持了很多信念和观念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执着与符合我们的观念的事物的外在发展走向。特别是当这些信念和信条还未被我们识别和认知到的时候,它们却在潜意识层面,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去依据此规则和信念去感受去认知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去掌控外部事物。也会因为不能掌控而产生情绪。这就是佛家常说的“我执”。而往往这些信念,是自动化在我们做出判断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我们并未对这些信念在每一个当下是否更加适合做出评估。特别是很多信念是在儿时以幼小的孩子心中的生存为目的的状态下生成的,或者是在不同背景下形成了。往往并不适合新的环境和变迁。但是这些却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主导着我们的行为。像一只黑手一样,操纵着我们,有时候也会让我们感到无力和沮丧。

  7、强行贯彻道理的后果。

  当我们心中有这样的执念,而缺少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又缺少感受孩子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直接灌输道理。但是当孩子抗议和不接纳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用强硬的方式逼迫孩子接受这些规则。仿佛这就是需要她们必须做到的,这样做才对,否则ta就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在强行灌输的过程中最后很容易变成了捍卫自己的权威。孩子收到的就是被压制,不被看到,不被理解的愤怒、委屈、叛逆、压抑等情绪问题,甚至演变为更严重心理问题。

  8、什么样的家长易用讲道理去教育孩子

  在文章开头的阐述中,我提到那些非常社会化、人情世故练达、为人处世周全的成人,常常用说教和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实这是从现象上常看到的。这些成人往往从小的家庭环境也是这样的,很多规则和社会准则会更加根深蒂固的植入他们的心中。他们更擅长揣摩别人的心思,也表现的更爱面子,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也会更加缺少立足每个当下去感受人和情境,界限清晰的去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能力。因为关系和谐是他们更加看重的内在信条。

  还有一些可能是因为职业惯性的影响的家长,就是在职业中更加强调规则、执行、权威的职业;如教师、警察、军人。。。。还有一些权威型领导,当然这只是职业可能给人带来影响的元素,每个职业,每个团体和组织中,都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人格特质的人组成,不会完全受职业因素的影响。

  9、如何打破这样的代际传承

  更多的了解孩子,体会孩子,通过自我的情绪状态中的感受去体会孩子。

  无论如何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孩子与成人的不同,孩子与我们成人处在不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都是一点一点的认识更大的世界,慢慢社会化的过程。我们能更多体会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从孩子长大的过程,是怎样的认知、感受和体验和情感发展过程。我们也就更多的懂孩子每一个当下处在什么样的心理世界,更加接纳他们非同成人的认知和表现的时候。我们也就更加能够与孩子和谐相处,更加能够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回溯我们童年和儿时的感受却是不易的事情。我们需要更多回归自己的感受,甚至身体的感受去体会孩子。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在每一个当下的情绪情感作为线索去追溯那些情绪情感背后的动力原因。回归我们孩子般的原初体验。找回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与我们的孩子共同去感受内心世界。去更好的理解孩子,进而接纳ta们的表现。做出不同的反应和形成不同互动模式,我们就打破了不良的代际传承。

  训练自己去看到真实的孩子:

  当成人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断训练我们的大脑和逻辑思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距离我们的感受越来越远了。特别是工业时代和西方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和头脑的逻辑认知,渐渐远离传统文化下的人本身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需要更多的去看到孩子,更多的脱离大脑和逻辑思维的强迫控制。更多身心的投注在孩子身上,进入孩子的世界。看到真实的孩子,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正在他们身体里流淌的喜怒哀乐,理解、接纳、改变。

  减少认知方面、方法层面、领悟不深或缺少真实体验的照抄照搬方法和规则的学习,和对此的依赖。

  我们很多时候会通过各种认知上的学习,努力让大脑获得更多认知上的掌控感。仿佛知道的多,做到的就一定多。我们越往大脑里装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和规则信条,我们就越会用计算机的方式去调用数据去解决问题。我们越依赖身体和感受本身以外的能力,我们就离身体和感受越远。我们距离看到每一个当下的真相的距离也可能会越远。

  我们还会像西医一样看到症状,就想找一种药来治病。所以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我们也会更加希望找到一些对症孩子给我们的挫折现象中,找到一种立刻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会从现象层面看问题,寻找答案,照抄照搬的去使用一些在别人那里管用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结果可能却时常不尽如人意,反倒陷入更大的无力中。

  方法是基于理论的基础上,而理论是抽象自现实中。当我们脱离现实,符号式的使用理论和延伸的方法的时候,当我们缺少对一个方法的理论理解,当我们缺少对一个理论的实践体验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不能很好的应用方法和理论去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学习必须要建立在更多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才是充分的掌握,才能更加灵活的应用。才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有赖于我们的学习、实践、研究和领悟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也鼓励妈妈们去更多在与孩子互动中,带着觉察,做出尝试的方式从犯错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成长。

  增加自我觉察方面的训练: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我们更多的发现,当我们知道了很多的时候,我们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特别是一些方法类的学习。我们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好的方法,有时候能用得出来,有时候却用不出来。每一个互动不一定在我们预期的状态下发生和发展。这可能源自更深层的动力,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的一些自动化的认知、信念、情绪反应带走了。我们无法理性的做出判断,甚至理性的去按照教科书的方法去表达,去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在每个一个当下,更多的处于觉察状态中。看到自己、看到孩子、看到正在发生的互动关系,甚至是更加复杂的环境和关系对自己和孩子以及互动的影响。而在某种程度上你的觉察能力也极大的影响着你与孩子的互动的走向。

  而觉察的背后也需要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自动化模式,在模式自动化启动的时候看到、理解到、化解掉模式背后的动力需要。进而跳出自我的局限,看到当前事物的本质,更加妥善的处理事情。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和改变。

  创造更多减少自我焦虑,增加自我价值感的生活空间和环境

  刚刚我们提到,除了我们自己从原生家庭和成长过程中留下的自动化的思维、信念、情绪反应等情绪和认识模式。有时候我们也会受到环境、压力和一些事件和关系的影响。当我们处在与孩子之外的关系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紧张等状态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这些未被识别的情绪状态所带走。也可能因为一些因素触发我们的自动化模式,在每一次互动中都不能在当下状态。那么也会影响我们与孩子的互动和问题的解决。这是更大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当一对夫妻经济压力大的时候,他们遇见所有的事情都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夫妻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些家庭关系复杂的家庭,其实需要处理的关系也就更加复杂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出现状况,其实是受到更大的家庭关系和成员之间的动力关系的影响所致。而孩子是最小的弱势系统,他会最容易表现出症状。

  那么我们说,围绕着孩子为中心,作为成人,或者母亲来说,创造更多的减少焦虑的环境,增加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的生活空间和环境,也就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那么对成人与孩子的互动,最终是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切都是“在当下”

  而正念、瑜伽、参禅、打坐。。。。。就是一些先知们探索的修行方法......

【用讲道理方式教养孩子,究竟给孩子带去了什么】相关文章:

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08-17

不同年龄段孩子教养方式11-17

预防孩子走失的方式是什么11-19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成功?10-31

我用心教养的孩子为什么不优秀?10-28

教养与孩子的创意意识11-14

为什么你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10-31

孩子犯错如何惩罚?有效惩罚孩子的方式是什么?11-02

这些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看看你采用了哪种10-30

孩子消瘦究竟是什么原因11-1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