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爱孩子,孩子却不能同样爱父母?人们总说爱是双向的,这并不错。但爱很少有等价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孩提时的被呵护→少年期叛逆时的被容忍→初为人父→中年直至老年倾注于孩子的成长。
孩提时,我们都还只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成长。从呱呱坠地到识字学步,从学拿筷子到独自睡觉。一些简单的事物在天真的我们面前都显得珍奇无比,当然也会花许多时间去完成一件件成年人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么一些事,在父母的眼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会记录孩子的无数个第一次:第一声“妈妈”、第一次上楼、第一次上学、第一次看烟花······这些第一次或许之后我们自己都淡忘,但他们都记得,还会成为每年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回忆杀”。父母因为爱不厌其烦地把孩子引领上路。
少年时期,我们学会了叛逆,兴许是青春期的缘故,我们渴望用自己尚未丰满的羽翼去搏击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于是,父母的话不再顺耳,他们的教导也是显得多余,他们的恨铁不成钢背后满是对孩子的期望;然后,他们开始便收起自己的锋芒,不再去和孩子们对立,而是选择妥协,尝试着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和自己有代沟的孩子们沟通,只为了更理解他们、让他们成长得更好。但孩子在那时也许并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当孩子初为人父,满心都是装满喜悦。“这是第一次当你的老爸,我们的心情都有点复杂”整天围绕着孩子:他要吃点什么、是否着凉···才有了孩子的年轻老爸很少忘记了自己的老爸,仿佛现在开始他的人生才有了一个圆心一个支点,却忘记了自己的老爸之前也是这么对他,而他自己正在做父母曾经做过的事。
到了中年或老年,我们常听人说“等孩子···这件事忙完咱就不管他了”但其实“这件事”从来没有确定的止境:从高考到找工作到买房买车到谈恋爱到结婚,再到带孙子孙子高考···他们似乎是甘愿为孩子及后代奉献出很多很多的。或许在一个突然闲暇的午后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如今已是垂暮之年,却没好生孝顺他们。
在我看来,奉献与牺牲是父母爱>孩子对他们爱的直接原因,而追根溯源还是时间带来的成熟。父母之所以是父母,在于他们比我们先经历一遍人生,更准确的说,总是阶段性地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很少或者也不能体会到他们那个时段的心境。
但我希望,孩子们也尽自己最大的爱去回报父母,让他们能感受到你的心里有他“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儿去······”
爱,从来都不是单箭头。
确实,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大家都会认为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是义务!而父母根本不会奢望孩子是否爱自己。具体什么原因呢?我就来阐述一下。
关于题目本身不能认同,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疼爱孩子,或者说有些父母的“疼爱”是达引号的,他们对孩子的这种爱不是无私的,需要以孩子的无条件服从为回报。这样让人窒息的爱无法收获孩子的爱。
关于这个问题,球妈这样回答。
我感觉孩子爱父母和父母爱孩子同样深。但是爱的方式有所不同。而且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感受方式都是不同的。
作为父母的我们爱孩子是天然的,但这种爱不要掺杂太多渴望回报的成分,更不能刻意去感动孩子,非要孩子体会到父母多爱他。有时候爱在无形中注入孩子的心里,比你用话语表达出来更有意义。
最后千万不要用物质去衡量你爱孩子的程度,孩子暂时没有经济能力,即便将来有经济能力,也不要总希望物质的回报等同与爱的回报,这样,就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看的太狭隘了。
人也和其他动物一样,爱孩子,是天然的母性所使,是自然的,身不由己的。孩子爱父母,是人定的规矩所限制,是责任和义务的驱使,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孝顺父母没有疼爱孩子顺当、自觉、心甘情愿。
【为什么父母都疼爱孩子,孩子却不能同样爱父母?】相关文章:
为什么说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11-18
为什么父母喜欢控制孩子04-25
为什么孩子会讨厌父母04-25
所有哭泣的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接纳!11-03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10-01
没有教养的孩子,父母都喜欢偷懒10-30
父母为什么斗不过孩子?因为孩子是父母心中永远的软肋11-01
为什么孩子总无视“父母的警告”?11-04
父母争吵为什么会使孩子生病?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