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有底线

时间:2023-11-20 12:27:36 教育 我要投稿

  非被揍一顿才听话

教育孩子要有底线

  为了让孩子早点睡觉,在9点前我就创造好了条件,收拾好了一切,孩子也能准时躺在床上,但他不睡觉,非开始各种折腾:让给他读一本接一本的绘本书,一趟又一趟下床拿东西,隔三差五就要上一次厕所(不管有没有尿),非得折腾到11点多我吼了他甚至打了他,他才会在大哭一场后安静下来睡着,之后我也曾后悔过,我也是不想发脾气的,但每天都要折腾到这么晚,作为老母亲的我实在忍不住啊!

  一位妈妈发来了这样的问题。

  相信在许多家庭中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孩子不肯睡觉的问题,还包括在生活中给他设定各种各样的规矩:不能吃很多糖,玩具玩过之后要及时收拾,不能看太久的电视,饭前必须要洗手,不能打人咬人……如此这类问题,总是会受到熊孩子各种“不怕死”的挑战:

  在还小的时候熊孩子们多半会选择和父母硬来:满地打滚,哭闹尖叫,上手打人,上嘴咬人;在长大一些后,熊孩子们则选择使用迂回战术:找借口找理由,撒娇,顾左言他,满口应下却不做等。

  总之,熊孩子们是放着父母的好话不听,“偏向虎山行”地把父母弄得崩溃发火儿,在被臭揍一顿后才乖乖按着家长说的话去做。

  “不打就不听话”的症结所在

  不被打一顿就不听话,这样犯抽的孩子,难道天生就不配被人好好对待吗?

  不,那种“不被打一顿就不听话”的孩子,其最根本的症结所在是:不晓得父母的“底线”在哪里,于是就把父母的情绪崩溃当成了“底线”。

  孩子怎么会不晓得我的底线啊?我的底线就是让他在9点的时候上床躺好乖乖睡觉啊,可他就是不听啊!

  不不不!或许你对“底线”有些误解——“底线”不是嘴上说说就算的,是你真的做到了才算的啊!

  许多父母管教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在嘴上说:“到时间了,该睡觉了”,但身体却在不停地配合着孩子,使得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想让你念书你就给念了,要下床拿东西你就让拿了,要上厕所你就让他上了……

  如此的要啥有啥,哪里还有“底线”了?

  你用真实的行为告诉了孩子:妈妈嘴上说着让你去睡觉,那也只是说说而已,其中真正的意思是——你可以再听一会儿书,再下床拿几次东西,再上几次厕所……总之,在妈妈没有发火儿之前,你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什么时候到了妈妈的底线呢?不晓得,这得看妈妈的脸色了:在妈妈要发火儿,大声说话,开始动手打人时,就是妈妈的底线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听话躺好乖乖睡觉了。

  无论你是多想要孩子早点睡觉,但你实际行为无不在向孩子传达“你还可以再磨蹭一会儿”的信息,由此,就形成了“不打一顿就不听话”的恶性循环。

  何为“规矩”,何为“底线”

  我们总在说:“要给孩子立规矩,设底线”,但有不少父母是不太明白“何为规矩,何为底线”的。

  规矩和底线就如同“不能杀人放火”“不能跳楼”一样,无论孩子如何撒娇,哭闹耍脾气,都是绝对绝对不可以的事情。

  设想一下,若是孩子满地打滚闹着说:“我要跳楼,我就要跳楼,如果你不让我跳你就不是一个好妈妈;如果你不让我跳我就会在这里一直哭,直到哭死在这里……求你让我跳一下吧!”

  你会心软答应他的请求吗?

  你会在孩子跳了之后,认为那不是自己的错,而应该是孩子自己的错吗:“我都说了不要他跳,但他非要跳,我能有什么办法!”

  想必不会有妈妈这样做这样想吧?

  你一定会拼尽全力去拦着孩子,把他牢牢地控制在身边,时时刻刻看着他,不让他有一丝能跳楼的机会,对不对?

  如果你能做到这样,那么恭喜,你守住了一条“底线”。

  设置自己的“底线”

  “底线”就是边界,是悬崖,是在要有你在,死都不能跨越过去的东西。孩子还小不懂事的时候,会试图突破你的底线,他不会理会你到底说了些什么,只会去看你做了什么。当他发现这条线是可以越过去时,那么对孩子而言,这条“底线”就是不存在的;当他发现,无论如何他都越不过去时,下次就不会去白费力气了。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要好好想想——对待孩子你的“底线”在哪里,然后在自己情绪崩溃前牢牢守住它。

  若是你觉得,孩子在上床时安静下来是你的底线,那么在孩子上床之前,就需要把他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完,在孩子上床之后,就死守你的底线,除了“安静下来”,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如同“跳楼”一般,是不被接受的。

  若是你觉得这样太严格了,你无法坚持下去,你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底线,例如:在上床后读2本书之后孩子安静下来,或者在玩儿到9:30之后安静下来。

  或者你可以把底线调到最低:可以玩儿到和父母一起睡。

  随便你的底线在哪里都可以,因为它是你家管教孩子的一种方式,是你管教能力所能到达的地方。

  但要切记,不要在嘴上把规矩设定得太理想,身体可以执行的“底线”却又退得很低,明明就是自己心软没有执行力,却偏偏把管教的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说什么“是因为孩子调皮不听话”。

  孩子没有顽皮不听话,更不是欠你的那顿打,他只是按照你“行为上设定的底线”去做了而已,又有何错呢!

  “立规矩设底线”全都是笨功夫

  我家糖豆在每天10点给他晚安吻后,就会乖乖躺床上睡着,虽然有时也会翻来覆去睡不着,但从来不会有跑下床的行为出现。

  这并不意味着他有多听话多么乖,只是因为他在1岁多的时候就尝试过冲破我的底线,结果就是各种不被我接受:只要他下床,不管多少次,我都会把他抱回去,坐起来多少次我就把他放倒多少次,不允许玩玩具,不给读书……

  哭吗?孩子因此也没少哭,可他总有哭完的时候啊,我就静静看着他哭,如果他接受了我的做法,我可以抱抱他安慰一下,然后就得躺床上准备睡觉了。

  总之,除了安静躺床上慢慢入睡,他没有其他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大声说话,也没有冲他发脾气,当然也没有动他一根汗毛。

  在孩子每次都因触碰到我“底线的高压线”被反弹回去后,自然就乖乖躺在了床上,即使我没有在身边,他也不会跑下床,因为他知道就算跑下来也是没有用的。

  其实,给孩子立规矩设底线是没有什么锦囊妙计的,全都是笨功夫:从一开始就守住底线不动摇,把有限的耐心与精力都用在执行规矩上,做到“温柔且坚定”。许多家庭是既不温柔也不坚定,从一开始的纵容到最后的崩溃,自己没底线还乱发脾气,之后还把责任都甩到孩子身上。

  所以,在那些“不打不听话”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内心软弱的父母:在情绪稳定时,没有执行规矩的能力,只会通过愤怒及暴力去守住自己的底线。

  一时的软弱,永世的伤痛

  当然,这种软弱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你做不到温柔与坚定,一直依靠情绪去执行规矩也没什么,孩子看着你脸色、摸着你脾气逐渐长大,这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教体系,只是你要意识到以后会发生的事情:

  既然情绪等于规矩,那么为了维持规矩,你就需要不停的有情绪,即使你没有情绪也要假装有情绪,这样会使你看起来总是不高兴,感觉一副随时都要发怒的样子,你甚至不敢给孩子一点好脸色看,因为怕孩子“蹬鼻子上脸”。孩子会因为内心的防御机制,在对外界的刺激逐渐麻木的同时,对你的情绪也有了一定的“抗药性”,于是你不得不吼得更大声,打得更用力,借此激起孩子的反应。

  这两种后果会逼得你对孩子越来越残酷,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差劲。

  当然,亲子关系差的家庭那么多,也不差你一家。

  只不过当你因为缺乏温柔与坚定而逐渐“失去”孩子时,你要明白:这是源于你当初无法坚守底线的错,而不要怪孩子顽皮,“不打不听话”就好……

【教育孩子要有底线】相关文章:

孩子的6个底线教育08-24

给孩子“进补”要有度11-07

孩子的活动要有安全的保障11-07

孩子吃甜食要有度11-18

孩子会不断试探父母底线吗11-11

给孩子买玩具要有什么讲究10-03

孩子吹空调要有度有量08-28

孩子的教养一定要有规则09-19

家长要对孩子要有同情心11-08

家长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11-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