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破惯性思维是好事吗

时间:2023-11-10 12:31:49 教育 我要投稿

  打破惯性,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唤醒探索与好奇的渴望,自然能养成自我觉察的习惯,储备足以面对未来又能带着走的身体能力。

孩子打破惯性思维是好事吗

  一个人的创造,思考及想像力,需要由体制内外的教育,完整获得。生活在学习节奏刻不容缓的氛围,成长中的孩子对于未来的方向,常有许多困惑与挫折,这样做是对的吗?会不会失败?该如何选择?往往容易迷失,自己是谁?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活出自己,认识自己,就成为最根本也最必要的基础。

  动身体,摆脱成见,跨步往前

  动身体的重要性,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儿童及青少年每天应至少有60分钟以上,适当的中强度身体活动,不仅提高专注力与记忆能力,同时能刺激大脑海马回里的干细胞,发展出新的神经细胞,建立新的学习模式。喜欢动身体,有运动习惯的12~18岁青少年,学习动机强且对生活的态度比较正向。其感知力,探索力,社群力,跨域力及创造力等的表现行为上,相较没有运动,或者单一运动类型的分数更为突出。

  打破惯性,让生理影响心理

  试试几个小技巧,不只是孩子,成人也很需要。首先从改变姿势开始,沮丧的人容易弯腰驼背,显得没有自信,让自己抬头挺胸且摆动双手的自在走路,就能让活力加倍。有些人紧张时会全身冒冷汗,身体容易摇摆乱动,若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双脚贴紧地面,肩膀与腰间沉稳有力,练习以稳定身体核心的姿势站立,心情会不由得变好,展现满满元气。呼吸也是重要关键之一。缓慢的深呼吸能让急促的心跳和缓下来,在一吸一吐间,身体也会逐渐解除紧张状态。身体蜷缩的人,呼吸短浅,脖子和肩膀僵硬,连血液循环也不好,全身也更加容易被压力所影响。

  另外,表情也会透露内在心境。经常在台上演说的演讲者,看起来总是自信满满,其实是经过上百次与上千次的反复练习,才能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许多医学研究也证实,笑容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帮助,脸上挂满笑容,心情自然会变好。在家对着镜子是很好的练习,通过表情改变心情,发自内心的笑容最令人感觉自信,即使艰难事件迎向而来,也能各个击破,轻松瓦解。

  和自己许下承诺,做一个有感觉的人

  和越多孩子相处接触,越有机会了解,真正拥有自由选择能力的孩子并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身体的认识与自我觉察不够,因此一旦面临压力或选择时,容易无所适从。

  身体觉察是多元智能开发,品格习惯养成,群我人际的互动,身体教育的实践,以及美感教育最重要的根本,重要性不言可喻。

  如果能够从动身体,打开感知的能力,通过肢体的延伸,探索身体的极限与各种可能,在松驰之间,感受压力的收与放,孩子会开始学着思考:“原来这就是压力,原来我可以面对它,也可以找到它从何而来!”,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出发,正视眼前的挑战,从自我觉察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身体认同或是身体觉察,都要从认识身体开始。通过探索的过程,孩子能找到自己身体的重心,感受呼吸,为身体与生活,找到适合的节奏与平衡。

  动身体,做自己,具备身体认同能力的孩子,对生命将永远热情,对世界的好奇会永无止尽。

【孩子打破惯性思维是好事吗】相关文章:

孩子自己做主是好事吗11-09

孩子非常机灵是好事吗11-09

孩子的优点多是好事吗11-09

孩子大喊大叫是好事吗11-09

孩子养起来很省心是好事吗10-31

父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好事吗09-12

孩子喜欢听大人读故事是好事吗10-15

孩子一进门就叫“妈”是好事吗11-10

巧妙打破孩子的“钱”规则09-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