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孩子可是个技术活,可惜很多父母都忽视了

时间:2023-11-04 17:47:40 教育 我要投稿

  看过一则有趣的故事:

表扬孩子可是个技术活,可惜很多父母都忽视了

  一位中国的访问学者,到北欧当地一位教授家中做客,进门看到教授5岁的小女儿——满头金发,眼睛灵动。学者禁不住夸奖道:“你长得真漂亮!”

  教授当时没说什么,但是在小女儿离开后,教授竟一脸严肃跟这位学者说:

  “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

  访问学者一脸疑惑:我夸奖她女儿,怎么还做错了?

  后来教授解释说:

  “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但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最后,学者非常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

  夸奖孩子却被要求道歉,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见了这个:

  夸奖孩子,是一门技术活。

  来看一个关于螃蟹的故事:

  有人看渔夫把捕到的螃蟹往一个不太深的箩筐里一扔,就不再管了。

  于是这个人好奇地问:“你就不怕螃蟹跑掉吗?”

  渔夫哈哈大笑,说:“跑不了,别的螃蟹不会让它跑的。”

  这个人凑近一看,果然见到当有螃蟹往上爬箩筐时,

  其他螃蟹就“七手八脚”地来拉它,试图自己踩着它上去。结果就是任谁也甭想爬出去。

  这和夸奖有什么关系?

  其实关系很大:“螃蟹人格”,往往都是被夸出来的。

  很多家长致力于把孩子打造成“别人家的孩子”,“你比谁谁厉害”、

  “你是班上最聪明的”……让孩子置身于竞争关系中,导致以后遇到进步瓶颈,

  他们第一时间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只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什么是螃蟹人格?这就是。

  这也是家长们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攀比式夸奖。

  盛赞之下,必有“螃蟹”——攀比式夸赞更容易培养出“螃蟹人格”。

  总和别人作比较,却忘了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竞争对手。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恶性循环——考不好被批,被批后依旧考不好。

  长期得不到关于数学的正向反馈,

  数学,就成了我们的一个负面心锚。

  什么是心锚?

  固定我们过往的某种情绪感受的按钮,触发这个按钮,也就触发了相应的感受。

  这正是很多孩子,提到数学就感到恐惧原因。

  而夸孩子的过程,

  就是给予孩子正向反馈的过程,

  更是不让孩子产生负面心锚的过程。

  网上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个四年级孩子写了篇作文,兴冲冲拿给母亲看。母亲看过就知道,这篇作文水平一般,但她却说:这次作文用了两个成语,有进步,下次再多用一个!孩子很开心,把母亲的话记在心上,并在下一次作文中多用了两个成语,然后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还是觉得一般,但她又说:这次用了一个排比句,很不错,下次可以尝试其他句式。孩子更高兴了,每天坚持写作文给妈妈看。高中的时候,孩子已经在当地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了。

  这位母亲的聪明之处在于运用了登门槛效应——每次只夸一个小细节,让孩子渐入佳境。

  如何夸奖孩子?

  泛泛而夸,不如赞美细节。去发现孩子的进步之处,并夸到“点”上,比起被敷衍地夸奖,孩子更需要的是被认真、细致地看见。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妈妈参加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您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细思过后,妈妈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饭,并且没让她喂。

  这位妈妈的做法同样有可取之处——让孩子跟自己比。

  夸奖要切合实际。这里的实际,是切合自己的实际,而不是别人的实际;

  跟自己做比较,而不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

【表扬孩子可是个技术活,可惜很多父母都忽视了】相关文章:

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远超你的想象,可很多父母却都忽视了!10-29

生活,能教会孩子很多很多~08-26

没有教养的孩子,父母都喜欢偷懒10-30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苦10-01

所有哭泣的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接纳!11-03

让孩子减少坏行为增加好行为,真是个“技术活”~10-29

遛狗也是个技术活10-16

为什么很多女生都体臭04-10

为什么很多孩子总是跟父母对着干?10-31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懂父母们的良苦用心?11-0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