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爱说的这话有毒,宝妈可要注意了

时间:2023-11-04 08:26:14 教育 我要投稿

  老人带孩子不能说什么话?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人带孩子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走的请老人帮忙带孩子的路,因为父母都需要工作。可是,两代人的育儿理念往往不一样。

老人带孩子爱说的这话有毒,宝妈可要注意了

  我们年轻一代,每天都在接收最新的育儿知识,可老人却还在用几十年前的育儿经验带孩子。从辅食、被褥,到上幼儿园、兴趣班,都可能让两代人辩论不休。最让人头痛的是,有些话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很大,可老人却经常动不动就说出口了。

  这时,妈妈又要怎么应对呢?

  “打死你”

  【案例】

  2岁的果果走路不注意,经常撞到桌子,哇哇大哭。

  跟很多老人一样,果果奶奶也是每次都生气地拍打桌子,并骂桌子:“谁叫你挡住我们果果的路了,打死你,打死你!”

  而果果呢,也学着奶奶的样儿,边打桌子边喊:“打死你!”

  逐渐地,果果变得霸道起来。如果走路时,正好有小朋友站在他前面,他就直接扬起手打人,并大喊:“别挡我的路,走开!打死你!”别的小朋友都不敢跟他玩了。

  【分析】

  用打桌子来释放自己的情绪,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奶奶教会了果果错误的归因,把受伤的责任都归到无辜的桌子身上,而且教会了果果打人这个不友好的社交方式——容易让孩子陷入自我中心,养成自私、霸道的性格。

  【妈妈怎么做】

  告诉老人正确的教养方法:

  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宝宝刚才撞到餐桌了,一定很疼,所以哭得很伤心。”

  正确归因:“不过你看,餐桌一直在那里,它不会动,也没有故意撞宝宝。是宝宝自己走路撞了餐桌,才会疼的。”

  跟孩子讨论更好的处理方法:“我们以后走路的时候,如果前面被桌子挡住了,要怎么做呢?”“是不是绕过它就不会撞疼了?”

  如果婆婆说不通,可以让老公出马;同时,找一个时机跟孩子聊天,和孩子一起讨论被撞的事儿,帮助孩子正确归因。

  如果妈妈刚好撞见这件事情,可以把孩子抱到一边,跟他说:“对于这件事,妈妈和奶奶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许哭”

  【案例】

  ① 程程奶奶见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觉得心烦气躁,就跟程程说:“别哭了!真是个爱哭鬼,烦人死了。” (直接表达自己对孩子哭闹的厌恶)

  ② 皮皮5岁了,有时候磕碰受伤了会哭一下,尤其是妈妈在身边的时候。这时候,奶奶就说:“男子汉不许哭!爱哭的男孩子羞羞脸。”

  ③ 豆豆想要玩哥哥手里的玩具,可哥哥不给,豆豆就发脾气大哭起来。爷爷走过去调节,让哥哥把玩具给豆豆玩会儿,可哥哥还是不愿意。

  这时候,豆豆哭得更凶了。爷爷使出了各种方法,都哄不好,就改变策略,跟豆豆说:“不许哭,再哭,爷爷就不爱你了。” (威胁,撤离对孩子的爱)

  没想到,这句话让豆豆哭得更伤心了,爷爷没办法,就又说:“你不哭,爷爷就给你买……”(利诱,不哭就买东西)

  【分析】

  哭,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有力语言。只有一直哭却总得不到回应的、绝望了的孩子才不会哭。

  孩子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来释放自己的伤心、难过、委屈、愤怒等情绪。而一个不被允许哭的孩子,情绪是受到压抑的。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自然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妈妈怎么做】

  告诉老人,想养出一个情商高、善于表达、敢于争取的小孩,第一步,就得允许他有哭的自由——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哭,男孩子也是。

  当孩子哭泣,大人做最好的做法是:抱着孩子,或者陪在孩子身边,接纳并说出孩子的情绪,而不要试图去制止。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妈妈(奶奶)知道,你现在很伤心(生气、委屈、难过、愤怒),你想要……”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讲道理,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

  这套方法,老人也许不容易学会,那妈妈就多言传身教。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至少妈妈可以无条件接纳他的情绪。对孩子来说,这个非常重要。

  “你再不听话,我就揍你”

  【案例】

  齐齐的爷爷是个急性子,只要齐齐不听话,他就扬起手,着急上火地说:“你再不给我老实点,我就揍你了。”“你再不听话,我就要动手了。”

  但是,他从来都只是吓唬他,并没有真的打过齐齐。齐齐小时候还有些害怕,可长大一点就知道,爷爷舍不得打。所以,当爷爷这么说时,他也故意挑衅说:“好啊,来打我啊。”

  而且,他也学到了爷爷这招,在和其它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经常抢别人玩具,并用这样的话去吓唬别人。

  【分析】

  老人带孩子,如果孩子不听话,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吓唬。

  然而,这种虚张声势的吓唬也许当时有点震慑作用,但对孩子长期的负面作用更大。

  它让孩子明白:大人的那些话是没有意义的,你是不会打我的;你打不打我,都没有关系,我也不怕。

  最重要的是,他还学会了一个与人交往的坏方式,就是谁要是不听我的话,我也可以打谁。

  【妈妈怎么做】

  开个家庭会议,和老人一起商量,给孩子建立好规则,然后所有家人都按照规则办事。

  规则可以具体详尽一点,比如有些情况,孩子只是想要探索,就不要管太多;而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就一定要按照规则办。

  规则里的惩罚方式,最好是自然后果,而不是打骂和吓唬。

  比如孩子喜欢吃饭时边吃边玩,那么我们就严格规定好吃饭时间,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吃完,也要收碗;而且,如果饭没吃完,那么到下一顿正餐之间,没有零食可以吃。

  实践几次之后,孩子就能品尝到边吃边玩、吃不完饭的后果了。

  “别的小朋友都会了,就你还不会”

  【案例】

  这个夏天,奶奶想给2岁的囡囡把纸尿裤戒掉,并教她自己如厕。可是囡囡就是不配合,她不愿意坐马桶,每次一坐下,就说没有,着急要站起来。可一穿上训练短裤,就尿尿或拉??了。

  为此,奶奶没少骂囡囡。她还经常跟囡囡说:“咪西、帅帅他们都会自己坐马桶了,就你还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但是,奶奶的话对囡囡一点作用都没有,她每天还是照样不愿意坐马桶。

  【分析】

  “别人家的孩子”是中国孩子的公敌,我们这一代就是在这种声音中长大的。

  老人想通过跟别人比,来激励孩子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更多的孩子反而在这样的对比中,丧失了自信。

  【妈妈怎么做】

  告诉老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有些人快一点,有些人慢一点,这些都没有关系,不要太着急,更不要去贬低他。

  因为孩子在受到鼓励的时候,会更愿意去尝试和改变;而在被指责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抗拒成长。

  并且,妈妈自己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多学习育儿知识,了解更多的方法,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比如,给孩子一个更舒适的儿童马桶,或者在他坐马桶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给他讲故事,或者给孩子一个专属的如厕玩具;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及时夸奖他,让他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可以做得很好。

  “妈妈不要你了,奶奶陪你玩”

  【案例】

  圆圆妈妈因为上班时间早,家离单位远,所以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出门了。出门时,圆圆还没有醒,妈妈也就没有叫醒他。

  然而,圆圆每天醒来,看到妈妈不在身边,就会哭一阵。这时候,奶奶就跟他说:“妈妈不要你了,奶奶陪你玩啊。来来,奶奶给你一个好吃的果果……”

  有时候,圆圆玩着玩着,就会突然伤心起来,眼眶湿润地说:“妈妈不见了。”

  而且每天晚上,妈妈下班回到家后,圆圆就特别黏她,甚至一个晚上要醒五六次,只为了吃妈妈的奶。

  【分析】

  “妈妈不要你了……”很多老人都喜欢说这句话,有时候他们只是想要逗孩子玩,却不知这句话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伤害。

  圆圆是个安全感不足的孩子。本来,妈妈早上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离开,已经让他很焦虑了,可奶奶却补刀说“妈妈不要你了,奶奶陪你玩”,这就更加破坏了他的安全感。

  所以,只要妈妈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就要非常黏妈妈,因为他怕妈妈再次离开;他一晚上吃五六次奶,也只是为了确认妈妈一直陪在他身边,妈妈一直爱他。

  【妈妈怎么做】

  告诉老人,这样说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并且在和孩子分离时,尽量建立一个分离仪式,比如,亲亲孩子的脸蛋,跟孩子挥手拜拜,告诉他:“妈妈上班去了,晚上下班回家,就又可以陪宝宝玩了。”

  如果出门早,没机会做分离仪式,那就要老人配合,告诉孩子妈妈上班的事实真相,千万不能说“妈妈不要你了”。

  如果老人觉得这句话没什么不好,坚持要这么说,那么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奶奶是逗宝宝玩的,妈妈最爱宝宝了,妈妈只是上班的时候早,走的时候不忍心吵醒宝宝……你看,妈妈不是每天下班后就准时回家陪宝宝吗?”

  有时候,老人比较看起来比较固执,或者表面上说通了,可说话的习惯却很难改掉。我们也不必勉强。妈妈做好妈妈就好——妈妈如果每天都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就能更好地影响孩子,从而削弱老人的育儿观对孩子的影响。

【老人带孩子爱说的这话有毒,宝妈可要注意了】相关文章:

配方奶粉冲泡有讲究 宝爸宝妈要注意10-02

秋季宝宝喝水有讲究 宝爸宝妈需要多注意10-02

宝妈发朋友圈注意事项04-10

宝妈注意新买的衣服不能直接给宝宝穿08-21

孕期常见的几个皮肤问题,宝妈们要注意!08-24

注意这13种老人不适合带孩子!10-28

适合宝妈的副业04-27

宝宝穿衣有讲究,宝妈需注意四件事10-06

宝妈注意产后7件事情会加速身体衰老10-27

适合宝妈减肥的水果09-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