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孩子谈论“死亡”,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更好的活着

时间:2023-11-01 10:41:08 教育 我要投稿

  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解释死亡,如何让孩子明白并接受之前朝夕相处的亲人,为何会突然永远离开,再也无法回来?

我们和孩子谈论“死亡”,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更好的活着

  有一次一位妈妈问我,孩子五岁,爸爸几个月前病逝了,她一直在对孩子隐瞒,告诉孩子爸爸在很远的医院治病。

  但是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她会疑问“爸爸在住院,妈妈和奶奶为什么不去照顾?”“爸爸的手机为什么在家里?”“爸爸怎么连电话也不给我打了?”“我为什么不能去看爸爸了?”……

  这一系列的疑问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不但无法安抚孩子,反倒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和不安。

  就像这位妈妈说的,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就表现的胆小粘人,去洗手间也必须有人陪着。

  孩子不会精确的表达,或者她隐隐约约的知道却又无法得到肯定的回应,她敏锐的感应着大人间的言语和情绪,压抑着自己的疑问和情绪,但是不安分的情绪总会伺机而动,懂事的孩子努力的迎合着大人的生活,但却抑制不了真实的恐惧和不安。

  其实让我们难以开口的原因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死亡的焦虑和不接纳,以及对于未来那些未知的恐惧和无助。

  我们自己内心无力承担这份沉重,于是自然而然的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们认为孩子更无法接受,于是我们不忍心让年幼的孩子来承受这份痛苦。

  而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因为我至今依然能清晰得记得我五岁时,我的爷爷去世时的场景,依然记得他安静的躺在棺材中的样子,依然记得家族中有人提醒我“爷爷脚疼,快给爷爷捶捶脚!”。

  最重要的是,我依然记得我当时的感觉,虽然我不明白当时的场面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当时是伤心的,没有人告诉我,但是我能感受得到。

  我的大宝大概在两年前就意识到了“死亡”这个问题。

  她有时会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你就老了。等我老了,你就死了。”

  那时在孩子眼中,这个“死”没有感情意义,是纯正意义上的客观事实。

  再后来她会说:“妈妈我不要你死”。

  因为这个时候,她已经赋予了“死亡”人的感情。

  前几天带着全家一起看了《寻梦环游记》,孩子从最初有点害怕,到最后看到爸爸埃克托给女儿Coco唱那首《请记住我》时开始失声大哭,一直到影片结束走出影院,她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我知道,她看懂了影片中的死亡。

  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他有能力理解和接受,也有能力去复原。

  就像看完电影后,我和孩子说起我的奶奶(孩子的太姥姥)时,孩子说:“我会一直记得太姥姥的。”

  显然,她理解了一部分精髓——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所以说,让我们无法开口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委婉的说明白,并让孩子用最少的感情消耗去接受。

  同样是死亡,跟孩子解释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对孩子的影响力,取决于我们自己内心接纳的难易程度。

  比如有一位妈妈说,之前孩子的太奶奶去世,她就能相对轻松的对孩子解释死亡。

  但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的离开,就会无从开口。

  重要的不是我们具体说了什么,重要的其实是我们的态度。

  我们需要比孩子从容,然后用自己的从容去接住孩子的困惑和焦虑,并把它们转化为孩子能够承受的认知和情感。

  我们面对孩子时,过度的沉陷于悲痛中不能自拔,或者是强行压抑自己的悲痛表现的不为所动,都是在逃避现实问题。

  前者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恐惧和消极,后者会让孩子更加困惑,产生更多的情感矛盾。

  当孩子去询问死亡时,他更多的是好奇和探索,他更需要的是得到让他安心踏实的答复,而不是我们幻化出来的让他们更加不明白的“天堂”。

  死亡,是一件既神秘又坦率的事情,避而不谈,并不会改变生命有一天终将逝去的事实。

  有些家长避讳谈到“死亡”,认为不吉利,不允许孩子说,不允许孩子问,甚至告诉孩子能长生不老。有些家长会用“羽化”、“升天”等这些抽象的词来对孩子解释,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反而会让孩子在遇到类似的事件时,产生困惑和信任危机。

  没有对死亡的认知,就谈不上对生命的敬畏。

  近年来,屡屡上升的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就是我们教育中对于“死亡教育”的欠缺所导致的恶果。

  关于死亡,每个爸爸妈妈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没有标准。

  但有一点,孩子的提问,透露着两个信息:

  1、他们希望得到认真、不回避、不敷衍的回答。

  2、他们渴望得到确定的安全感,他们潜意识里更渴望更好的活着。

  就像大宝问我:“妈妈,我会死吗?”

  我说:“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死去,但是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活着的每一天过开心。”

  很长一段时间后她又问过我:“妈妈,你还有多久会死?”

  我告诉她:“我也不确定,但是妈妈会努力锻炼身体,好好吃饭,这样我就会陪你很久很久。”听到这样的回答,她就会明显的感到踏实和开心。

  所以面对失去亲人的孩子,我们要用稳定的情绪,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告诉孩子真相,不要让孩子去困惑和猜忌。不要隐瞒真相,让孩子在形式和心理上都要与去世的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我之所以在爷爷和奶奶去世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感觉和回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爷爷去世时,我参加了葬礼。而奶奶去世时,很突然,并且我也没能参加她的葬礼,心理上和形式上,都没有与她真正的告别。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亲人的离开只是换了一种陪伴和爱我们的方式,祝福永远都在。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接纳,并且在感情上接受。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最聪明的办法,莫过于借助绘本、电影、节日。

  《寻梦环游记》之所以老少皆能为之动容,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它疗愈了我们内心不为所知的遗憾。

  当我们跟孩子谈论死亡时,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活着。

  讲我们从哪里来,生命如何诞生,如何成长,如何绚丽,如何陨落,如何消逝,最后如何在我们的记忆中扎根,慢慢内化成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最关键的是,爱和祝福一直都在!

【我们和孩子谈论“死亡”,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更好的活着】相关文章:

谈论父母压力与儿童虐待09-14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成长04-25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好04-25

如何给孩子更好的陪伴10-26

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04-03

如何更好的理解孩子05-27

如何告诉孩子“死亡”的概念?10-30

如何和爱人相处更好04-12

如何和孩子谈性10-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