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面对家庭
孩子渴望得到足够的倾听和陪伴
父母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虽然经常会买些好吃好玩的东西回来,但每天与孩子面对面聊天、做事情的时间少之又少。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陪伴,精神上会十分贫瘠。
在一项调查数据中,63%的孩子渴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50.7%的孩子选择“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期待父母能听到”,30.4%的孩子选择“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努力说服父母认同”。
由此可见,比起物质上的满足,孩子们更加期待父母给予精神层面的尊重和关爱,给予他们更多的表达空间,更多陪伴他们的时间。
笋干老师建议家长,陪伴孩子要抓住7个黄金时间点:上学前30分钟、去上学的路上、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孩子从学校回到家的时候、当家长下班回到家时、晚饭时间、睡觉前1小时。
当孩子遇到困惑或表达时,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呆在一起,倾听他的苦楚,对他的意见给予认可肯定,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真的,这些就够了!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倾听和陪伴才是真正的爱;认同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是真正的精神滋养。
02.面对学校
孩子渴望获得友谊和学会做人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双休、节假日以外,每年有近200天的时间是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一起度过的。可以说,同学和老师是孩子精神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在彼此相处、交往的过程中,24.7%的孩子渴望学会做人;37.3%的孩子渴望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怎样获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感,怎样在友谊中保持自我......这些精神养料会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充实自我。
然而,现在的很多家长误把“学习成绩”当做孩子的首要需求,因此压缩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没有其他收获”。
但在孩子的眼里,最让他们感到自豪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学历压力。借用纪伯伦的一句话,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家庭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所以,请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别逼得太紧。当他们友谊的需求得以满足后,进阶会满足下一个需求——回到学习的正轨。
03.面对社会
渴望有参与体验和实践机会
平日里父母害怕孩子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把他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面,总是把压力和困难都往自己身上扛。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在一项“中国孩子精神成长需求调查”中,30.9%的孩子表示认同父母的想法。34.9%的孩子不再满足于父母的标准答案,他们渴望通过真实的实践和体验,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孩子独自在家一切都需要自理。如果连家里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的话,还何谈在社会上生存呢?
如果你真的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就让他参与到家庭的计划中去,一起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同样,你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独挡一面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我们培养孩子的主要目的——坚强的立足于社会,在激烈的角逐中,不被残酷的现实所淘汰。
04.面对自我
孩子渴望独立自主
我想对家长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别再说“孩子太小,不懂事”之类的话了,其实孩子远比你想要的还要坚强。
孩子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充满勇气,敢于冒险,勇于挑战新事物,从未知的探索中发现新的自我。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能够独立思考,事情能由自己做主,并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
这也是父母培养和教育孩子的目标——关爱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要去主导孩子的生活,让他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更何况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终极奥义,就是当孩子满足了物质、爱、信任、安全和归属感这类低一级需求后,逐级递升向尊重和自主的高级精神需求。
对于孩子物质的需求来说,父母可以“吝啬”一点,但在孩子的精神需求方面,则要做一个慷慨的施予者。
让孩子的精神需求从单调变得丰富,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精神上贫瘠的人,其人格才会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