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富弼、韩琦。
庆历新政是哪三个人1
庆历新政是哪三个人
庆历新政是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范仲淹主持的社会改革。宋仁宗时期(1023—1032)宋朝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军事都面临巨大问题,集中表现为冗兵、冗员、冗费等现象严重。庆历三年(1043),仁宗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他们以整理吏治为中心,条陈十事,推行新政。
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大家。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一般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三苏都是比较有名的.文人,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其中尤以苏轼,取得成就最多。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据说早期不愿意读书,在27岁那年才开始奋发读书。其中《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等文章,受到当时的翰林学上欧阳修的赏识,,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因为是父,所以大家称他为“老苏”。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文风比较多,其中以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婉约风格为主。豪放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旷达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苏辙,字子由,汉族,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庆历新政是哪三个人2
历史上有名的父子组合很多,像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班——班彪、班固、班昭。三曹呢,指的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三曹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成就斐然,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三曹”。
真是神仙家庭啊!看来不光孩子努力,我们当爹妈的也要多努力,因为从以上例子看来,都是先有虎父,才无犬子的嘛!
好,回到今天要讲的这个最厉害的家庭。为什么最厉害?不想当诗人的政治家不是好皇帝。谁家敢把这句话贴在门上?只有曹家。
曹操官拜丞相,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毫无疑问,曹操和曹丕是非常杰出的政治家。而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植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门两位皇帝,两位政治家,三位文学大家,够重量级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从三曹的生平、历史评价和对建安文学的贡献等方面,来了解一下这个中国第一男子天团吧!
曹操这辈子啊,一共有25个儿子,人家可真有王位要继承!25子中,曹植自小才华出众,曹丕总觉得他是个威胁,想除掉他。
有一次,曹丕命曹植以“兄弟”为题,以七步为限作一首全篇无“兄弟”的诗。这不是为难人么?
然而曹植眉头一紧,一首千古名诗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七步诗》了!
真假无法考证,但小哥俩作首诗都跟神仙打架似的,曹家父子留给后世的话题实在太多。
先说说曹操。曹操出生于显赫的宦官家庭。注意,不是官宦,而是宦官!没错,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太监。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武艺过人。就在我们现代青年还在念大学时,曹操已经击败黄巾军,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又把名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建立了根据地。
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了政治上的成功。紧接着,曹操募民屯田,充实编户,恢复和发展自耕农经济,夯实了经济基础。
有地、有权、有兵、有粮,四有青年曹操从此东征西讨,擒吕布、击袁绍、破刘备、斩颜良、迎许攸,官渡之战大获全胜,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草船借箭,大破曹军。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从华容道北退。三国鼎立之势渐成。
开拓疆土行不通,曹操把力气放在了稳定内部上,下《求贤令》网罗天下英才。
五月,献帝封曹操为魏公,赐魏国封地。曹操权势愈来愈大。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擒杀。孙权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代汉称帝。但曹操却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次年,曹操病死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的儿子中,曹丕算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了。
曹丕“少有逸才”,六岁射箭,八岁骑马,随曹操南征北战。
在司马懿等人的帮助下,曹丕在继承权争夺战中赢了曹植,被立为世子,后继位为魏王。
在汉帝禅让时,曹丕也没多客气,顺势称帝,国号魏,又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曹丕的政治才能在即位后逐渐显露。他修孔庙,兴儒学,又除禁轻税,恢复生产,用人上唯才是举,使得魏国人才辈出。
黄初七年,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
接下来登场的,就是文学史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了!
曹植,字子建。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他擅长文学,《洛神赋》天下闻名。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并无大作为。
但其实啊,曹操病死之后,手握兵权的曹彰是想拥立曹植的。但曹植却说:“你没看到袁氏兄弟吗?”
曹植这是“以天下让之”。曹操去世,如果此时兄弟阋墙,对魏国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啊!
可即位后的曹丕,待曹植却非常刻薄,就连曹植祭奠父亲也不允许。他将曹植流放到荒蛮地,又不断改封,放纵属下诬陷、轻侮曹植。
在曹丕的打压下,曹植卑微到了尘埃里。他写了很多歌颂祥瑞的诗文。直到曹丕去世后,曹植还写了《文帝诔》歌功颂德,甚至说“追慕三良,甘心同穴”。
曹植不是野心家,只是一个天性仁厚,才华出众得令人嫉妒的年轻人啊!
那么,历史上对三曹的评价又如何?
不用说,曹操的争议肯定最大。历史上对他评价各异。《三国演义》、戏曲节目把他塑造成了“奸雄”,甚至奸贼。
但陈寿认为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鲁迅先生却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那么,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狠毒,在吕伯奢家“疑其图己”,就把他一家杀了。因为许攸言行过分,就把许攸杀了。
这样狠毒的曹操,有时候又很宽容。他可以饶了骂他祖宗十八代的陈琳,也可以善待背叛他的'陈宫的家人。
他还有温情的时候。临死前,他担心的,只不过是儿子如果要妈妈,不知怎么回答。
多面手曹操,是不是又可怕又很迷人呢?
再说说曹丕。
曹丕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最出名的却是与曹植的立储之争。后人评价,他的政治思想是扭曲的。但其实,除去狠辣外,曹丕还是很幽默的。
即位典礼上,他对群臣说:“就这么当皇帝嘛,我知道了。”
他发明了“君主跟父亲都有病,现在只有一颗药,你们救谁”这种沙雕问题来刁难大臣们。
至于在葬礼上学驴叫,拿着甘蔗跟人打架,衣服太香被马咬这种中二行为,更是不胜枚举。
陈寿对曹丕的评价是真不咋地:文帝文笔不错,见识也广。要是再大度点,再公平点,志向再大点,再仁德一点,就离好皇帝不远了!
比起历史上的明君,曹丕会猜忌,会失落,会得意,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在曹操众多儿子中,人气最高的就是曹植。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王士祯甚至说,汉魏以来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但曹植的政治才华只能算三流。因为性格问题,曹植屡屡错失良机,还搞出“司马门事件”激怒了曹操,错失大局。
他的怀才不遇,除了曹丕的打压,也怪自己。
但是作为建安时期的文学三巨头,三曹的文学地位要比政治地位重要得多。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好多熟人吧?
建安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国家风雨飘摇。当时的文人创作了大量与环境相关的诗歌。三曹独特的悲凉、慷慨的艺术特色,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因为处境、地位和追求的不同,三曹的作品各具特色。
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风雄浑、古朴。比如《观沧海》,豪迈慷慨。而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短歌行》。另一首《薤露行》,用乐府旧题写史诗实,这也是曹操的创举。
而曹植则是第一个把五言诗推向高峰的人。他的代表作有美不胜收的《洛神赋》、散文《与吴季重书》、吐露自身抱负的《白马篇》等。
他的诗歌分为前后期。前期受曹操宠爱,曹植的诗歌昂扬、乐观、浪漫。后期受打压,曹植的诗歌悲凉慷慨,更多悲愤和幻想。
曹丕是皇帝,但诗风清丽婉转,有“文士气”。他气魄不如曹操,成就不如曹植,但有几点是不能忽视的。
他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这首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大墙上嵩行》,是不朽的杂言体,是无数后世长篇歌行的师承。王夫之评价它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影响力不容小觑。
曹家父子三人,不仅在建安文学中建树颇多,其诗歌风格对后人的写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直到现在,人们在谈论起中国古代文人时,三曹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