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
心理学一般把思维定义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并且通过这种认识,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
为了提出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孩子们在思维活动中进行着各种心智操作,这个过程充满了思索与判断,也体现了孩子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性,并加以认识的过程。
综合:是指把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结合成为某个整体。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与不同之处的过程。
抽象:是在比较基础上分离出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概括:是将抽象的部分事物共有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上的过程。
具体化: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将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应用到相应的个别事物上去。
思维力的发展
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必须先了解人的思维发展的过程。
思维的发展总趋势是: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0~3岁:最早的思维活动——动作思维
这一阶段,婴幼儿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
他们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比如,婴幼儿常常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
4岁: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
3岁后,幼儿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能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时动作思维仍占相当大的部分,但形象思维仍占据了很大比例。他的思维活动必须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
5~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5~6岁时,孩子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对事物的理解也发生各种变化。
1、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这时,你用语言向他描述事物,一般情况他会理解);
3、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比如,早期孩子在看电视时,便可以说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时已经能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他的看法。另外,孩子的思维已经从事物的外表向内部、从局部到全面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且逐步正确加深。
【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相关文章:
儿童的5大思维特点04-03
培养不同阶段儿童的社交能力!04-16
羊有什么不同特点04-04
不同种类民族的特点有哪些04-06
儿童睡眠障碍的特点04-17
如何完善儿童独特的思维04-14
儿童阶段几岁到几岁03-26
留守儿童性格特点03-25
儿童安慰物的特点及秘密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