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守儿童不孝顺父母

时间:2023-03-27 11:09:52 教育 我要投稿

  为什么留守儿童不孝顺父母,要想孩子以后能够孝顺自己,父母的引导很重要。不能只是毫无保留的为孩子付出,要适当的让孩子产生感恩的意识,要让他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要知道感恩。那么为什么留守儿童不孝顺父母?

  为什么留守儿童不孝顺父母1

  溺爱孩子

  一味地溺爱孩子,养成他自私的性格,一点都不知道心疼父母。诚然,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有时候父母的爱太多了,已经变成了溺爱。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没有错,可是这种关心一旦过度,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甚至有一些过分的要求也尽力满足,从来不对孩子说不。

  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同时也害了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得非常自私,只会想到自己,从来不会理解父母的难处,一有什么事情满足不了,他就会大发脾气,甚至对父母心生怨恨。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不知道心疼父母,长大了以后更加不会孝顺父母。

image.png

  打骂孩子

  孩子被请家长,回家非打即骂!孩子考试不好,回家就要教训!反正,家长只要不开心,只要觉得孩子不爽,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制暴,主动去打别人。

  重物质

  用物质,试图去遮住孩子心灵上的缺陷。孩子自身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只是通过买东西来哄。例如:给孩子买一堆并不需要的东西说:“你看我对你多好,要什么我都给你买!以后要听话,要孝顺我,知道了吗?”孩子在慢慢长大,家长的教育方法却还是不变。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开篇提出“孝是至德要道”,《孝经》是两千年前的著作,在漫长的岁月中,“孝”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人与父母相处的准则。从日常小事中教育孩子守孝道。

  餐桌礼仪

  吃饭等生活行为是家庭教育最经常、有效的教化,所以一定要重视。等长辈动筷,克服孩子的自私从吃饭开始,一定要让孩子等长辈上桌后才能动筷子。千万不要给孩子特殊照顾,让孩子产生唯我独尊的观念,这点从上菜开始。把好菜放在长辈面前,让孩子明白,谁才是家里最重要的人,长辈理应得到我们的照顾和特殊对待。

  不要把收拾碗筷的事全都留给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任何家务活,自己都有义务做。不孝顺的孩子,一定是常年累积下来的,尤其是在吃饭这些小事上,给孩子更多的教化,才能养出孝顺的孩子。

  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了解父母通过劳动给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换来的,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所提出的问题,决定让他们了解家庭经济问题到什么程度。困难的家庭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懂得生活应该俭朴,与父母共同克服困难。家庭富裕的家庭要让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要在学习、品德上努力上进,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

  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在新闻热点中也能看到有些人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加不好。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决不能添了孩子就忘了老子。

  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导演李安曾说:“我不教小孩孝顺,我只要他爱我”。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孝顺,包括对父母的无条件顺从,而今天我们更多提倡的孝顺是要了解父母、亲近父母、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尊重父母。所有和父母感情冷漠的孩子都有父母教育不善的问题。

  为什么留守儿童不孝顺父母2

  你找的监护人敢管你的孩子吗?

  父母在外,大多数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也有一部分留给了亲朋好友,爷爷奶奶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现在的儿童怎么去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呢?

  现在的儿童能够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吗?孩子接受不了,姑且不说接受不了,大多数爷爷奶奶是心疼自己的孙子,于是心疼的连作业都可以不完成,心疼是一类,还有一类是没有正确的疏导方式,比如给孙儿一颗糖,连忙说,"孩子,你藏着吃,等哈邻居家的小胖看到了,你就吃不到了。"分享分享,自小就没有这些意识。

  爷爷奶奶也不敢管孩子,孩子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的,与自己相差了一代人,管严了,谁保的准父母没意见,一次一次的不敢管,一次一次的心疼,等到孩子真正叛逆的时候,爷爷奶奶想管,可是已经管不下来了。

image.png

  依恋父母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孩子这一生的成长都系于父母,父亲教会孩子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母亲教会孩子女人的温良贤淑,可是远离孩子的父母,何时教会孩子这些?难道是孩子已经把男人的担当和责任都变成抽烟喝酒来麻醉自己的时候?

  难道是孩子已经变成一个野孩子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依恋的肩膀,与人打架,父母没有给予孩子坚实的港湾,于是孩子逐渐变得胆小怕事;作业不会,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作业辅导,老师对孩子不完成的作业经常批评,于是孩子开始厌学,甚至逃学;与人争执,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疏导,于是孩子对谁都产生了敌意……慢慢不与人交往,对谁都产生敌意,甚至到处搞破坏。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父母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呢?

  孩子尽到养老的义务,如果说父母给孩子钱是对孩子的赡养义务,那么父母老的时候,孩子自然会说给钱给父母就尽到赡养义务了,因为那一层亲情关系大概只剩下一丝丝血缘来维系,没有一丁点人情的味道。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老师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于是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更好,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本来在家就缺乏父亲和母亲的爱,在学校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于是孩子开始自暴自弃,总觉得是被全世界都抛弃了,而留守儿童相对本来就特殊一些

  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于是留守儿童的心里产生了对社会的抵触情绪。可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吗?思想道德呢?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染出了花花绿绿的社会人,他们出入在学校的周围,特别是一些叛逆的青少年,隐藏在学校周围,寻寻找找,寻到一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把这些孩子也带入到社会大染缸去

  于是还是小学的孩子已经在社会上呼五喝六,在学校充老大,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毫无存在感的孩子找到了存在感,走上了这条路,没有父母的`及时劝解和开导,孩子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最终误入歧途。

  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从小没人管教的日子,让留守儿童养成了做什么都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什么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反正也没人管,反正也没人重视,长期的`自我性子导致了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爷爷奶奶小的时候总是娇宠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想干嘛就干嘛,自然也是受不到约束的,自我控制能力极差的孩子很容易就走上其他的路,极具诱惑的社会大环境自然对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留守儿童自小的心里不健康,导致在慢慢踏上社会的途中,做事战战兢兢,胆小怕事,没有自我约束能力……于是,长大了,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缺乏的亲情导致和亲人越离越远,不健全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越来越不爱自己的父母,对于父母除了金钱的赡养责任,没有一丝丝爱和人情,于是很多孩子长大后选择远嫁他乡,选择远离父母。

【为什么留守儿童不孝顺父母】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为什么排斥父母03-27

为什么留守儿童容易憎恨父母03-27

留守儿童的缺陷03-24

留守儿童的性格03-24

留守儿童的性格03-27

留守儿童的心理03-27

优秀留守儿童事迹12-22

关爱留守儿童事迹12-22

关爱留守儿童教案01-04

Baidu
map